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点高中物理竞赛精品讲义之—程稼夫篇范文.docx
重点高中物理竞赛精品讲义之—程稼夫篇范文.docx
②达到小孔右侧的两电子束的长度相等
由此可写方程
得到
V2T
V1V2
所以V12
eV0,V2
2 2
eV0
m
m
(3) 由于tb
2T,观察的就是这个时刻右侧空间的电流分布,应该确定两件事情:
① 电流在空间位置的分布
② 电流强度的大小分布
电子束长度
4、静电势能、电势
例1:如图所示N对e、-e离子,等间距a,沿直线 排列
例2如图两个点电荷位于
X轴上,在他们形成的电场中,若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X
轴上多点的电势如图曲线所示,当
x
0时,电势U
;当x
,电势U
0,电势为零
的坐标为x0;电势极小值为
U0的点的坐标为
x0(α>0),试根据图线提供的信息,确定这两个
点电荷所带电的符号,电量的大小以及在
X轴的位置。
解:由图中信息可知,带正电荷的电荷
)在P点
4
产
生的场强大小.
圈环受到合力在qo ,均为正值时,方向向左,大
小
为
在达到静电平衡的整个空间中,如果有一个处于
静
电平衡的带电面,在计算此面上某处受到的静电力,
无需用整个空间中的各带电体,面,线,点,计算对其作用之和,只需先求出此面上该处的电场强度,该表面受到的静电力。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其原因是,这样的计算,已经考虑了全空间电荷的作用,不必重复考虑。
ma
kq2
er(其中a是B相对A的相对加速度)
r2
B在运动时所受的力只有相反向的静电力,这个静电力是个有心力,同时又是一个保守力,
上述两个方程为角动量守恒,守恒量可由初始值确定。
初始时,相对于A的运动为右图,守恒方程——联系初态和相距最近状态,rm,vm
联系消去vm,解得rm
解之前利用u0
kq2
2
kq
离导线距离γ处电场强度设为E,求α=?
20r
解:本题情况,一般入射粒子速度比较大,由于速度快,所以带电直线受到的横向冲量就比
较小(时间短),这样产生的α角度就会如题中告知是一个小量,
利用微元法处理,当带电粒子到达位置ψ时相距位矢量为r,此刻带电粒子受力大小
F eE
e
Fcos
e
,Fy
cos
2
0r
20r
精心整理
电磁学
静电学
1、 静电场的性质
静电场是一个保守场,也是一个有源场。
F dlo高斯定理
静电力环路积分等于零E dsqi
sEo
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同一静电场的两种办法,两者有联系
E drUaUb①
过程E drdU
dU
一维情况下Exdx
dx
ExdU②
dx
2、 几个对称性的电场
(1) 球对称的电场
场源EU
侧空间形成电流I,随离开右极板距离x的变化曲线,并在图上标出图线特征点的横、 纵坐标。取X正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图中x=0处为右极板B的小孔位置,横坐标单 位S Tev0
解:(1)第一个周期内通过的所有电子在通过前是一段速度为
m
V的均匀电子束(孔的左侧)。
通过小孔以后,分成两段速度不同的电子束。
0——时间内,所加电压为
解法一:上一例的解法解法二:。。。。
解法三:
设移动Q过程中离板距离达到X,且移动缓慢,移动过程中外力始终等于作用在Q上的静电力,即所以外力做功为
电场线
例1:计算在通过导体面上以0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的电量等于由Q发出的全部电量一半的条件下,求R=?
解:一个方法是先求出导体面上相对于0的表明感应电荷面密度的分布, 求出半径为R的园面上电
解:(1)利用W
udq计算
1
udq计算
(2)利用W
2
U dqiU(Q) ,
U dqiU(Q)
导体旁移动电荷,求外力做功
例1:如图一个原来不带电电荷的同心球壳,内外半径分别为a,b,球心处放一个点电荷,电量为
Q
现在用外力把此点电荷从球心移到无限远处,求外力做功等于多少?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解:由于在Q移动过程中, 导体球壳表面感应电荷变化, 所产生的电场不是静电场,因此需要另外想办法。
此刻y方向动力方程为
其中dt可以利用x方向动力学方程表达
其中dx与dΨ满足关系(如图所示几何关系)
2
ey
vy
化简整理
dvy
d
2
0mvx
0
2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利用Ex
1mvx2
e vx
vy
2
4
0
例2:如图所示一很细、很长圆柱形的电子术由速度为V的匀速运动的低速电子组成,电子在电子束中均匀分布,沿电子束轴线每单位长度包含n个电子,每个电子的电荷量-e(e>0),质量
布,所以这样计较有困难.
