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莱州市焦家金矿普查报告1

山东省莱州市焦家金矿普查报告1

焦家金矿普查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地质四班教师:日期:2013/05/28目录1 绪论 (4)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4)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4)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 (5)1.4 以往工作评述 (5)1.5 本次工作情况 (5)2 区域地质 (6)2.1区域地层分布 (6)2.2.断裂 (7)2.3.岩浆岩 (8)2.4.区域地球物理和化学特征 (8)3 矿区(床)地质 (9)4 矿体(层)地质 (10)4.1 矿体(层)特征 (10)4.2 矿石质量 (10)4.3 矿石类型和品级 (10)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11)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11)4.6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 (12)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2)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12)5.2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12)5.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14)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4)6.1 水文地质 (14)6.2 工程地质 (14)6.3 环境地质 (14)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4)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14)7.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15)7.3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15)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5)7.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5)7.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5)8 资源/储量估算 (15)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15)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16)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16)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17)8.5 资源/储量的分类 (17)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7)8.7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17)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18)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18)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18)10 结论 (18)10.1 工作程度及主要成果 (19)10.2 找矿前景 (19)10.3 今后工作建议 (20)11 附图表 (21)1 绪论1.1 勘查目的和任务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在预查阶段提出的焦家矿化区,开展面上的普查工作、已发现主要矿体的稀疏工程控制、主要物化探异常及推断的含矿部位的工程验证,对工作区的地质特征、含矿性和矿体做出评价,提出是否进一步详查的建议和依据。

此次普查的任务是综合分析、系统研究工作区内已有各种资料基础上,进行地质填图,露头检查,大致查明地质、构造概况。

圈出矿化地段;对主要矿化地段采用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揭露,大致控制矿点或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大致查明矿石质量和加工利用可能性,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3和334)。

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本次勘查的工作区主要位于胶东半岛西北区,属于我国山东省威海、莱州、招远市、龙口、蓬莱等都在这个范围里。

北、西方向都临渤海,东临黄海,因而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在公路方面国道G18,G15、G204、206都经过这一片区域,另外还有众多省道也是该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如省道S209、S304、S211、S302等。

烟台、招远等市都有机场,联系这全国各地,航线较多。

总的来说,次区域的交通十分便利,各种交通路线互相交错成网,便于实地勘查。

地理位置位于重要的胶东金矿区域,有很好的矿产资源勘查背景,这对与勘查起来有很多方便。

图1 交通位置图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概述本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交通位置见图1-1 。

区域内气候良好,四季分明,由于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温变幅较小,年平均降水量约 600~700mm。

在温度方面,半岛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沿海高于内陆,其中包括威海、烟台、莱州、平度、蓬莱、龙青岛、日照,年平均气温12.0 -12.6 ℃。

其降水量在东部地区较多,西部莱州龙口、招远、蓬莱降水量较小,约676mm。

日照,从半岛东部沿海向西北丘陵地呈递减状态,西北的龙口、蓬莱等地多达2834.43小时。

半岛上丘陵起伏,拔多在500m 以下,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最高峰崂山海拔 1130m 。

农作物可一两熟,主产冬小麦、大豆、玉米等。

海岸线曲折,多深水港湾,如青岛等。

1.4 以往工作评述焦家金矿勘查历时较长,多家地勘单位均在此做了大量地质工作,自1967年矿场的发现到1996年,先后提交了勘查储量报告六分。

其中1996年底由山东省地勘六院和焦家金矿共同提交的《山东省焦家金矿床地质勘探--生产勘探总结报告》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焦家金矿床的矿体特征、成矿条件,圈定了-500M标高以上的矿体,查明了其形态、产状及空间位置,详细研究了矿石质量和水、工、环等开采技术条件。

准确计算了矿床累计探明储量B+C+D级金属量84831KG,截至1996年底保有B+C+D级金矿量40773KG。

1997年九月有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山东焦家金矿和山东省冶金地质勘查局二队提交了《山东省焦家金矿深部资源和隐伏矿床的构造物化探预测及构造物理化学研究》,通过构造变形研祥形迹填图,构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深部矿体结构实测分析,结合地质编录,经综合分析,圈出5个成矿远景区,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1.5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普查实习主要以胶东半岛莱州焦家金矿场的一些资料为基本实习条件。

需要完成各种有关勘查的图件和报告分析,主要完成的工作量有:(1)区域成矿预测:根据所给的物理化学资料、重力布格异常,韧性变形带及断裂分布等相关信息,分析成矿的可能性,圈定出具有工作价值的成矿远景区,为进一步对该地区进行勘查提供必要的矿床信息和工作安排。

(2)勘查的设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所圈定的成矿有利区焦家金矿床进行勘查设计。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地形地貌以及勘查目标等因素分析,进行矿床勘查设计;初步掌握矿产普查设计的基本方法、工作内容及工作量;掌握选择、布置勘查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独立编制勘查工程布置图与工程设计图。

(3)矿产勘查中的取样:针对不同的勘查目标,在不同条件下合理布置采样位置,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与分析手段,掌握探矿工程采样位置确定原则,嫩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与采样目的,选择合理采样规格与采样分析方法。

