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林2014植物造景复习重点

南林2014植物造景复习重点

植物造景重点题型:名词解释、判断10题、简答4题、论述、综述1、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利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花卉等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景观营造,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制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2、花相:花或花序在树冠、枝条上的排列方式以及其所表现的整体状况称为花相。

3、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

4、对植:将树形美观、体量相近的同一种树,以呼应之势种植在构图中轴线的两侧称为对植。

5、丛植:由2-3珠至10-20珠同种或异种的数目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合在一起,使其林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外轮廓线,这种配置方式称为丛植。

6、群植:指成片种植同种或多种树木,常由二、三十珠以至数百株的乔灌木组成。

7、植物的质感具有可变性和相对性。

质感的可变性指某些植物的质感会随着季节和观赏距离的远近而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类型。

植物质感的相对性是指受相邻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的质感会发生相对的改变。

8、比例与尺度:比例是部分和部分之间、整体和布局之间、整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大小关系,与具体尺度无关。

尺度是指与人有关的物体实际大小与人印象中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它和具体尺寸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容易在人心理上产生定式。

9、均衡与稳定:构图在平面上的平衡为均衡;在立面上的平衡则为稳定。

10、植物造景的生态功能:P36一、净化空气:1、维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2、吸收有害气体;3、吸滞粉尘;4、杀灭细菌。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1、调节气温;2、增加空气湿度。

三、降低城市噪音四、净化水质五、保持水土,防灾减灾11、植物的建造功能——利用植物构成和限制空间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而形成的空间。

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开敞空间相似,它的空间一面或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垂直向上的、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12、一般城市道路中央分车带植物造景形式、原则: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

在距相邻近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1.5m的范围内种植灌木、灌木球、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树能有效阻挡夜间相向行驶车辆前照灯的眩光,其株距应小于冠幅的5倍。

中央分车带的种植形式有以下几种:1、绿篱式。

将绿带内密植常绿树,经过整形修剪,使其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形状。

可修剪成有高低变化的形状,或用不同种类的树木间隔片植。

这种形式栽植宽度大,行人难以穿越,而且由于树间没有间隔,杂草少,管理容易。

适于车速不高的非主要交通干道上。

2、整形式。

树木按固定的间隔排列、有整齐划一的美感。

但路段过长会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

可采用改变树木种类、树木高度或者株距等方法丰富景观效果。

这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方式,可以采用同一种类单株等距种植或片状种植,也可采用不同种类单株间隔种植,或者用不同种类间隔片植。

3、图案式。

将树木或绿篱修剪成几何图案,整齐美观,但需经常修剪,养护管理要求高。

可在园林景观路、风景区游览路使用。

13、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物造景:P145中央隔离带一般宽1.5m以上,有的可达5-10m,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汽车分向、分道行驶,防止来往车辆相互撞车和防眩,避免会车时灯光对人眼的刺激,同时可以缓解司机紧张的心理,增加行车安全。

多采用整形结构,宜简单重复形成节奏韵律,并控制适当高度,以遮挡对面车灯光,保证良好的行车视线。

中央隔离带设有护栏、道牙等,基部的土壤条件差,在植物选用上要用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的植物。

配置形式:1、树篱式;2、球串式;3、图案式。

不论哪种形式,一般都结合草坪铺设。

14、城市广场植物造景要求:广场的植物景观必须与广场整体相协调,利用植物景观作为建筑艺术的补充和加强。

广场植物造景设计须在充分考虑广场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合理的配置,以乔、灌、草与雕塑、花坛、花架等园林手段来完成。

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特点:市政广场:一般为规则式甚至是对称布局,标志性建筑物在景观轴线上,整体效果稳重庄严。

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主要供群体活动,硬质铺装面积较大,广场的绿化要求简洁、流畅,要有统一完整的风格,植物造景以规则式为主,特别是矩阵式的树木种植和图案式地被种植,以突出标志性建筑物,加强广场稳重严整的气氛。

纪念性广场:植物配置应以烘托纪念气氛为主,植物不宜过于繁杂,而以某种植物重复出现为好,达到强化的目的。

在布置形式上多采用规整式,具体树种以常绿为最佳,常用松柏类树种,并可在广场后侧或纪念物周围布置规整的草坪或花坛。

在广场周围可结合街道植物景观种植行道树,但要与广场气氛相协调。

休闲广场:休闲广场是市民休息、娱乐、游玩、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强调植物造景是其前提,植物配置要灵活多样,要善于运用植物材料划分和组织空间,在满足植物生态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景观要求选择植物材料。

要求广场具有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广场的周边及与道路相邻处宜利用乔灌木或花坛来分隔空间、减少噪音和交通的干扰。

商业广场:现代商业广场多采用步行街的布置方式,强调建筑内外空间的渗透。

植物造景设计除了要满足景观和环境要求外,应根据休息小品设施,种植遮荫树,体现四季变化的观花、观叶植物。

将植物种植与坐凳、休闲设施相结合,并利用植物进行相关空间的分隔,形成人性化的环境。

15、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原则:1、生态性原则2、美观性原则3、功能性原则4、文化性原则5、人性化原则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1、实用性:即“实用性亲近环境”,不仅优雅舒适,而且与周边环境协调。

2、经济性:因地制宜,结合环境,注重分散与集中兼顾,便于管理。

3、先进性:在满足现在用户需求的同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为时代的进程、环境景观的深化,留有发展余地。

4、开放性:为人们亲近自然,创造条件,将封闭的绿地进行开放,使人与自然共生,更为区内居民服务,满足人的基本要求。

5、多样性:乔、灌、草、地被、花卉的合理组合、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等,都要充分注意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群落的良性循环。

16、居住区宅旁绿地的造景基本要求:宅旁绿地的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阻挡外界视线、噪音和尘土,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

