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届第十周周考题
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细胞全能性
A 蓝藻细胞有有有无
B 洋葱根尖细胞有有有有
C 兔成熟红细胞无无有有
D 蛙受精卵无无有有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3.下图为神经递质合成酶基因复制表达有关过程。
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四个条件
B.若要获得该基因的mRNA,则可以选择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材料
C. 图中①②③过程一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 镰刀型贫血症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吡罗红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
5.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6. 如图所示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叙
述正确()
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①和⑤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结果
B.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①②③④为一组
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
D.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7.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率最快)。
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分别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制成提取液Ⅰ、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如图所示)。
45 ℃水浴保温5 min,然后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都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D.甲、乙都呈砖红色(乙的颜色比甲深),丙呈
蓝色
8.(8分)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________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_具有疏水性和________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________。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________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9.(11分)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
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
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⑴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
________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___保存备用。
⑶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
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
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0分)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甲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________,此时细胞处于图乙中________段,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乙中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3)图丙对应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处于此分裂时期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形成的方式不同。
(4)若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则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 _,分裂后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____ __。
(不考虑基因突变)
11.(15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
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⑴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F
1F
2
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
2
代中。
白鼠共有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
2
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⑵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F
1F
2
实验三丁×纯合黑鼠1黄鼠:1灰鼠F
1
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
1
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
1
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周考题答案
答案:1.D 2.C 3.B 4.C 5.B 6.B 7.D
答案:8.(1)核孔选择(2)磷脂双分子层膜转运蛋白(3)叶绿体和液泡(4)分裂间期核仁(5)③
9.【答案】⑴无机盐和氮源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
⑵细胞分裂素母液
⑶接种环(或接种针)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⑷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
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因为该菌种的培养液中已含有分泌出的蛋白酶,对实验结果会带来干扰。
正确做法是,将上清液先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再做图乙实验。
)
10.(1)4 4 (2)DNA的复制 B~C C~D
(3)C~D 纺锤体 (4)AAaaBBbb 100%
11.【答案】⑴①2 aabb ②3 8/9③黑aaBB和aaBb
⑵①A 显②黄鼠:灰鼠:黑鼠=2:1:1
③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