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门如何发挥社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也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更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软实力。
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是没有前途的地方;相反,打造文化品牌的地方,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都能带动其经济发展、人民富裕。
有了文化,就有了底蕴,人们就会向往;有了人气,就有了商气,有了商气,经济就会发展,这是一个简单的发展定律。
因此,文化被称为地方发展的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首先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观,对凝聚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文化属于精神力量,但是它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运行的各个层面,是内在的一种重要元素,能够提高人们的内在素质、为社会运行提供精神动力。
对于**来说,同样需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品牌,加快**区的建设步伐。
因此,自**成立以来,**
文化和体育局在**及市级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围绕中心,唱响发展经济主旋律,提升**经济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一、从政治上,打造**文化品牌理念,并围绕这个理念来干事创业
近年来,**文体局根据本地固有的文化风采、自然的地理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打造**四大文化品牌理念,提升文化品
位,打造**文化城区。
(一)打造**文化品牌
**是**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全市总人口210万,其中**人约60万,约占****人的十分之一。
而我**的****等乡镇是全市**人主要聚集地,约占**人半数以上,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
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优势,积极融入到“**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当中,通过成立******文化研究会和**文化交流促进会,积极配合桂台(**)**文化旅游示范区庆典的文化活动,抓好**文化舞台艺术精品的创编工作,积极开展桂台**文化交流活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推动**文化影视作品的创作,不断创造**文化品牌的经济效益。
(二)打造**文化品牌
**,是中国瑶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支系,至今共有7000多人,全部居住在我****两个镇,是当今世界唯一保存完好的**支系,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与开发价值,我们要充分挖掘瑶族的建筑、服饰、音乐、歌舞、饮食、民俗等文化精髓,组织编写《**》一书;积极申报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之乡,并创作一批瑶族音乐、歌舞文化精品,建设**民俗文化馆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推动**文化的开发与创收。
(三)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是以**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的精华,**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只有帝王用的青铜**。
在********的岩葬中,出土的具有中原文化与***文化相交融的国宝**,就是有力的历史见证。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文化历史资源,挖掘和收集**文化,形成**文化研究成果,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以水口镇“**马”民间歌舞为代表的**龙舞民间艺术,使之在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名录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并通过
举办**文化旅游节、打造**文化艺术品等方式,扩大****文化的知名度,以**出土地附近的紫云景区、阳光生态园等已开发景区和**恒温湖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为物质依托,进一步开发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文化、**文化、古道文化等资源作为文化纽带,打造和发展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项目,(四)打造百年**历史文化品牌
**始设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官府设官办矿务局于**,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934年**省矿务局在**设立办事处,署理**,故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文化、**文化、百年**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其中**矿务局有“**工业的摇篮”之称。
矿区旧址内绿树成荫,有大量的苏式建筑民清及文革时期的建筑,历史文化悠久,充分挖掘百年**历史文化,加快申报**博物馆项目建设,把百年**历史文化打造成城市名牌和文化亮点。
二、从社会上,营造一个积极活泼向上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
**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服务群众为目的,构建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一)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积极兴建文化馆(合群众艺术馆)中型馆、图书馆(中型馆)、**美术馆等传统公益性宣传文化基础设施,同时不断拓展新阵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社区、村三级文化站(馆)建设,乡镇(街道)灯光篮球场建设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些文化阵地的建设,为人民群众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每年节庆,特别是元旦、春节都举办群众性系列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广场文艺、村屯文艺等活动;每年分阶段组织开展“和谐文化服务行”以及从**的民间文艺团体中选送比较优秀的节目参加市级各类文艺比赛活动,提升价值与实力;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帮助农民组建文艺队,培养民间文艺团体,使这些文艺团体常年活跃在乡村一线,为乡村文化增添色彩,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生活,提升精神文化素质,提升文化品位。
(三)注重精品创作、精品演出。
积极组织**的民间文艺团体参加各类比赛,在比赛中创作精品,提升实力。
如在**广场“舞动**”——2011年广场民族舞比赛中,****选送的风采艺术团《快乐瑶家女》荣获一等奖,老年大学《毛主席的光辉》荣获三等奖,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新世纪广场“唱响和谐”——2011
年**城市社区文艺调演比赛中,该**选送的风采艺术团《欢乐瑶妹》荣获二等奖,莹红艺术团彩调《双盈硕果笑开颜》荣获三等奖,同时也获得优秀组织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该**民间文艺团体的价值与实力。
三、在经济上,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断做强做大,形成经济支撑
充分发挥****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以实施“四牌、一区、一带”工程为重点(“四牌”即打造“**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文化品牌”、“百年**历史文化品牌”;“一区”即打造“**文化产业的集中区”;“一带”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带”),着力策划一批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文化品位较高、专业人才集聚、品牌效应明显、创业环境良好、公共服务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促进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优势明显、结
构合理、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位次在全市前列;文化产业发展硬件环境明显改善,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在宣传力度上,提高文化传播力,宣传**文化底蕴,推动综合竞争力
在当今信息社会,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
一个地区的文化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还取决于它的传播能力。
近几年来,**文化部门不断提高文化传播力,宣传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推动了区域间的综合竞争力。
创建“**公众信息网”。
互联网作为21世纪最具社会影响的科技进步的手段和载体,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
**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创建了“**公众信息网”。
该网站共收录了新闻中心、走进**、资源优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旅游景点、办事指南等内容,全方位对外宣传**的悠久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及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站同“新华网”、“中国文明网”、“** **”、“中国 **”等网站都实现了链接,形成网络宣传新格局,已成为宣传**、推介**的又一平台。
依托**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招商引资兴建****文化园。
**出土在**,是国家一级甲等保护文物,同时又是中国的吉祥物,充分利用这三个因素,再加上出土**的地方靠近**旅游景区紫云洞、小凉河,旅游景点连成一片,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
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设一个文化园,充分带动一区旅游、交通、饮食、住宿等各项经济的发展。
打造**纪念封邮票。
充分利用国家邮政总局发行出版了一套**纪念封邮票,声名远播,还曾多次代表国家到海内外展览的优
势,通过与邮政沟通与联系,把反映**历史文化、发展现状的文化充分利用起来,推出反映**各行各业文明风采、各大产业发展现状的特色贺年卡,发放全国各地,形成了立体式文化传播的格局。
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招商引资中运作文化项目
认真做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把招商引资当作全区目前乃至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发展文体事业
和文化产品的发展战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并举,引进外资与吸纳内资并举,引资与引“智”协调等有效手段,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推进大型文化企业和国内外品牌文化项目落地****,在全方位的招商引资中运作好文化项目,推动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使之与全区的招商引资大趋势相适应,把全区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向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