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第一部分)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第一部分)
边界清楚的红 或暗红色斑点; 大小不等,一 般< 125µm
微血管瘤
MA
微血管瘤
(microaneurysm)
FFA
多在静脉早期 出现,逐渐增 多;
染料渗漏明显 /轻微/不渗漏
是毛细血管壁的 局限性囊样膨大
数目的多少及变 化可反映视网膜 病变的轻重、进 展或退行
视网膜内出血 ( intraretinal Haemorrhages)
视网膜内的微血管异常
(intra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IRMA)
毛细血管的不规 则的节段性扩张, 后认为代表视网 膜内的新生血管 形成
其严重程度与 PDR进展的危险 性密切相关
视网膜内的微血管异常(IRMA)
FFA:明显渗漏
视网膜静脉的改变
高血压和肾病可加重DR
二.发病机理
山梨醇通路异常激活 组织蛋白非酶糖基化 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损伤 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微循环障碍 生长因子合成和释放失调
基本病理改变 长期高血糖
HbA1c升高,Hb与 2,3-二磷酸甘油酸结合下降
红细胞携氧下降
氧不易在视网膜释放
视网膜组织缺氧
内皮细胞基底膜增厚,周细胞丢失, 毛细血管闭塞,NVE及NVD
增生型DR
不仅有MA,病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 间
MA+下列各项中任一项
4个象限中任一象限有>20个的视 网膜内出血; >2个象限静脉串珠 样改变;1个以上象限IRMA.此外, 无PDR表现
玻璃体积血 (vitreous haemorrhage)
通常起源于视网膜前的新生血管,由于其位 于视网膜前面因而大多可以遮挡眼底情况
应用B超检查可以排除联合存在的视网膜脱离
大多数玻璃体出血眼,应该进行全视网膜光 凝治疗,但如果出血持续遮挡眼底,则应进 行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
硬性渗出
(hard exudates)
黄白色边界清楚 的蜡样斑点;数 个或成簇状/环 形/融合成大片
位于视网膜外丛 状层;实质是血 浆中的蛋白和脂 类残留在视网膜 内形成
硬性渗出
(hard exudates)
FFA
不遮蔽背景荧光 本身不显影 环形硬渗中央常
常可见渗漏的微 血管瘤及扩张的 毛细血管
位于视网膜深层 的圆形或类圆形 的斑点状小出血
境界不清,面积 较大的出血斑; 也可见到神经纤 维层的火焰状、 线状出血甚至大 片内界膜下出血
视网膜内出血 (intraretinal Haemorrhages)
FFA:遮蔽 荧光
应注意:小 的出血点与 微血管瘤形 态与颜色相 似,在眼底 镜下不易鉴 别
静脉珠样扩大:静 脉管径不均,呈串珠 样
静脉节段样变:表 现为蜡肠串样的外 观
静脉珠样扩大的严 重程度和范围是衡 量PDR进展可能性 的最单一的指标
(二)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新生血管是PDR最重要的标志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NVE) 自视网膜小静脉起源,常常发生于赤道部以后,位 于周边部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边缘
增 IV 殖V 型 VI
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 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有白色“棉绒斑”或并有出血斑 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伴有牵引 性视网膜脱离
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
分级
眼底镜下所见
轻度NPDR
仅有MA
中度NPDR 重度NPDR
其中以视网膜病变最为重要,是导致失明的 最主要的并发症
一.Diabetic Retinopathy,DR
发生率
糖尿病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10%在患 病5-9年左右发生眼底病变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愈轻,发病率越高 遗传因素 糖尿病控制情况:控制好较控制不好者晚 共存的疾病:肥胖、吸烟、高血脂、妊娠、
FFA:新生血管 丛高荧光的进 行性增强、染 料渗漏
视网膜前出血
(preretinal haemorrhage)
位于视网膜和不完全 脱离的玻璃体后界膜 之间,可以形成液平 面,产生一个特征性 的小船样外观或平顶 状外观
虽然出血可以遮挡与 之相伴的新生血管, 但视网膜前出血有力 地提示PDR的存在
常见全身病的眼部表现
北医三院眼科 杨帆
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分期、检查手段、预防与治疗原 则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
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常见全身病,2014年我 国18岁以上人群估测发病率约为11.6%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 角膜感觉减退、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晶 状体屈光度变化、眼球运动神经麻痹、视神 经病变、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 网膜病变等
灰色的视网膜的高 起,从纤维条索的 顶点可见与玻璃体 后表面相连
周边部的牵引性脱 离可以维持相对的 局限,并很少影响 视力。如果累及黄 斑就会发生明显的 中心视力下降
可联合发生孔源性 视网膜脱离
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A.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制订(1984年)
型期
视网膜病变
单I 纯 II 型 III
三.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
指病变局限于 视网膜内
包括:微血管 瘤、出血斑、 硬性渗出、棉 絮斑及血管病 变
微血管瘤 (microaneurysm)
眼底镜下最早 可见的DR表 现
棉绒斑
(cotton-wool spot)
边界不清的灰白色斑;一般1/4-1/3 DD大小; 消退慢可持续数月
病理基础:供养小动脉及其相应的毛细血管闭 锁缺血,导致神经纤维轴浆流阻滞及细胞内水 肿
FFA:毛细血管无灌注的低荧光区 意义
病变活动 同时伴有高血压
棉绒斑
(cotton-wool spot)
FFA检查:视网膜新生血管处荧光素呈局灶状增多, 伴有染料的迅速渗漏
如果不进行光凝治疗,2年内严重视力丧失(定义 为视力≤5/200)的发生率大约为7%。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
视盘新生血管 (NVD)
新生血管起源 于视盘的异常 血管网
严重视网膜缺 血的体征常常 广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