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机械化现状及发现前景
学院:延边大学工学院
班级:2013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延边大学
2015年6月5日
畜牧业机械化现状及发现前景
摘要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一个工业国家的人均畜产品量是反映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本文针对我国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低,畜牧业业机械化投入少,农机服务体系薄弱,农机化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畜牧业;机械;畜牧业机械化;发展;
1.畜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1.1 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种植业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耕地和市场的约束,效益增长乏力,对农民增收拉动力减弱,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必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对外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将会受到冲击,而畜产品生产由于劳动密集度高,目前还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紧跟国际市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
1.2 市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表明畜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正在逐步增加,人们对皮革制品和羽绒制品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虽然我国畜牧产品的产量十分巨大,但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丹麦肉类人均占有量为380kg,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48.2kg;荷兰的禽蛋人均41kg,我国仅为17kg;新西兰奶类的人均占有量达2842.5kg,我国仅为8.7kg。
在工业中·以畜牧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商品的出口量也在逐年上升,例如皮革及其制品、羽绒极其制品等商品。
1.3 国家政策支持畜牧业发展,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2001 年国务院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在今后的畜牧业发展中,应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高效型畜牧业,走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我国的畜牧业现代
化步伐,以更好地适应入世后国际市场对畜牧产品质量严格要求,提高国际竞争力。
2.机械化对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
2.1 世界发达国家畜牧机械化水平与发挥的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的畜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的50~60年代,至70 年代,畜牧机械化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发展的主要畜牧机械化设备包括:草原建设机械化、牧草收获机械化、饲料加工机械化和畜禽饲养机械化,其中饲养机械化包括各类畜禽的喂饲、供水、清粪和粪便处理、畜禽舍及其环境控制,畜禽产品采集和初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化设施。
这些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畜牧业的收入。
在饲草生产方面,人工草场面积占草场面积的比例较大,一般多在10%以上,有的总面积较小的国家,此比例高达60%。
在这些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上更能发挥机器的效率,饲草青贮保证牲畜全年的食物供给。
在饲料加工方面,欧美的饲料加工厂正向大型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发展。
如美国的饲料工业已居十大工业的第九位,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年6000余吨。
在饲养机械化方面,饲养场正在向更大规模和专业化发展,机械化饲养已比较普遍,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2.2 畜牧机械化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畜牧业还是以一家一户的中、小型养殖场为主,畜牧机械化可以将农民从养殖业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扩大养殖规模,这样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促使以农民投资为主的家庭养殖上水平,不断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减少单位产品的设施设备费用摊销,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畜牧业将会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
下面我们以挤奶设备为例说明机械化的好处:机器挤奶是机械化奶牛场的一个主要生产环节,如手工来完成,每头牛挤奶一次需12分钟左右,每人每工时只能挤4~5头奶牛,头均年产奶量在5000公斤左右,每天挤奶三次,其劳动量将占总工作量的40%,且不易保证挤奶的卫生质量,机器挤奶每头牛许5~7分钟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如在设计良好的挤奶车间进行,每工时可挤70~80头奶牛,同时还可以保证奶品的卫生质量和奶牛的健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奶牛产量。
拿单筒式挤奶机说,每台售价2600元,按10头成乳牛计,仅分摊购置费260元。
在费用开支方面,每台挤奶机每天三次挤奶耗电共计1.5度,电费支出0.75元。
零配件全年开支50元。
由于节省人工开支及奶的质量提高,
头均增收不下200元,每头牛年增加产奶量以150公斤计,可增加收入225元左
右,两项合计增加收入425元。
扣除机器折旧费33元及直接费用(电费27元、
零配件5元)后,每头牛年可增加净收入36元。
2 .
3 大力发展畜牧业产品加工设备,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我国的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肉类加工业的产值不到630亿元,仅占食品
工业产值的8.1% ,禽蛋的加工量仅为总产量的1%左右,产值不足10亿元。
现
代化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是连接生产和市场的桥梁,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养殖必
须依托龙头加工企业,才能更好地进入市场。
同时,通过加工还可以有效地促进
畜产品的增值,如:出栏禽畜在产区就地屠宰,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消耗,而且可
避免因长途运输引起的死亡和掉膘,减少经济损失。
生猪的初加工可增值
30%~50%,精加工可增值1倍以上;鸡肉的熟食加工产品较生肉分割产品可增值
3~5倍或更高。
为此,要按照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引进、开发、研制、推广畜
牧产后加工设备,为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共享的产业化链条打下基础,
促进畜牧业生产环节向更加广泛的领域发展,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加快我国畜牧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3.1对畜牧业业机械化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一是根据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继续发展牛、猪、马和优质、
专用、高效蓄肉的生产机械化。
进一步发展精深度加工、新鲜包装等机械设备,
延长产业链,为蓄肉稳定增长服务,为提高肉的品质服务;大力研制开发畜禽水
产养殖生产加工的机械化;着力推进品种工程、优质饲料工程、疫病防治工程、
保鲜贮运工程、质量检测和卫生安全工程的农业机械化及其信息服务网络现代
化,为外向型畜牧业服务;积极推广有利于减轻污染、节约能源、保持环境的机
械设备,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3.2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畜牧业机械化
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优势蓄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应根据不同
地区的区域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畜牧业发展重点。
首先,内蒙古地
区有优良的畜牧条件率先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技术
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实现畜牧业机械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推进畜牧业机械化
的进程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其次,畜牧业发达主产区要努力实现主要畜牧产物
生产过程中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
3.3加强政策和法律建设,加大依法行政力度
一是畜牧业部和各省、区、市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有关委员会
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工作。
为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化发展和依法治机提
供法律依据。
二是积极做好畜牧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确定阶段奋斗目标。
三是强化责任、依法行政。
真正做到:吃透条款、落实责任、完善制度、规范执法。
畜牧业管理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畜牧业发展安全生产的全面监督管理,依法对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畜牧业机械的生产经营实行登记或者施行许可制度,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依法对畜牧机械产品生产、销售、维修等进行质量技术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好牧民的权益。
3.4大力促进畜牧业机械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
发展畜牧业机械化,必须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畜牧机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满足牧民对先进畜牧业生产工具的需求。
要坚持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农机装备技术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尤其要集中力量解决紧缺畜牧机械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加大畜牧机械装备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加强畜牧机械技术质量监管保证工作,提高畜牧机械的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要紧跟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和节水环保的畜牧业的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把特色畜牧业机械化项目的试点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产品加工年鉴(2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2] 推广使用挤奶机牧业机械
[3] 网上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