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要“面子”更要“里子”
近期,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的几年一遇的暴雨天气,让诸多城市产生内涝,出现了“武汉观海”、“北京飞瀑”、“长沙泛舟”等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各地的直接、间接损失都有上亿元。
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外表光鲜亮丽,内在不堪一击等做法的反思。
作为企业,在发展中我们也应思考许多一贯的做法,要“面子”更要“里子”。
“面子”,是企业发展的外在东西,主要指品牌宣传、网点形象、社会认可度等。
国人都有要”面子”的传统,所以将这些工作称之为“形象工程”,电视、报刊、网络上要有声音、图像、文字。
在信息泛滥的当下,适当地开展此类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年,各级邮政企业关于改善网点形象、加强业务宣传等做了很多工作,有效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了业务发展。
但是,有些地方的某些做法却令人不敢苟同。
业务还没开办,效果还没显现,启动仪式、推进会轰轰烈烈,各类媒体大肆报道,业务实际发展得如何,就没人再关心了。
“面子”这东西有时很误事的,做过头了,就很难收场,明知不赚钱,还得硬撑着。
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最终受累得还是基层一线员工。
“里子”,是企业发展中的管理、支撑、效益。
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将主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此。
譬如目前正在开展的流程优化二期工程和投递网优化工程,提高邮政编码和基础地址库质量,提高邮政投递能力和服务质量。
这些工作如同城市的下水道管网建设,短期内不一定就能产生效益,但对于邮政函件、包裹、报刊发行等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做得不好,就会成为发展瓶颈。
“里子”工作,繁杂琐碎,不容易出成绩,不受人待见,很多人都不愿去做。
如此,糊弄一阵子可以,当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支撑等跟不上,就会出问题。
每年元月份,贺卡、报刊的投递质量是投诉集中点,一方面是短期内业务量增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支撑能力的不足。
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反过来会影响到企业的“面子”。
“面子”与里子,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基本点”,里子通畅了,“面子”自能好看。
光面子好看,金玉其外,是不长久的。
企业应将发展考核的指挥棒向管理能力、支撑服务、有效收入等“里子”工程方面倾斜,切切实实强壮自身,方能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