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造景知识点

植物造景知识点

绪论植物景观:指有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感和联想植物配置: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有或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山、石、水、建筑、道路搭配的位置关系植物造景的意义:1、构成优美的环境;2、生成效应(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环境的改善、维持生态平衡)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体量、姿态、色彩、质感、芳香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四大特征: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精炼性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乔木:指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有明显高大的主干,树高5米以上。

观赏价值:1、有明显二高大的主干,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2、对其它植物营造有很大作用,比如提供生态的支持用途:1、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形成视线焦点灌木:指树体矮小、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分枝点低的树木,高5米以下景观作用(大灌木):1、构成闭合空间或屏蔽视线,其顶部科开敞,将人的视线与行动引向远处;2、灌木为落叶树种,则围合的空间性质随季节而变化用途;1、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2、作为某一景物的背景;3、充当屏障,引导视线景观作用(中灌木):空间尺度最具亲人性用途:1、与高大物体形成对比,增强前者的体量感;2、形成矮墙、篱笆及护栏的功能;3、花色优美的种类可以通过孤植或丛植来创造视觉的兴奋点;4、能围合空间作为高大灌木与小乔木、矮小灌木的视线过渡景观作用(小灌木):1、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分割和限制空间,从而形成开敞空间;2、在构图上,小灌木具有视觉上的链接作用草坪草及地被植物作用:1、将孤立或多组造景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可形成所设计的图案园林植物的形态美树形的类别:垂直向上型(宜表达严肃或庄严的气息)、水平式展开类型、无方向型垂直向上型(作用):有明显的主干,挺拔向上的生长势引导观赏者的视线直达天空,突出空间的垂直感,强调群体和空间的高度感水平式展开类型(作用):产生平和,舒展恒定的积极表情,同时具有疲劳,空旷的气氛;空间上,可以增加景观的宽广度,与垂直向上型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

应用树木姿态主义事项:1、植物姿态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2、栀子把我姿态的重量感,比如规则状(重),自然式(轻);3、注意单株与群体间的关系,群体效果会掩盖单体的景象,欲表现单体,应避免同类姿态群植。

影响树形的因素:由两个方面决定:树干和树冠,人为因素、环境、年龄、萌芽力、成枝力园林植物的意境美:1、比德2、比兴与象征3、诗词歌颂4、民间传说5、园林题咏6、光影色香声及四季变化园林植物的质感:由两方面决定:1、植物本身2、外界因素植物质感类型:粗质型、中质型、细致型粗质型:叶片大,多毛,枝干粗壮、稀疏,树形疏松,叶缘不规整特征:1、强壮、刚健;2、作为突出景物或视线焦点;3、多用于不规则的景观中;4、有是景物趋向赏景者的动感中质型:中等大小叶片、枝干,密度适度特征:1、透光性差,轮廓明显;2、充当粗质型和细致型的过渡成分,具有统一和谐的能力细致型:叶片小,枝干微笑脆弱,具有整齐密集而紧凑的冠型特性,轮廓清晰,外观文雅而密实植物质感的特性:1、质感的可变性(随季节和观赏距离的远近二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类型);2、质感的相对性(指受相邻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相对的改变)植物质感的应用:1、注意统一与协调;2、注意质感的多样性;3、过渡自然,比例合适;4、在质感的选取和使用上必须结合植物的体量、姿态和色彩,以便增强质感的功能;5、善于利用质感对比来创造重点,达到突出景物的效果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植物的建造功能:1、构成空间;2、障景;3、控制私密性植物构成空间:一、空间的三个构成面:地平面—平板、垂直面—墙壁、顶平面—天花板二、利用植物构成和限制空间:1、开敞空间;2、半开敞空间;3、覆盖空间;4、全封闭空间;5、垂直空间三、植物对空间的完善作用:1、围合;2、连接控制私密性: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对所限区域进行围合1、植物高度>2米:私密感最强;2、齐凶:提供部分的私密感3、齐腰:不能提供私密性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完善、统一、强调、识别、软化、框景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一、净化空气:1、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2、吸收有害气体;3、吸滞粉尘;4、杀灭细菌二、改善城市气候:1、调节气温;2、增加空气湿度;3、降低城市噪音;4、净化水质;5、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环境对植物景观的生态作用湿度因子与植物景观温度对植物的影响:1、温度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2、季节性温度和昼夜温度;3、突变温度;4、城市热带效应;5、土壤温度物候与植物景观物侯期:不同地区物候现象显现的时期规律性: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水分因子与植物景观空气湿度:表示大气干湿度的物理量方式: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饱和度、露点植物适应水分因子的生态类型:1、旱生植物;2、中生植物;3、湿生植物(阴、阳);4、水生植物:挺水、浮叶、漂浮水与植物景观:水生、湿生、旱生植物景观光照因子与植物景观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长短的日变化与季节长短的年变化的反应。

自然群落:指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气候及生境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群落。

栽培群落:指按人类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的植物配置在一起形成的,服从于人们生产、观赏和改善环境的需要。

