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龙武侠小说分析

古龙武侠小说分析

吴思曼金融一班古龙武侠小说分析古龙(1937—1985)原名熊耀华,祖籍江西古龙,出生于香港,14岁时随父迁台,4年后,父亲出走,家境困顿,靠朋友接济维持生计,后毕业于台湾淡江学院外文系。

尽管台湾五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声名显赫的三剑客——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台湾武侠小说一直笼罩在金庸、梁羽生的光影中。

这种情形直到成熟期的古龙出现,才有了改观。

1960年古龙出道武林,经过数载磨剑,在六十年代后期相继捧出了《绝代双骄》《铁血传奇》《多情剑客无情剑》。

72年,金庸在完成《鹿鼎记》后功成身退。

让人遗憾,而古龙接连写出《萧十一郎》《陆小凤》《七种武器》《欢乐英雄》等杰作,将武侠小说推向新的高峰,越过了同辈作品。

首先,古龙的武侠小说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实,武侠小说这种体裁就决定了每个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都要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诡秘的江湖,奇异的武林,本就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

但古龙小说所透露的浪漫主义气息是那色彩样鲜明,是那样别具一格,是那样独树一帜,形成了明显区别于其他武侠作家的标志。

通常是一会儿“杏花烟雨江南”,一会儿塞外冰天雪地,场景变换奇快,环境离奇古怪,衬托出人物和故事异常的浪漫色彩。

像《楚留香系列》第一个故事中《血海飘香》,楚留香从在海上发现一具尸体开始,引出了一个个离弃诡异、不可思议的连锁故事,而主人公楚留香和胡铁花时而入大沙漠,时而闯“蝙蝠岛”,比之西方很多浪漫的传奇、科幻、探险小说,实在也不输其下。

再如《圆月弯刀》,一开始,读者会误以为那是在写一个有关狐仙鬼神与人的神话故事,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也还是写武林和江湖,只不过描写了神奇诡秘的魔教罢了,光这种能让读者产生的误解就够浪漫的了。

再看古龙武侠小说的书名和人名,也无一不散发出浪漫的气息。

《流星.蝴蝶.剑》,《杏花.烟雨.江南》,《天涯.明月.刀》,李寻欢,楚留香,花满楼……无不给人以遐思迩想,有时光看书名和人命就让你备感诗意了。

再说古龙的语言,那更是风格独特,诗意无穷。

可以这样形容古龙的语言:简洁洗炼,干净利落,准确生动,冷峻而富于激情,平淡却充满哲理,海明威“电报体”风格,古汉语“以少胜多”特征。

翻开古龙小说,随便摘抄几句,都可以证明。

“ 秋。

西山的枫叶已红,大街的玉露已白。

秋已渐深了。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人生本就充满了矛盾,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多情剑客无情剑》)“茶虽然又冷又苦,饼虽然又干又硬,他们却还是吃得很乐,喝得很乐,对他们来说,人生中的乐趣本来已经不太多了,所以他们只要能找到一点点快乐,就绝不肯放过。

所以他们还活着。

快乐本就不是绝对的,只要你自己觉得快乐,就是快乐”(《白玉老虎》)“少女们哭泣的笑,就像是春雨连绵后的第一线阳光。

爱情如星。

迷恋如火。

星火虽淡却永恒,火焰虽短暂却热烈,爱情还有条件,还可以解释,迷恋却是完全疯狂的。

家园已在望!光明也已在望!希望永在人间!”(《楚留香之蝙蝠传奇》)“男人都喜欢听话的女人,但男人若是开始喜欢一个女人时,就会不知不觉听那女人的话了。

一个男人有了女人后,才能算真正的男人,就正如大地经过了雨水的滋润后,才会变得丰富充实。

你只有在爱一个女人的时候,她才能伤害你。

大多数女人都只能伤害真正爱她的人。

”不用在引用了,像这样充满诗意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在古龙小说中可以说是俯首皆是。

仔细的读者也许注意到了,古龙作品中对话特别多。

就像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一样,古龙也非常擅长写对话。

机智的反应,幽默的谈吐,在古龙小说人物嘴中脱口而出,带给读者轻松愉快的享受。

有些对话,还起到了推进情节、节省笔墨、避免正面描写可能带来枯燥干瘪的作用。

如《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二十七章《小店又来怪客》,作者借书中人物天机老人和他孙女孙小红的对话,把李寻欢、阿飞的真实情况和最近行踪交代得清请楚楚,达到了虽没有正面叙述李寻欢和阿飞此时的行踪却又让读者对故事进展一目了然的效果,可谓妙矣。

而且古龙的语言节奏性强,简短有力,分行勤,拖沓少,几近诗的语言,一句一段,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把握紧张的故事。

对比金庸、梁羽生,我觉得他们在这方面要稍逊一筹。

古龙由于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对文学很感兴趣,且写武侠小说前致力于纯文学写作,因此他有很强的写作意识。

他不断探索与创新,认真的把武侠小说当回事来写,大胆的从西方把侦探小说、推理小说、神秘小说、惊险恐怖小说乃至电影、诗歌等艺术的因素和技巧引入武侠小说中,达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和外国的巧妙融合。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侦探小说。

侦探小说自柯南道尔写下《福尔摩斯探案》以来,风行世界百年而不衰,现代读者仍乐此不疲。

巧妙地在武侠小说中融入大量的侦探推理因素,使人读之如阅东方《福尔摩斯探案》,这是古龙小说最为突出特点之一,也是古龙赢得现代读者心理的重要秘诀之一。

古龙塑造的武林高手,不少是所谓的“英雄与智者的混合”。

他们不仅武艺超群,而且聪慧过人;不仅有诸葛孔明多谋善断的本事,还有福尔摩斯洞察入微的分析推理能力。

像他的代表作《楚留香》,作者就自称受到美国007探案电影的启发。

从某种意义上说,楚留香就是007的化身,因为古龙认为,在这快节奏而苦闷的时代大众需要这种幻想式的英雄作为生活的调剂。

确实,楚留香与007有某些类似之处。

但若从情节的惊险多变、作者想象的丰富奇妙而言,楚留香系列比007故事实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另一部代表作《陆小凤》也是风浪迭起、妙趣横生,具备最优秀的侦探小说和最优秀的武侠小说的双重特征。