其绿地布置应与住宅的类型、层数、间距及组合形式密切配合,既要注意整体风格的协调,又要保持各幢住宅之间的绿化特色。

1、以植物景观为主绿地率要求达到百分之90——百分之95,树木花草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季相,使宅旁绿地具有浓厚的时空特点,让居民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

2、布置合适的活动场地必须在宅旁适当做些铺装地面,在绿地中设置最简单的游戏场地,适合儿童游玩。

3、考虑植物与建筑关系注意庭院的尺度感,根据庭院的大小、高度、色彩、建筑风格的不同,选择合适树种。

靠近房基处不宜种植乔木或大灌木,以免遮挡窗户,影响通风和采光,西面需要栽植高大落叶乔木,挡日晒,宅旁绿地应配置成耐践踏的草坪,阴影区宜种植耐阴树种。

居住区宅旁绿地的绿化考虑因素:(1)绿化布局、树种选择要多样化(2)住宅周围常因建筑物的遮挡造成大面积的阴影,宜选择耐阴的植物种类(3)住宅附近管道密集,树木的栽植要算准巨鹿,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4)树木的栽植不要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尤其是南向窗前不要栽植大乔木(5)绿化布置要注意尺度感17、玄武湖调研分析一、营造强烈变化的空间有开敞空间,如西式婚礼堂前由低矮绿篱、草坪形成的空间,它向四周开放,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下, 让人感觉心情舒畅、有半开敞空间,如爱神广场,其北面由植物群落围合而成封闭状态,但南面视线通透,整个空间呈半开敞状;有覆盖空间, 如木瓜园利用浓密树冠的木瓜和地被植物红花酢浆草构成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还有郁闭空间,在园中芍药坞西侧坡地由乔、灌、草、藤和地被等大量植物组成的多层次、相对郁闭的私密空间二、构筑丰富多样的生境因生境的多样性,全园配置的植物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突出了不同生境的植物貌相。

有耐旱的黑松,而较耐水湿的鸡爪槭、紫薇、桂花、夹竹桃、垂枝梅、垂柳,耐阴的牡丹、郁金香、水仙、二月兰、芍药等在林下大片种植。

耐水湿的池杉、落羽杉。

水生植物有芦苇、荷花、睡莲、黄菖蒲三、表现四季变换的色彩春天开花的树中有木兰、含笑、紫荆、樱花、海棠、杜鹃等。

到了夏天,红花酢浆草成为了这个季节的主角,秋天金色的木瓜,金黄色的银杏更是给公园增添了色彩,四、形成清晰优美的群落层次在植物群落中大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草本、地被以及攀附于其他植物上生长的藤本植物按它们的生境需求配置, 从而自然分层, 这样不仅增加了群落生态绿量,同时也形成了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

五、构成统一的景观序列整个情侣园包括十多个景点,而每个景点的主调植物均不相同,但整个园区并非割裂状,而是浑然一体。

其中最主要的处理方法是转调植物的合理利用,如由冷杉林至樟荫台,以针叶树种和林下的地被作为转调,使两片林地自然相连;而杜鹃园、紫荆园和七叶树园连成一线,则分别有紫荆园路边的杜鹃、七叶树林下的紫荆作为转调;山茶园、木兰园、樱花园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在山茶园内配置了几株玉兰,路边种植了几棵樱花,使它们显得自然、融为一体。

存在的问题:1、有些地方地被生长不够好,且黄土裸露,无植物覆盖,土层稀薄,不利于公园整体美观效果,缺乏生态性与艺术性。

2、有的树木没有及时进行人工修剪,枝叶丛生,略显杂乱,影响了游客对景观的整体感受。

3、水面面积大但水生植物种植区域较小,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4、缺少富有设计感的花境优化建议:1、加强园内植物的养护工作,定期修剪植物,保持其造型美观2、在适宜地段增加水生植物种类,以丰富滨水植物景观,并且可以起到分隔水面的作用,增加景观的观赏性。

3、在重要景点及节点处营建花境,用亮丽的、易于养护的地被植物创造植物景观的亮点,增加视觉观赏效应18、画图题:麻栎----厚皮香----沿阶草枫香+麻栎----厚皮香+红茴香----南天竹----沿阶草广玉兰+白兰花----山茶----阔叶麦冬枫香----桂花----水栀子+蝴蝶花黑松----隶棠+杜鹃----蝴蝶花香樟----小叶黄杨+洒金桃叶珊瑚----石菖蒲水杉+日本柳杉---山麻杆+桂花+紫叶桃----白花三叶草雪松+广玉兰----杜鹃----土麦冬+二月兰+酢浆草悬铃木----杜鹃----紫叶小檗+金丝梅----沿阶草雪松----红叶李+红枫+罗汉松----火棘+结香----玉簪+紫萼+马蹄金校园植物种类主要乔木有悬铃木、广玉兰、雪松、小叶樟、白玉兰、银杏、大叶樟、黄葛树、小叶榕、天竺桂、石楠、女贞、黑壳楠、栾树、垂柳、水杉、罗汉松、苏铁、红豆杉、董棕、蒲葵、鱼尾葵、蒲葵、日本晚樱、山樱桃、紫叶李、桂花、梅花、碧桃、龙爪槐、枇杷、柑橘、石榴花灌木有:紫薇、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腊梅、榆叶梅、紫荆、棕榈、蝴蝶荚蓬、天目琼花、山茶、绣球花、杜鹃、月季、海桐、圆柏、红花继木蓬、叶女贞、金叶女贞、六月雪、八角金盘、黄杨、迎春、连翘、火棘、含笑、紫叶小檗、红千层、变叶木、夜来香、珊瑚树、枸骨、冬青卫矛、龟背竹、南天竹、棕竹、狭叶十大功劳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