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结构类型:
(一)词法类型:
1、孤立语:汉语、越南语、苗语、彝语
2、屈折语:英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
3、粘着语:土耳其语、维语、芬兰语、日语、朝鲜语
4、编插语:美洲语
(二)句法类型SVO、SOV、VSO
语言学学科的发展:
(一)传统语言学阶段
1、语文学阶段前4世纪~19世纪
1989年马建忠《马氏文通》开始真正开始语法研究
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
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的学科道路
普通语言学的建立:德国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二)现代语言学阶段
1、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
A、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两个重要概念。
B、区分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C、区分了语言的共时性(静态)和历时性(动态)。
D、提出了语言是一种表示意念的符号系统,认为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
的。
E、强调在语言中各个要素及其构成成分都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
F、区分了词语的意义和价值。
每个语言单位都具有意义。
G、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
布龙菲尔德、萨丕尔代表作《语言学》
2、转换生成语言学乔姆斯基
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是交际工具(核心)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人类语言和动物交际的根本区别:单位的明晰性、任意性、结构的二层性(音义)、开放性(无限创造)、传授性、不受时地限制。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二、语言是思维工具
思维总得用一种语言。
民族、社会的劳动成果一旦固化,就可在此基础上进行。
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记录文化、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影响语言发展。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语言的符号性
从语言内部结构特征看,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的特点:
1、任意性: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语言是一个自足的开放的符号系统
2、线条型:在语言交际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出现
(二)语言的系统性
1、语言的构成基础:词汇和语法
2、语言的层级体系:音位→音节→语素→词→句子
3、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组、聚是语言的两种根本关系。
语音和语义
一、语音的特征
1、语音的生理特征:动力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
2、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调位)、音强、音长(时位)、音质
二、描述某个音,如[P]:双唇、不送气的清塞音
三、音位
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重要)
1、辨义功能。
着眼于音位对立、替换法。
先设置一个语音环境()au,分别将n、l放入环
境中,比较两者是否有区别。
2、互补分布。
着眼于音位的非对立性。
3、语音相似。
是对互补分布的补充、约束。
如果互补分布的两个音素感到差别明显过大,
那么不属于用一音位。
音位系统:
1、全部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2、常见的变体其条件变体出现的条件
3、音位间的对立关系
4、音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流音变:
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减音、换位
语法
(一)语法学分类:
1、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为普通语法学与个别语法学
普通语法学:以人类的各种语言的语法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他们的共同的语法特征的学科。
个别语法学:以某一种语言的语法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语法特征的学科。
2、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分为共时语法学和历时语法学
共时语法学:是对语言发展的某个阶段语法结构的描写和研究。
历时语法学:是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对语言的语法结构进行历史的研究,又叫历史语法学。
3、根据研究用途的不同,分为教学语法和其他语法如计算机语法
教学语法:指的是为进行语法教学而建立的一套语法规则体系。
特点是规范、明确、简洁、实用,不必复杂细致。
计算机语法:为计算机信息处理而建立的一套语法体系,精确、可靠、严密。
著作:《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语法讲义》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丁声
树,《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二)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
语法范畴:把具有相同性质的语法意义抽象概括而成的类型,通过词的形态来表达。
1、性。
名词、代词在语法上的性别类属。
2、数。
名词、代词所表现的事物或现象的量的特征。
3、格。
名词、代词与句子中其他词的关系。
如宾格、主格、所有格。
4、时。
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的时间关系。
5、体。
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或类型。
6、态。
又叫“语态”,表示动作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7、人称。
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本人和所说的话中的动作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8、式。
动词的语法范畴,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主观态度,又叫语气。
9、级。
形容词、副词的语法范畴,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差别。
语法手段:附加、内部屈折、重叠、异根、重音移位、副助词、词序、零形式
(三)词法
1、构形法:附加、重叠、内部屈折、异根、重音移位
2、构词法:附加法、复合法、简缩法
划分词类的标准:
1、形态标准:根据词类变化来确定词类。
2、功能标准:一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二是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3、意义标准:指语法意义不指词汇意义。
汉语以功能标准为主,以意义标准为辅。
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语法专著《新著国语文法》
1989年《马氏文通》马建忠中国第一部语法学专著
(四)句法
句法中的常用手段:语序、虚词、形态,语调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
从句子的语法意义出发,对句子的结构部分进行功能分析。
它以句子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意义为依据,在分析过程中,先找主干,再找枝叶。
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由布龙菲尔德首先提出。
认为句子是有层次的,一般切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句式转换的规则:移位、删除、添加、复写、替换
多义或歧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分化方法:
1、一种线性序列,多种组合层次。
分化方法:层次分析法
2、一种线性序列,一种组合层次。
分化方法:标明句法关系
3、一种线性序列,一种组合成分,一种句法关系,多种深层意义。
分化方法:转换分析法
词汇
概念:某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