例:求半径为R,带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面,外侧的静电场能量密度.
解:静电场(真空)能量密度
1
EoE
2
2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1Q
本题球面外侧:E4 EoR2
推论:如果在上述带电球体外侧无限空间中充满了相对电常数为Er的多向同性均匀
电合质,
下面求张力:它等于右半球表面所收到的静电力之和
量为
1时,R=?
2
这里采用初等方法,由于导体板右侧电场强度分布是由点电荷
Q和导体板上感应电荷共同激发
产生,或者等价的认为:导体板右侧电场分布是由点电荷
Q及其相应的电荷-Q共同激发产生。
由于右侧空间电场强度分布的非球形对称性,所以计算通过导体板上半径为
R的园面上电通量
较困难,这是因为右侧的电场,已经由
V0,通过小孔后速度由V减小,设为V1,满足关系
——T时间内,所加电压为V0,通过小孔后速度由V增大,设为V2,满足关系式,
再由题中告知: 的值正好在VAB的变化的第一个周期内通过电容器达右边的所有电子,能够在tb时刻形成均匀分布的一段电子束V
此话要求①在t=tb时刻,达到小孔右侧的这两束电子束在前端应该在某处相重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试确定某个e的电势能W和-e的电势能W
(1)
设N
(2)
N足够大时,W W近似取小题(1)的结论,求系统的电势能W
(3)
N足够大时,将非边缘的一对离子
e、-e一起缓慢地移到无限远,其余离子仍在原
位,试求外力做的功A.
提示ln(
1x)
x
x2
x3
...
2
3
解:(1)U
2
e
e
e
...
0a
4
)
无限长均匀带电圈柱面
(
, , R)(2
R)
无限长均匀带电圈柱体
(
, , R)(
R2
)
3、带电荷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例1:一个带点粒子从一开始就在垂直于均匀带电的长直导线平面内运动,它从这导线旁飞过,最后与开始入射方向偏转小角度α,
如图,如果当粒子飞入带电直线电场中时,它的动能为Ek,电量为e,导线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λ,
0a
40
3a
4
(2)足够大的N,
(4) 将一个正离子缓慢移到无限远处,余下系统电势能
W
W
此时该正离子的空位相邻的一个负离子的所具有的电势能为
W'W
e2
40a
再将该负离子移到无限远处,余下系统的电势能
1
W
W
W
'
W
无限远处负离子移到正离子旁边,这一对正负离子的电势能
W2
e2
4
0a
利用动能关系,求出外力做功
m,电荷量均
为q的同号带电质点为A、B,初始时质点A至两管交点O的距离为d,质点B位于交点O处,速度
kq2
相互垂直,方向如图,大小均为u0
md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求质点运动中,它们之间的最小距离
解:通常,这里应该采用两质点的相对运动处理。
设运动过程中,A,B两质点的位置矢量为rA,rB,则相对位矢为r rBrA分别写出A、B两质点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写出相对动力学方程:
初始时刻,Q未移动之前,在Q处,导体球壳内,外表面的感应电荷产生的静电场有电势,其值:
(
另Q=nq,然后逐个移动q计算外力做功
.
.
外力做功之和
其中初始吧Q=nq(分散),移到无限远,又把nq=Q(集中),合起来做功为零。
解法二:
如图
外力做功
A'
W
W
Q2
,其中
C
4
ab
f
0
2C
0
b - a
例2:一块接地无限大导体平板,离板距离为a处有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现在吧Q沿垂直于板的方向移到无限远处,求外力做多少功?
)是周期中电压处于最小的时间间隔, 已知 的值正好使在VAB变
化的第一个周期内通过电容器达电容器右边的所有电子,
能够在某一个时刻tb形成均匀分布的一段
电子束。设两级间距很小, ,电子穿越时间,且mV2
6eV0,不计电子间相互作用
(1)
满足题给条件的
,t0的值分别为?
(2)
试在下图中画出
t=2T那一刻,在0——2T时间内通过电容器的电子在电容器的右
Q,-Q两点电荷产生的场叠加后形成的分布。
这里采用方法是:在计算通过导体板上园面的电通量宁可不用叠加后的电场计算,而用叠加前的由Q发出,由-Q吸收的两个球对称的电场来处理,其结果显然是相同的。
以Q为球心,r为半径做一个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