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目中理想语文教师形象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目中理想语文教师形象的调查报告作者:王玉娟指导老师:徐尤华
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激发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育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开始转变教育理念,而且开始改变教育行为,努力使新课程精神落实在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目标上。
并且教师已经在不断反思自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希望塑造成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形象,以加强教育教学效果。
而中学语文教师在“铸造人类灵魂”的过程中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要塑造一个理想的形象是完全必要的。
那么,什么才是中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师形象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对瑞昌100名中学生在学校进行了深入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使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改革的承接者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那么,当代教师具有什么特征?何种教师才能适应当今时代变化的需求?对教师的评价学生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发言权的裁判。
此次调查,便是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学教师的要求,了解当代中学生对语文教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了解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水平状况,发现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师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完善,以便寻找出一些可行的方法或途径,塑造出理想的,或接近理想的语文教师形象,从而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进行,进而推动整个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一)调查方法
1. 开放性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写出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师形象及当前语文教师的优缺点。
把收集到的问卷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
2. 听课并和部分教师学生交流,从中了解语文教师在教学素养、自身形
教师的板书应漂亮好看,条理清晰。
第二,具备一流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时从事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媒介,是实现师生交流沟通的最重要的方式。
笔者在和学生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教师应具有一流的交际和口才能力,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这样不论是上课,还是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都将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56%的学生都有这种愿望。
第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科学昌盛的年代,对于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喜欢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多彩的课件有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掌握。
46%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应懂得电脑操作与网络应用。
3.在教学态度方面,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于语文学科要有执着的追求,从内心热爱自己的职业,32%的学生提到了这一点;其次,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及科学精神。
知识传授必须严谨慎重,务求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若接收错误的知识则会影响他们往后的发展;具备创新意识,不断探索语文学科的问题,在设计教学时突破前人的框架与束缚,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教学,39%提出这一点;最后,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坏情绪带进教室,在学生面前应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
这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4.在和学生相处方面,首先,90%学生认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语文教师和学生相处时的首要条件。
教师以和善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愿意接近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互相了解。
教师只有多接近学生,熟识了解学生才能理解学生,和学生心心相印,容易取得和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上的共识。
学生才会更加尊重信赖教师。
其次,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能够尊重并公正的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这是理想语文教师的重要特质之一。
这方面的要求体现了中学生注重教师具体的教育行为表现,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他们热切地期望教师爱护尊重他们,亲切地公正地对待他们,这主要是由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初中生已步入少年期,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自我意识中出现了“成熟感”,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当“小孩”看待;他们要求“独立”,
要求库大自己的权利,要求别人尊重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
85%的学生持这种观点。
综上所叙,中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张嘴,一支笔,一个脑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心里素质和高尚的个人品格,等等。
四、结论与建议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新一轮的新课改条件下,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
1. 教师要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期待,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念,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多元化的角色形象,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教师要在教学中尊重关心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把学生看作是和他们具有同等权利的独立的个体。
3. 教师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必定会迸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的大幅度提高。
4. 教师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语文是一门知识学科,也是一门育人的学科。
因此,教师的人格修养及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5. 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
处在改革浪潮中的教师们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地改革创新。
6. 教师应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掌握多种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会用电脑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