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

水化热。水泥与水的水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所释放的热称为 水化热。水化热的多少和释放速率取决于水泥熟料的矿物组 成、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数量、水泥细度和养护条件等。大部 分水化热在水泥水化初期放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密度与堆积密度。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与其矿物组成、储存时 间和条件以及熟料的锻烧程度有关,一般为3.05~3.20g/cm3。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通常采用3.10g/cm3。
为调整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在生产的最后阶段还要加入 石膏。其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含量及特性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中,硅酸三钙、硅酸二钙一般占总量的75%以上;
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占总量的25%左右。硅酸盐水泥熟料 除上述主要组成外,尚含有少量以下成分: 游离氧化钙。其含量过高将造成水泥安定性不良,危害很大。 游离氧化镁。若其含量高、晶粒大时也会导致水泥安定性不 良。 含碱矿物以及玻璃体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变
化过程。当前常把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看作是由如下几个过 程来完成的,见图4-2。
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
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细度 养护龄期 石膏的掺量 水灰比 外加剂的影响
碱含量。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3+0.635K2O计算值来表示。 水泥中碱含量过高,则在混凝土中遇到活性骨料,易产生 碱--骨料反应,对工程质量造成危害。若使用活性骨料, 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碱含量不得大于0.60% 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不溶物含量。丁型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含量不得超过 0.75%; Ⅱ型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含量不得超过1.500。不 溶物含量高对水泥质量有不良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体积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 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当水泥浆体硬化过程发生不均匀变化时, 会导致膨胀开裂、翘曲,此称安定性不良。安定性不合格的 水泥应做废品处理,不得用于建筑工程。
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许多性质都与新拌制的水泥浆的稀 稠程度有关,如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测定等。所谓标准稠 度,是按规定的方法拌制的水泥净浆,用维卜仪测定试杆沉 人净浆并距底板6±1 mm时的水泥净浆的稠度(标准法)。或 在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上,试锥下沉(28±2) mm时的水泥 净浆的稠度(代用法)。
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性质 氧化镁(MgO)含量。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不宜超过5%。如果
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 宽到60%,氧化镁结晶粗大,水化缓慢,且水化生成的 Mg(OH)2体积膨胀达1.5倍,过量会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三氧化硫(SO3)含量。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 3.5%。过量的三氧化硫会与铝酸钙矿物生成较多的钙矾石 从而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
第四章水泥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第二节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第三节复合硅酸盐水泥 第四节专用水泥 第五节特性水泥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类水泥的分类
硅酸盐类水泥是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各种水泥的总称。这 类水泥品种最多、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硅酸盐类水泥的 分类见表4-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含量及特性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四种矿物组成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特性,
表4-2所示为改变熟料中的矿物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使 水泥的性质发生相应变化。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凝结硬化
硅酸盐水泥加水拌和后成为既有可塑性又有流动性的水泥浆, 同时产生水化反应,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逐渐失去流动能 力达到“初凝”。待完全失去可塑性,开始产生强度时,即 为“终凝”。随着水化、凝结的继续,浆体逐渐转变为具有 一定强度的坚硬固体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由 此可见,水化是水泥产生凝结硬化的前提,而凝结硬化则是 水泥水化的结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及要求
硅酸盐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 细度。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细度是影响水泥
性能的重要指标。水泥细度通常采用筛析法或比表面积法进 行测定。 凝结时间。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性状态 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又分 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 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为从水泥加水拌和 时起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具有强度的时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治
硅酸盐水泥石在通常使用条件下有较好的耐久性。当硅酸盐 水泥石长时间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时,如流动的淡水、酸和酸 性水、硫酸盐和镁盐溶液、强碱等,会逐渐受到侵蚀,变得 疏松,强度下降甚至破坏。
环境对硅酸盐水泥石结构的腐蚀可分为物理腐蚀与化学腐蚀。 物理腐蚀是指各类盐溶液渗透到水泥石结构内部,并不与水 泥石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是产生结晶使体积膨胀,对水泥 石产生破坏作用。在干湿交替的部位,这类腐蚀尤为严重。 化学腐蚀是指外界各类腐蚀介质与水泥石内部的某些成分发 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易溶于水的矿物和体积显著膨胀的矿物 或无胶结能力的物质,从而导致水泥石结构的解体。
硅酸盐水泥是硅酸盐类水泥品种中最重要的一种。生产硅酸 盐水泥的原料主要是石灰质原料和钻土质原料。石灰质原料, 如石灰石、白垩等,主要提供氧化钙(CaO);黏土质原料,如 黏铁铁土(矿Fe、石2O页。3岩)。等有,时主为要调提整供化氧学化成硅分(还SiO需2加)氧入化少铝量(A辅l2助O3原)与料氧,化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强度和强度等级。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强度是它最重要的性 质之一,也是划分强度等级的依据。
水泥强度是指水泥胶砂强度,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不但与熟料的矿物成分,混合材料的品种、 数量及水泥的细度等有关,还与水泥的水灰比、试件的制作 方法、养护条件等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