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空军将、校级军衔标志介绍

德国空军将、校级军衔标志介绍

德国空军将、校级军衔标志介绍
元帅——帝国元帅、空军元帅
将官——空军一级上将、兵种上将、空军中将、空军少将
校官——空军上校、空军中校、空军少校
尉官——空军上尉、空军中尉、空军少尉
士官——空军一级上士、空军二级上士、空军中士军士——空军一级下士、空军二级下士、空军上等兵
兵——空军一等兵、空军二等兵、空军三等兵、空军列兵以上共7等22级。

飞行勤务军衔设飞行勤务上校至飞行勤务二级下士,
共4等11级。

一、帝国元帅
赫尔曼·戈林元帅的肩章,与其他元帅相比,添加了帝国之鹰的标记
赫尔曼·戈林元帅的领章,代表元帅等级的交叉权杖,外围一圈月桂树叶。

赫尔曼•威廉•戈林(Hermann Göring,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纳粹德国空军元帅,德国纳粹党的二号人物,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是德国法西政治、经济与军事的首脑,是制定奴役劳工计划、镇压残杀犹太人和其他种族的主谋,因此,纽伦堡审判判定他是“仅次于希特勒而集全体被告罪恶活动之大成的人物”。

1893年1月12日生于罗森海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空军上尉,任飞行中队长,得过最高战功勋章。

战后在丹麦任民航试飞员。

1921年学习国民经济和历史学。

1921年与A.希特勒相识。

1922年加入纳粹党,希特勒委以整编和领导冲锋队重任。

1923年参加希特勒暴动,失败后逃往奥地利。

1927年回国,参加纳粹党竞选活动。

1928年为国会议员。

1932年任国会议长。

1933年任不管部长,航空总监、普鲁士总理、内政部长、狩猎部长,利用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人和反法西斯主义者。

建立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和集中营。

1935年兼任航空部长和林业部长。

1936年任扩军备战的“四年计划”的全权总代表。

1938年获陆军元帅称号,1939年被希特勒立为继任人,1940年获德国元帅称号。

戈林是纳粹党的主要领导人,纳粹法西斯国家的重要设计者,
第三帝国建立空军、重整军备和实行战时经济的主要主持人。

他多次充当希特勒的巡回大使,利用职权搜刮犹太人的财产,并大肆掠夺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和艺术珍品。

战争末期试图取代希特勒与同盟国谈判,1945年4月被希特勒撤职。

同年5月8日被美军俘获。

1946年10月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刑前于10月15日在纽伦堡服毒身死。

二、元帅
空军元帅领章。

一只巨大的鹰,抓着一个反万字标记,花环的底端有纯银打制的交叉的元帅权杖标记。

空军元帅肩章,因为是白色衬底,所以是空军元帅肩章。

如果没有衬底,另外一个识别点是肩章上交叉的元帅权杖,每个军种在权杖上的标记是不同的,空军与陆军的铁十字就不一样。

德国空军元帅的肩章,空军权杖上使用的是空军的标记。

附二战德国5位空军元帅
米尔希(1892-1972) 空军元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空军服役。

战后转入民航部门,先后在容克航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任高级职务。

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出任新设立的航空部国务秘书(即副部长),兼任空军装备主任,为戈林的副手。

对发展德国航空工业和建设纳粹空军,起了重大作用。

由于权限曰增,为戈林所忌,一度削减其职权范围。

但得希特勒器重,1938年升为上将。

1939年起一度指挥第五航空队。

1940年击败法国后,晋升元帅。

并未直接参战,主要因为其出色的组织,后勤管理工作而受晋升。

1941年起兼任空军总监。

曾主持德国空军的军火生产,组织研制V-l和V-2火箭,并一度受命同施佩尔一起掌管整个运输部门。

战后作为战犯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1947年判处无期徒刑。

1954年提前获释,定居联邦德国。

阿尔伯特·凯塞林(1885-1960) 空军元帅。

1904年入炮兵团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晋升上尉并继续在国防军任职。

希特勒上台后,参加组建空军的工作。

1936年任空军总参谋长,参与扩建纳粹德国空军。

1939年任第一航空队司令,参加侵波战争。

1940年任第二航空队司令,参加入侵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策划和实施鹿特丹轰炸,参加不列颠之战,并力主轰炸伦敦等城市。

