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2016年5月目录一、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二五”期间主要做法和成效 (1)(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1.切实履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责 (2)2.坚持推进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建设 (9)3.坚持推进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 (9)4.坚持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11)5.坚持推进煤矿安全支撑体系建设 (15)6.坚持推进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 (16)(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8)1.煤炭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煤矿安全基础条件管理水平未实现根本转变 (18)2.监察监管队伍力量不足,执法环境手段制约执法效能 (18)3.经济下行,煤矿企业普遍亏损、安全投入难以保障19(三)面临的形势 (19)1.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19)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3.五大发展理念 (21)4.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1)5.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22)二、“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23)(一)指导思想 (23)(二)基本原则 (24)(三)规划目标 (25)1.原煤产量、矿井数量建议目标 (25)2.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和煤矿企业职业病控制目标 (26)3.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目标 (27)4.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目标 (27)5.数字化矿山建设目标 (30)6.监察执法信息化目标 (31)三、主要工作措施 (32)(一)深化安全生产改革创新 (33)1.构建严密完备的责任体系 (33)2.形成权责统一的执法机制 (33)3.打造综合信息化平台、创新执法手段 (35)(二)优化安全生产法制秩序 (35)1.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能力 (35)2.完善执法制度 (35)3.严格依法监察 (36)(三)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 (36)1.煤矿重大灾害治理重点 (36)2.突出重点监察 (37)3.巩固深化打非治违 (38)(四)夯实职业健康防护基础 (39)1.推进防治结合协同化 (39)2.完善管理制度 (39)3.实现技术支撑多元化 (40)(五)强化煤矿安全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401.构建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40)2.构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41)3.构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 (41)4.构建煤矿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2)5.构建煤矿安全生产诚信体系 (42)6.助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 (43)(六)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效能 (43)1.完善风险先期响应机制 (43)2.增强事故灾变应对能力 (43)3.改善资源配置供应条件 (44)(七)坚持源头管控,提高煤矿安全整体水平 (44)1.严把煤矿安全准入关 (44)2.严把安全生产许可审批关 (45)3.严把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关 (45)(八)积极推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 (46)1.基本原则 (46)2.主要任务及措施 (46)(九)加强队伍建设 (51)1.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51)2.严格执行煤矿安全培训考试考核工作规定 (53)四、规划实施保障 (53)(一)落实目标责任制度 (54)(二)强化政策措施保障 (54)(三)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55)(四)定期开展考核评估 (55)“十二五”期间,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平稳,逐步向好,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根据国家、省对“十三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局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二五”期间主要做法和成效(一)主要做法和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局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坚持推进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建设,坚持推进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推进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坚持推进煤矿安全支撑体系建设,坚持推进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煤矿“三项监察”、事故调查处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和保障能力建设,推进落实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1、切实履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责(1)认真开展煤矿“三项监察”结合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实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灾害特点认真制定监察执法计划,对重点地区、重点煤矿、重点时段、重点内容开展重点监察;对煤矿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国有煤矿采掘作业计划等开展专项监察;对安全管理薄弱、事故隐患多等矿井开展定期监察。
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暗查暗访,组织开展不间断督查检查,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提升监察执法效能。
“十二五”期间,累计监察矿井3747矿次,查出各类隐患24645条,下达执法文书21435份,实施行政处罚2300次,行政处罚罚款20485.12万元,责令停产整顿191矿次,提请关闭矿井6处。
(2)严格煤矿安全准入严把煤矿安全准入关,严格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出台了《云南省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实施暂行办法》,明确了建设项目安全核准的条件。
“十二五”期间共审查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252部,在建项目166矿,竣工验收91矿。
同时将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条件现场审查与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现场监督核查工作一并进行,确保项目建成并能达到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3)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按照依法行政和简政放权的要求,及时修改完善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前置条件和申办要件,规范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颁发、延期、变更、补办以及暂扣、撤销、吊销、注销条件和审查程序,安全生产许可证新颁发12矿,延期1884矿、变更1163矿、暂扣734矿、吊销354矿、注销595矿,至2015年底,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井(坑)808对;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条件专项监察制度》,每年开展持证条件专项监察,并把持证条件专项监察结果作为煤矿申请办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的重要依据。
建立完善了行政许可网上审批系统,坚持行政审批服务承诺制度。
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煤矿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申办了煤矿职业卫生4项行政许可和1项行政审批项目,制定下发《云南省煤矿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管理办法》等五个规范性文件和相应的十二个配套文件,培训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7000余人、从业人员10万余人。
2015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和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步审查,从源头上做好职业病危害的防治。
(4)加强事故调查处理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各类煤矿事故。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22起,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牵头调查221起,参与调查1起(2011年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11.10”特别重大事故)。
煤矿事故结案批复以后,均通过新闻媒体、局政府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事故调查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5)加强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检查指导修订完善了《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制度》,在检查指导中,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上级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整顿关闭、安全基础管理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并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下达加强改善安全管理监察建议书或意见书,促进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
强化与地方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召开煤矿安全监察监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6)原煤产量和百万吨死亡率情况2011年至2015年原煤产量40167.23万吨,比“十一五”期间原煤产量(42431.81 万吨)减少约2264.58万吨。
“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量合理调控,前期稳步发展,后期受煤炭市场影响下调。
2011年至2015年间累计发生煤矿死亡事故222起、死亡463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153。
其中2011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79起、死亡18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1.838,2012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56起、死亡110人,百万吨死亡率为1.059,2013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57起、死亡91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866,2014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19起、死亡6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1.422,2015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11起、死亡16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328。
“十二五”与“十一五”相比,全省煤炭产量下降5.34%,事故起数、人数分别大幅度下降59.85%、48.09%,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45.15%,实现了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的指标。
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见表1-1。
“十一五”与“十二五”原煤产量对照见图1-1 。
“十一五”与“十二五”百万吨死亡率对照见图1-2。
表1-1 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情况一览表6图1-1 “十一五”与“十二五”原煤产量对照图图1-2 “十一五”与“十二五”百万吨死亡率对照图2、坚持推进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建设(1)层层分解落实煤矿安全监察目标责任根据《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年度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分解细化年度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加强工作过程管控和动态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推动了监察工作责任目标和工作落实。
坚持五项原则、突出四个特点、完善五种机制,强化内部管理、过程管理、过程监控、过程考核和年终考核与问责相结合的要求,将监察责任工作目标按照事故控制目标、监察执法工作目标、行政许可工作目标、事故查处工作目标、监督检查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目标等五项内容细化为72个小项进行考核,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
(2)加强过程监管和问责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督办工作落实情况,局属各单位每周一将上周工作完成情况汇总并上传到OA协同办公系统(内网)供全局监察人员浏览,互相监督,动态掌握各考核单位(部门)责任目标各项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
加强过程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及时高效完成,及时对责任心不强或工作不到位造成工作失误的人员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