第六单元《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第1课《群星灿烂》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广东省教材研究室、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编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绘画知识讲授课
教学设计者:广州市美华中学沈德祥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两课,计划需要4课时。
第一课分2节课完成,本节设计为第一节教学设计,重点是通过对巨幅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一画的欣赏、分析,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索艺术家创作的方法和群体人物画的特征,认识美术与生活、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获得群体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收集、查阅有关资料、摄影、绘画等活动来了解科学家光辉的人生达到陶冶学生美的、高尚的情操,树立起他们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及群体人物画的特点、基本构图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合作、勇于攀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
四、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艺术与生活、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2、难点:如何使学生获得创作群体人物画的基本知识。
六、作业要求
1、知道群体人物画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析群体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征。
3、学习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
七、教学活动过程: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较好地贯彻了美术新课标的5个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两弹一星”科研工作者的光辉业绩,感受、观察、体验群体人物画的创作规律和艺术特征。
课堂上,我以课件的形式提出问题;展示了“两弹一星”、“神州五号”、画家们创作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的过程等图片;采取分组就坐并分别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分组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英雄人物群像的构思表演等方法,增强了学生对群体人物画的感受力和想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能注重探索“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实践研究,用小组学习卡中的《评价表》较为客观、合理地评价每一小组的学习情况,强化了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激励作用。
由于是分组学习,在课前应指导各班同学根据自愿的原则及兼顾男女比例、学习成绩方面的因素组建好学习小组,选好组长、纪录员、纪律监控员,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分组的效果。
我在上这一课时,因没有重视小组的组建,故此大大影响了课堂效果,评价上也打了不少折扣。
这一点值得总结和反思。
九、改进措施:
重视学生学习小组的组建,组员分工落到实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整理资料,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时间的分配调控也要合理,尽量多给时间学生讨论、活动。
课题:《群星灿烂》学习卡
小组讨论题:
1、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群体人物画有什么艺术特征?
3、假如让你们创作一幅革命英雄群体人物画,你们设想怎样构图?请你们小组
成员尝试扮演不同的英雄人物动作,并组合成一组群像。
小组学习评价表
《群星灿烂》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索”活动,结合语文、历史课,收集我国历史上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临摹或创作一幅有创意的群体人物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研讨、探究的能力,树立起热爱祖国、团结合作、崇尚科学的信念;
2、尝试、体验群体人物画的创作过程。
三、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
四、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
a)重点:创作群体人物画的基本知识。
b)难点:如何利用小组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创作或拼贴一幅群体人物画。
六、作业要求
a)基本要求:利用小组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按一定的构思、构图拼贴一幅群体
人物画。
b)较高要求:小组成员能用线条、色彩临摹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肖像,并组合
成人物群像。
七、教学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