(4)勘查线剖面图的绘制:通过编制焦家金矿120 勘查线剖面图,了解剖面图类基本内容,不同用途图件的基本要素等,以实际勘查线剖面图编制为例,了解剖面图类基本编制方法,掌握根据矿区实际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5)通过圈定焦家金矿床96号勘查线至128 号勘查线间金矿体,并采用平行断面法估算金的资源/ 储量,进一步了解矿产工业指标的含义、重要意义及其确定原则,掌握特高品位的处理方法;掌握根据相关工业指标合理圈定矿体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特别应掌握断面法估算资源储量的一般原理、程序、方法和具体步骤。

2 区域地质目标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胶北隆起区,西靠沂沭断裂带,南接胶莱拗陷,北邻龙口断陷盆地和渤海拗陷,东接牟平—即墨构造混杂带。

古老的变质基底、变质变形岩系,多期多成因的岩浆活动和以北东向断裂为主的构造格架,构成了本区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

2.1区域地层分布胶东地区地层分布以古元古代荆山群(Pt 1j )) 和粉子山群(Pt 1f )为主,中太古代唐家庄岩群(Ar2t )及新太古代胶东岩群(Ar3j )呈包体状残存于栖霞超单元及玲珑超单元中,第四纪沉积(Q)沿河流及滨海分布。

地层简述如下。

太古宙,包括唐家庄岩群、胶东岩群,其分布大都不连续。

唐家庄岩群系属麻粒岩相变质,胶东岩群属角闪岩相变质。

唐家庄岩群(Art ) 主要分布于莱西、莱阳及栖霞等地,呈零星的包体状残存于新太古界栖霞超单位中,主要岩性为磁铁石英岩、黑云( 角闪) 变粒岩、磁铁紫苏斜长麻粒岩、石榴二辉麻粒岩、斜长角闪岩、磁铁二辉麻粒岩。

属麻粒岩相。

胶东岩群(Ar3j ) 分布于胶北断隆内,呈大小不等的零散包体状、带状发育于栖霞及招远、蓬莱等地,包于新太古代栖霞超单元中,其岩性为一套成层性明显、韵律性清楚的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夹磁铁石英岩组合,总厚114m。

岩性以斜长角闪岩、角闪黑云变粒岩、黑云变粒岩为主,并以间层状出现为特征,为区域主要金矿容矿单元。

元古宙,包括下元古界荆山群、粉子山群、芝罘群和济宁群,中元古界云台岩群和土门群、上元古界蓬莱群。

济宁岩群分布于鲁西南,云台岩群仅分布于东南沿海几个小岛上,土门群见于沂沭断裂及其以西。

胶东地区主要出露荆山群和粉子山群中低级变质岩系,芝罘群和蓬莱群出露面积不大。

古生界,鲁西地区及沂沭断裂带内广泛分布古生界,鲁东地区缺失该套地层。

中生界,鲁东地区侏罗系及白垩系发育中生界,鲁西地区仅聊城发现三叠系。

中生代地层的分布、岩相和厚度明显受断裂控制,广泛分布于断陷盆地中。

新生界,新生界缺失古新统下第三纪,在鲁东黄县盆地、胶莱坳陷西北边缘平度一带有小面积分布,主要为河湖相碎屑岩、山麓洪积相砂砾岩,地层不整合于白垩系或古老地层之上。

上第三系广泛发育,但在鲁东地区仅零星分布。

沂沭断裂带及鲁东地区基性火山岩为主,夹河流相砂砾层,厚度小,仅在100-300m 左右。

第四系分布于平原区、滨海及山区河谷内,以冲积、海积砂砾层为主。

蓬莱等地有碱性玄武岩分布。

从以上区域地层岩性分布特征分析,胶东地区的地层发育特征与其他地区有很大差异:其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较齐全,但缺乏整个古生界,这表明郯庐断裂带东侧的胶东地壳处于长期抬升。

而中新生代地层相对郯庐断裂带以西发育,说明胶东中生代经历了较为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化。

2.2.断裂胶东地区处于华北地台南缘胶北隆起区,西靠沂沭断裂带,南接胶莱拗陷,北邻龙口断陷盆地和渤海拗陷,东接牟平—即墨构造混杂带。

构造轮廓明显受东西向构造控制,从断裂构造分布略图上可以看出,区内主要发育有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构造带,其次为北东向、北东东向构造带;南北向、北西向及复合性构造踪迹明显可见,但不占主导地位。

结合断裂构造分布图与化探图件,可以认为各主要成矿带均对应着胶东金高背景区中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金异常区,其中著名的大型、特大型金矿位于异常的浓集中心地带,小型矿床则与局部异常相对应。

异常带与区域构造带相吻合,说明了胶东地区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①东西向构造区域内东西向构造主要分布在仓上-西由-朱桥一带,马连庄超单元栾家寨单元变基性岩侵入体从三山岛-新城-焦家呈东西向断续出露,玲珑花岗岩沿其两侧发育舌状岩浆侵位,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花岗岩带。

受新华夏系和华夏系构造影响,沿东西向基底断裂带中生代时继承性活动,在仓上、西由和焦家等地,被NNE向和NE向断裂构造截切,形成复合式构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