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由一国或地区的一定时期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构成,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同时它也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指标之一。

3.对外贸易量: 是指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如此计算出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可以单纯的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

4.直接贸易: 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这种贸易对生产国而言,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而言,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5.转口贸易(中转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

这种贸易,对生产国而言,为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而言,为间接进口贸易;对于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6.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情况。

当贸易差额为正时,称为贸易顺差(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当贸易差额为负时,称为贸易逆差(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当贸易差额为零时,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7.总贸易体系(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目前世界上多于半数的国家采用总贸易体系,如中国、美国。

8.专门贸易体系(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目前有德国和法国。

9.按《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跨界供应。

从一参加方境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提供服务,如:国际长途。

(2)境外消费。

在一参加方的境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国际旅游。

(3)商业存在。

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如:银行或者保险公司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向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

一参加放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提供服务,如:艺人演出。

10.100%=⨯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额(或值)对外贸易依存度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第一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12.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13.二战后。

国际分工呈现出以下特点:(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部分工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间的分工在削弱。

(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部分工迅速发展。

(5)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6)跨国公司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14.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1)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第三节世界市场价格15.调拨价格(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持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

16.影响国际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1)垄断。

(2)经济周期。

(3)市场结构。

(4)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17.对外贸易政策包含的因素:(1)政策主体。

一般指各国政府。

(2)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3)政策目标。

(4)政策容。

(5)政策手段。

18.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有两种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第二节重商主义19.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晚期为重商主义,或称贸易差额论。

20.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英)威廉·斯坦福。

观点主要包括:(1)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

(2)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最好不要输入。

(3)禁止货币出口。

21.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英)托马斯·孟。

第三节自由贸易22.首先提出自由贸易理论点的是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重农学派。

23.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

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大卫·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论。

24.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特点:(1)美国成为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二战后的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3)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4)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5)发展不平衡。

(6)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25.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论的主要观点:(1)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2)可以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3)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4)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第四节保护贸易26.保护幼稚工业论是由斯特在接受了汉密尔顿贸易保护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完善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在承认自由贸易利益的前提下,主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扶持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自由贸易。

27.对外贸易乘数:11K =-边际消费倾向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时,乘数为1;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时,乘数为∞;当边际消费 倾向为12时,乘数为2。

28.普雷维什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应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有两个:中心—外围论,贸易条件恶化论。

第四章 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第一节 关税措施29.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

30.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关税种类:(1)按照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

(2)按照征税的目的: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3)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惠税。

31.=⨯从量税额商品数量每单位从税量=⨯从价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混合税额从量税额从价税额32.海关税则的主要种类: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

其中依据制定税则的权限,又可分为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33.外汇管制主要包括: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和混合性外汇管制。

34.技术性贸易措施,一般包括:技术法规和标准、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程序、关于卫生检疫的规定、关于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绿色贸易措施等。

35.《海关估价协议》规定了六中估价方法:(1)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

(2)相同商品的成交价格。

(3)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

(4)倒扣法。

(5)计算价格法。

(6)合理办法。

第三节 贸易促进措施36.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扩大本国商品出口,通过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法,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低利贷款。

按借贷关系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37.出口补贴(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38.外汇倾销:是指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其倾销条件包括:(1)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物价上涨的程度;(2)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39.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以及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等。

40.经济特区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41.在日本,保税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指定保税区;(2)保税货棚;(3)保税仓库;(4)保税工厂;(5)保税列厂。

42.商品倾销的种类:(1)偶然性倾销。

其特点是由于倾销的时间短暂,进口国家通常采用反倾销措施。

(2)间歇性或者掠夺性倾销。

其特点是倾销的目的是打败竞争对手,倾销价格可能低于成本,但获得垄断地位后,会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利润。

这种倾销严重损害了进口国家的利益,因而许多国家都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进行抵制。

、(3)长期性倾销。

其特点是长期以低于国价格,但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倾销产品,其目的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第五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第一节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43.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44.最惠国待遇的适用围:(1)进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及其他捐税。

(2)商品进出口、过境、存储、转运方面的海关规则、手续和费用。

(3)进口和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及其他限制措施。

(4)船舶驶入和停泊时的各种税收、费用和手续。

(5)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地位、移民、投资、商标、专利、知识产权及铁路运输方面的待遇。

(6)外汇管制方面。

45.国民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其他缔约方的公民、船舶、企业的权利和优惠,不应低于本国公民、船舶和企业享有的权利和优惠。

46.国民待遇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缔约方国捐税、铁路运输、船舶在港口的待遇、外国的服务、外国商标注册、及发明专利权的保护等。

47.互惠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法人或自然人以对等的权利和待遇。

第二节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48.贸易协定的主要容: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定;进出口商品货单和进出口贸易额的规定;作价原则和交易货币;支付和清偿办法;优惠关税;其他事项。

贸易协定书:是缔约国就贸易关系中的某项具体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

49.支付协定的主要容:清算机构的规定;清算账户的规定;清算项目与围的规定;清算货币的规定;清算方法的规定;清算账户差额处理。

支付协定:是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

第三节国际商品协定50.国际商品协定:绝大部分国际商品协定都包括序言、宗旨、经济条款、行政条款、最后条款等部分。

其中经济条款和行政条款是国际商品协定的核心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