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古西亚建筑

4古西亚建筑

▪ 梁柱结构:波斯地区,间距大,柱高,空间高敞。
▪ 拱券结构:在两河流域走向成熟。用于建筑入口、沟渠 及屋顶。
四、建筑形式 1、群体布局
两河流域:布局基本规则,无严格轴线,有主次之分。 围合空间,院落作为组织各部分的主要手段。单体方正, 严谨对称。
波斯:宫殿布局开敞,注重与环境结合,群体组织无轴线 但有正交的关系线,单体规整。
波斯波里斯宫殿遗址
4、陵墓 波斯 —— 石窟墓
5、住宅
两河流域:高台建筑; 墙体厚;房间窄长;院落 空间。
三、建筑技术
1、材料 ▪ 泥土:日晒砖和烧砖。 为保护砖砌建筑,下部作防 水处理,渐发展为装饰图案。

▪ 石材:主要见于波斯地区,质地坚硬。波斯石柱和石板画
2、结构 ▪ 墙体承重:两河流域,厚墙,开间小。
2、特征处理
▪ 高台建筑 两河流域建筑外部主要特征。
▪ 入口处理 塔楼+拱形门道
复原的新巴比伦城市入口形制
亚述宫殿入口形制
▪ 波斯石柱 修长,细长比1/12,间距大,仿木痕迹,造型优美,柱头 有特色。
▪ 建筑装饰 彩色琉璃砖饰面、 石雕墙裙(人首翼牛像)
五、建筑实例 1、乌尔观象台(Great Ziggurat of Ur , c.2125B.C. )
▪ 苏美尔文化(c.3500 ~c.2250 B.C. )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之一。建立最早的奴隶制城邦国家 (乌鲁克Uruk )。主要建筑物包括宫殿、山岳台、庙宇。
▪ 古巴比伦时期(c.2250~c.1275B.C.)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集权国家,统治中心为 两河流域下游,都城巴比伦。主要建筑活动包括宫殿、庙 宇、山岳台及巴比伦城市建设。
2、山岳台(Ziggurat)
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类型。 亦称观象台,古西亚人崇拜山体、天体和观测星象的高台建筑。
3、宫殿 古西亚最发达的建筑类型。 亚述:规模较大,立于高台之上。特点:由院落组织联 系各部分,无明显贯穿统一的轴线。以塔楼和院落尺寸 大小来强调重点。
亚述宫殿复原
波斯:规模庞大,布局开敞,面向自然,不用院落。单体 规整,空间高敞。继承亚述传统,立于高台之上。
古西亚建筑
( West Asian Architecture, c.3500 ~ c.4th B.C. )
一、概述(Background)
1、地理概念 主要包括两河流域、波斯高原(伊朗)和叙利亚地区 古西亚建筑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 结构体系(拱券)和装饰方法(壁面镶嵌)。
2、历史时期
3、自然地理状况 两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产粘土——主要建筑材料—— 粘土砖——防水处理——饰面技术——影响拜占庭和伊斯 兰建筑
波斯地区:干旱少雨,盛产石材—— 石砌建筑
二、建筑物(Architectural Types) 1.庙宇
多神教。庙宇兼具宗教与世俗意义。
亚述时期:矩形平面,规则简单,多与宫殿、山岳台等组 成整体。 犹太庙宇:风格受埃及(轴线、院落、庙门)和亚述影响(高 台和装饰细部)。
▪ 亚述帝国时期( c.1275 ~ c.538 B.C. ) 军事专制的帝国,统治中心为两河的上游。主要建筑活动 包括宫殿、庙宇和山岳台。 迦太基人于公元前7世纪征服亚述,重建巴比伦王国:新 巴比伦城市建设和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
▪ 波斯帝国时期( c. 538 ~ c .4th B.C. ) 帝国扩张导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建筑具有综合的特征: 吸取埃及、希腊、亚述建筑之特点。 代表建筑类型:宫殿
2、新巴比伦城(The City of New Babylon,c.612~538 B.C.)
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伊什达门
3 、亚述萨尔贡王宫(The Palace of Sargon , c.722~ 705 B.C.)
4、波斯波利斯宫殿(The Palace of Persepolis,c.518 ~460 B.C.)
六、本讲小结
1、土坯技术发达,墙面装饰技术产生广泛影响。 2、两河流域采用高台形式。 3、拱券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4、地区内建筑交流频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