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第一讲中华民族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中国古代史第一讲中华民族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 保留了猿的 具(打制石器)、 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过着 群居生活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会不会制造工具
北京人用火遗迹
直击中考
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 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 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从2009年开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中国安全 生产研究院,在位于我国北方的某遗址第四层和第六层提取灰烬 样品,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处理提纯后,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 射仪观察其元素构成和物质成分,结果,证明因燃烧而形成的富 集的元素碳、钾和植硅体在灰烬样品中存在,证明在这个层位发 生过原地燃烧(用火)行为。请判断,这一遗址位于( ) A.元谋县 B.周口店 C.余姚县 D.周口市
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以 尊王攘夷 “__ _____”为号召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
首霸
晋文公
桓公召集诸侯会盟
__ ___大战,晋军取
城濮
称霸
胜
• 3.战国七雄:
韩、赵、魏 • (1)七雄并立:___________ 三家分晋,田氏
代齐,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雄并立 的局面。 • (2)重要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
3.重要制度:
启__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 • (1)世袭制确立:_ 天下”变成“家天下”。
• (2)西周分封制。 • ①目的:巩固统治。
• ②内容:周天子
诸侯
(亲属、功臣等)
• ③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 国家。
课标要求二: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 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 1、灿烂的青铜文明 •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和成就 • 2、中国文字的演变
商代兽面纹双面铜鼓
西周青铜器兽面鬲
((注:盉hé ,古代酒器;钺yuè,古代兵器;鼓,撞击乐器;鬲lì ,古代炊器)
• 课标要求三: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
争,了解这一时70年建立,分为_____ 和___ __两个时期。
• 2.春秋争霸:
霸 主 齐桓公 条 件 标 志
距今年代: 约四五千年 重要战役: 涿鹿之战
炎帝
华夏之祖
炎帝、皇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 华夏族。
先世指州中 。界南轩华 文针辕开 明,自国 孙,平古五 中唯定传千 山有蚩。年 我尤创, 乱造神 。 ——
尝百草, 创医术
仓颉造字
指南车
养蚕 织布 造 船
指南盘
黄帝 黄帝
建宫室
直击中考
1、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 “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该人物是指(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2、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 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1.从图片和文字介绍中, 你能获取哪些关于青铜器 方面的信息点?
制作材料、制作工艺、 器物造型、文物用途、
制作朝代、文物花纹
夏朝的盉[hé] 商代嵌红铜云纹青铜钺
2.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进 行推断能得出怎样的历史 结论。 反映了我国夏商周时期,青 铜器种类多样(用途广泛)
明、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宋、元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课标要求
第一单元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中华文明的起源
北京人(旧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原始的农耕文明 华夏之祖
炎帝、黄帝的传说
名称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形特征
工具、生产、生活
约七十万年 北京西南 北京人 至二十万年 周口店
直击中考
1、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右下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 是
①栽培稻谷遗存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司母戊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考点落实
生活流域: 黄河流域
考点落实
名称 距今 时间 发现 地点 使用 工具 种植 作物 居住 房屋 其他
河姆渡 约七 居民 千年 半坡 居民
浙江 余姚
约五六 陕西 千年 西安
磨 制 石 器
干栏式 挖掘水井,饲养家 水稻 房屋 畜,制造陶器,制 作玉器、乐器。 半地穴 会制造彩陶,会纺 式房屋 线、织布、制衣。
粟
种植农作物、定居、磨制石器——农耕文化
长平之战 _________ 等。
• 课标要求四: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 国逐渐强大起来。
一:社会变革 1.背景: (1)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私田 ,地主和农民产生
地主阶级 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了变法运动。 (2)_________
2.代表:商鞅变法
中华民族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整体感知
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 前2070年
战国 前475年
鸦片战争 1840年
整体感知
打制石器 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中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国 战国 —动荡、变革、发展 古 秦、汉 —统一国家的建立 代 封建社会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史(战国—清朝)隋、唐 —繁荣与开放
课标要求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 变革
三代的更替 分封制度 青铜文明、甲骨文
夏、商、周的统治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的纷争 生产力的变革和水利的发展 思想和文字
课标要求一: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1.朝代更迭:
2070
汤
2.重要事件: (1)_ 禹__建夏朝:标志着我国_ 早期国家 ________ 的产生。 牧野 _ 大战 (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____ 中打败暴君商纣,商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