优势种:数量最多,占据群落面积最大的植物种。

生活型:指植物长期适应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

陆生植物分类: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隐芽、一年生(植物)种间关系:寄生、附生、共生、生物化学、竞争关系、机械关系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1、色彩美的原理:色彩认识、色彩效应、配色原则2、形式美的原理: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主与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3、诗与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1、注重师法自然;2、注重诗情画意;3、巧于因借;4、注重植物风韵美的运用;5、按照画理取裁植物景观;6、建筑与植物完美结合;植物配置的原则:1、园林植物主要功能的确定;2、园林植物种间关系的处理;3、适用原则;4、美观原则;5、多样性原则;6、突出地域特点,注重地方特色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孤植、对植、列植、丛植(两、三、四、五、五株以上配合)、群植、林植(林带、密林、疏林)、散点植、篱植攀缘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吸附式造景、篱垣式造景、棚架式、立柱式、假山置石的绿化花卉的配置形式:花坛、花镜、花池、花台以及立体装饰、造型装饰花坛:指按照设计意图,在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以园林花草为主要材料的不布置而成的,具有艳丽色彩或图案纹样的植物景观花坛类型:盛花花坛、模纹花坛、造型花坛、造景花坛花坛设计(小型花坛5种一下、大型花坛不超过10种)色调设计:冷暖色调、对比色、调和色、主次色调植床设计:1、设计形式:平面、龟背式、阶梯式、斜面式、立体式2、植床围边材料:围边高出地面10cm,大型花坛可以增宽至25~30cm3、植床厚度:一年生草花种植层厚度不低于25cm\多年生花卉和灌木不低于40cm图案设计:花叶形、角星形、自然曲线形、动物性、徽标形、器物形、文字形设计图编制:总平面图(1:100或1:1000)、花坛平面图、立体效果图、设计说明花坛常用花卉:苏铁、龙舌兰、三角花、橡皮树、蒲葵、桂花、海桐、杜鹃花花镜:以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结合一、二年生草花和花灌木,沿花园边界或路缘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花镜类型:单面、双面观赏花镜、对应式花镜应用:公园、风景区、街旁绿地、家庭花园、林荫路旁花镜设计:植床设计:第六章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城市道路植物造景的功能:组织交通、美化街景、改善城市生态功能、遮荫降温、日常休息场地城市道路植物造景的原则:1、保障行车、行人安全;2、妥善处理植物景观与道路设施的关系;3、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原则;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道路绿地断面形式:一板二带式绿地、二板三带式绿地、三板四带式绿地、四板五带式绿地行道树的种植方式:树带式、树池式行道树枝下高2.5~3.5m以上,株距6~8m间两侧分车带最小宽度不低于1.5m,通常在2.5~8.0m间中央分车带得植物造景种植形式:绿篱式、整形式、图案式两侧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方式:1、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时;种植灌木、地被植物或草坪;2、在1.5~2.5m时,种植乔木;3、大于2.5m时,可采取落叶乔木、灌木、常绿树、绿篱、草坪和花卉相互搭配交通岛绿地:中心岛、安全岛、导向岛交叉路口绿地:平面交叉路口和立面交叉路口林荫道布置类型:1、设在道路中间的林荫道;2、设在道路一侧的林荫道;3、设在道路两侧的林荫道林荫道植物造景特点:1、一丰富多彩的植物取胜;2、宽度8m以上,采取自然式布置;宽度8m以下时,规则是布置;3、在长75~100m处分段设立出入口,各段布置应具有特色;4、林荫道内可设置座椅、花架、圆灯等设施城市步行街:指使人们在不受汽车与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和危害的情况下,可以经常性或暂时性地、自由愉快地活动在充满自然性、景观性和其他设施的街道中城市步行街的特点:1、人的行为随意性强;2、设施齐备;3、景观丰富城市步行街类别:商业步行街、游憩步行街、城市步行街植物配置的功能:美化街景、分割空间和形成特色街道园林道路:主要分为主路、支路和小路三级,满足游人集散、消防、运输和游览观景,通过道路的流动性、导向性到分散的景点一、园林主路,平坦笔直:规则式;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种植,应自然式种植二、园林支路和小路:支路(2~3m),小路(1~1.5m)三、常见的园林支路、小路:山径、林径、竹径、花径、草径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城市广场类型:市政、纪念性、交通、休闲、文化、古迹、宗教、商业广场城市广场植物造景原则:1、总体布局统一;2、植物种类与城市总体风格协调一致;3、结合广场竖向特点,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4、协调好交通、人流等因素;5、结合广场类型,内外功能一致;6、协调好植物配置与地上和地下管线和其他要素的关系;7、一般选用大规格苗木;原有大树应加强保护广场的植物造景:规则式、自然式、集团式种植、广场草坪、广场花坛、花池园林植物造景对建筑的作用表现:衬托、隐露、改善园林建筑的环境质量水景植物的配置原则:生态性、艺术性、多样性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