同年7月越级晋升元帅。

1941年率第二航空队参加闪击苏联,负责支援向莫斯科方向进攻的中路德军。

同年底,调任南线(意大利、地中海和北非)德军总司令。

支持隆美尔在北非的战事。

1943年夏,在意大利组织防御,曾阻遏盟军攻势达一年之久。

1944年10月受伤离职。

1945年3月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

同年5月7日率部向盟军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犯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后改判无期徒刑。

1952年因病获释,定居联邦德国。

著有回亿录《戎马终生》等。

1960年死于心脏病。

施佩勒空军元帅。

1903年服役,后入军事学院受训。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空军部队服役。

战后继续在国防军中任职。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重新转入空军,从事扩军工作。

1934年升为空军少将。

1936年任秃鹰军团司令武装干涉西班牙,晋升空军上将。

1937年出任第3航空队司令。

1938年参加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1940年5
月18日,施佩勒获骑士十字勋章,7月19日晋升为元帅。

1944年9月,施佩勒元帅被希特勒免职。

1945年,德国无条件投降。

施佩勒被美国宪兵逮捕并解往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

在法庭上,施佩勒为自己作了辩护。

一位英国空军将军在证人席上发言认为,施佩勒在对英作战中的指挥表现出了他的公正。

这样,施佩勒被法庭宣告无罪。

施佩勒因患重病被送往莱希河畔一个叫泰宁的地方疗养。

1949年6月,他被慕尼黑检举纳粹的高等法院提审,并再次宣判无罪。

施佩勒死于1953年4月2日。

里希特霍芬(1895-1945) 空军元帅。

1917年入哈雷航空学校受训,后在其堂兄曼•弗•里希特霍芬(Manfre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92-1918)指挥的驱逐机大队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役求学于翰诺威大学。

1923年再次入伍。

1929年任驻意大利使馆武官。

1933年调入德国航空部,与格莱姆等人共同组建空军。

1936年晋升中校,任秃鹰军团参谋长。

1938年获少将衔,并任秃鹰军团司令。

1939年9月任空军第八军军长,参加侵波、侵法战役和不列颠之战。

1940年升为上将。

翌年春参加巴尔于之战。

1941-1942年参加侵苏战争。

1943年2月晋升元帅,6月调任驻意大利第2航空队司令。

1944年秋因车祸受伤后辞职。

1945年6月21死于巴特伊什尔。

格莱姆(1892-1945) 空军元帅。

国社党员。

191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驾机击落28架协约国飞机。

1924年任中国航空顾问。

1927年回国后任飞行教练。

1935年重新入伍,任新建空军第一中队中队长。

1938年任空军人事局局长。

1940年参加不列颠之战。

1942年任空军第5军军长。

1943-1946年任东线空军司令。

曾多次亲自驾机作战。

1945年4月底柏林被围时与女飞行员莱契驾机潜入柏林,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并任空军总司令。

后逃往邓尼茨司令部,被美军俘获后自杀。

三、一级上将
空军一级上将
空军一级上将肩章,三股金银线编绕配以三颗将星,白色衬底
鲁德尔,属于高炮部门
鲁德尔领章实物四、兵种上将
兵种将军肩章,缀有两颗星,白色衬底五、中将
空军中将领章
空军中将肩章,缀一颗将星,白色衬底六、少将
空军少将领章
空军少将肩章,三股金银线编绕,与陆军少将肩章基本一样,区别在于:陆军肩章的衬底是红色,空军为白色。

三根金银线交织编绕则完全一样。

上图的金银线因为年代关系颜色有些
差异。

七、上校
德国空军上校领章,上校领章的底色是一片金黄,兵种将军则是白色。

空军上校的肩章,两颗星,三股银线编绕。

空军上校肩章衬底是黄色的绒布,与将军级的白
色衬底不同。

八、中校
德国空军中校领章及肩章,黄色底色,领章上有两只翅膀,肩章上一颗星。

空军中校的制服。

领章上有两只翅膀且全黄的底色,肩章三股银线编绕,黄色衬底并带有一
颗星。

九、少校
德国空军少校的肩章和领章。

都是明黄底色,其他颜色代表空军的其他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