如《陆小凤之绣花大盗》,读者读完之前做梦都难以想到,原来请陆小凤破绣花大盗一案的六扇门第一神捕金九龄自己就是那一系列惊天大案的罪魁祸首。

读这个故事时,我们会忍不住一口气就想把它读完,看看究竟是谁是真正的绣花大盗,此过程中,我们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直到神通广大的陆小凤解开一个又一个迷时,我们才真正明白真相,好奇心才得到满足。

古龙小说所蕴含着的侦探小说的某些特征,是最令读者着迷的地方之一。

精彩的情节,是古龙小说的又一大优点。

这个优点常常同它包含侦探小说很多因素的优点紧密结合起来。

本文前面已经提到,古龙有着异常丰富的想象力,非常擅长编故事。

在小说中他将这一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时空的延伸、压缩、穿插以及多场景、多视点的跳按组合技巧,营造了奇峰突起、扑朔迷离、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的艺术境界,让读者眼花缭乱、好奇心大起,待解开那套中套、环中环真相大白之后,让人觉得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忍不住拍案叫绝。

特别是古龙对武功和打斗的描写,更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创立了自己区别于别人的独一无二的风格。

他认为,武侠小说中对于武功和打斗的描写在他之前就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如果不另辟新路而总是重复模仿前人,无异于捡别人吃剩的馒头,就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读者也会慢慢厌倦。

因此他匠心独运,费劲心血,开创了一种“古龙体”的武功和斗。

“小李飞刀”李寻欢的飞刀,简直惊天地泣鬼神。

有时对手根本就不知道它到底在哪儿,等到看见它时,它已经插入了你的咽喉,一刀致命。

不描写李寻欢怎么出手,也不描写敌手怎样躲避,一句话“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已让读者想象无穷了。

还有楚留香的机智的反应,敏捷的身手,出神入化的轻功,更是让人遐想联翩。

古龙这样形容楚留香: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他安静时玉树临风,他动手时翩翩潇洒,让读者感觉到这不是在写打斗而简直是在写艺术。

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天下无双,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优美诗句来。

确实如此,陆小凤“灵犀一指”就是因为几乎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无论什么兵器、不管什么招式凶险而至,只要陆小凤一出手指便能在轻描淡写中化险为夷。

更为可贵的是,古龙非常注重营造气氛。

三流作家写道具,二流作家写人的动作,一流作家写人的风神和气质。

古龙无疑属于一流武侠作家。

他写打斗时,首先把气氛营造得十分紧张,使它符合当时人物的心态和故事的发展,等到气氛紧张到非动手不可时,已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

这样写也可以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始终怀着一颗激情澎湃的心。

最为值得称赞的是,古龙对人物精神气质的刻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很多批评家认为这是他真正超越金庸的地方。

特别是在打斗中,还没动手前,就已可感觉到对手的逼人杀气。

“小李飞刀”李寻欢的飞刀,已经和他的宽容和博爱紧紧融和在一起了,不用出手,就已经让人觉得他的伟大和不可战胜了。

这里的飞刀,已经不是单纯的飞刀了,它已经上升到了人格精神的境界了,它已经代表着正义、信心、爱,你说这样的武功和决斗,还能不让人热血沸腾吗?最后谈谈古龙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以及其所达到的思想深度。

“其中武侠小说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因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侠小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感情。

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写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冲突,由情感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

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并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爱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我们为什么要特别着重丑恶的一面?”这是古龙的原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在武侠小说上的创新,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内容上的创新。

因此,他不是为写武侠而写武侠,而是为了写人性,写爱情,写友情、写亲情,写欲望。

也许与古龙饱经风霜的经历和孤僻古怪的性格有关,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显得性格孤僻,行为怪异。

这就是现实的无奈吧。

谁都无法改变。

谁都只能感叹。

李寻欢对林诗音的爱情可谓刻骨铭心、致死不逾,但他却忍痛割爱,把最爱让给好朋友龙啸云,你不能说他不爱林诗音,也不能说他不尊重林诗音,看完《多情剑客无情剑》,你便知道他忍受了多么大的委屈和痛苦,表现了多么大的宽容与博爱,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敌人,当你了解这些后,你便不会责怪他在感情上的软弱与优柔寡断了。

《天涯.明月.刀》和《边城浪子》中的付红雪,更是一个让人觉得人生无奈无常的人物。

他是武功出神入化的刀客,但却是个瘸子,而且患有羊颠疯。

不发病时,他可以挥洒自如、无坚不摧,让人感到人的力量之伟大;可一发病,他却口吐白沫,在泥水里打滚,像一条受伤的野狗那样辗转哀号,让人觉得无限悲哀。

古龙这样写大概隐喻了人性的某些缺点吧,当它们隐藏时,你会认为人是最优雅最高贵的动物,当它们暴露时,你就会觉得它是那么丑陋令人万分失望了。

更为可悲的是,付红雪凭着他惊人的顽强意志和刻骨入髓的报仇信念,最终报了仇(虽然他没有亲手杀了仇人,但仇人受到叶开感化而自尽),却发现原来他不过是个局外人,一切都与他无关,白天羽不是他的父亲(叶开才是白的亲生儿子),马空群也不是他的仇人,他只是一个从路上捡来的弃婴,他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