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教学教案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的订立与合同的成立
(一)合同的成立 (二)合同的订立
案
例
1、甲到食堂吃饭,口头点了三份菜, 工 作人员按照要求打好菜交给了甲。
2、放学了,甲在公交车站等车。车至,甲 上车,一言不语,掏出两元硬币投入钱箱后就 找了个位子坐下。
3、甲欲购买乙的房屋。双方经过讨价还价 后,最终签订了书面的协议。
案例
甲、乙两人各开一家酒店,两酒店相邻,生意 都很兴隆。后甲因欲投身其他行业,打算将酒店转 让给丙。丙出价80万元。乙闻知后,担心财力雄厚 的丙接手甲的酒店后,自己会在竞争中落于下风。 于是乙积极与甲磋商,表明自己有决心买下酒店并 出价100万元。甲见乙出价更高,遂终止与丙的磋 商,转而一心一意与乙谈判。乙见丙退出,即对甲 提出自己无意买下该酒店。甲最终以60万元的价格 将酒店转让给了丁。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五、缔约过失责任
(一)概念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
者双方因自己的过失而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应 对信赖合同为有效成立的相对人赔偿基于此项信赖而发生的 损害。
(二)构成要件 1、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
* 先合同义务,是指要约生效之后,合同成立之前,缔约 双方在磋商过程中发生的说明、告知、注意、保密等义务。
2、主观有过错 3、对方受到损失 4、一方过错与对方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
1、时间范围 2、事务范围
①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②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
提供虚假情况; ③ 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④ 要约人擅自撤销要约; ⑤ 未尽保护、照顾等义务而致对方人身、
案例
1、甲欲购买乙的汽车。经协商,甲同意3天后签 订正式的买卖合同,并先交1000元给乙。乙出具 的收条上写明为“收到甲订金1000元”。3天后, 甲了解到乙故意隐瞒了该车证照不齐的情况,故 拒绝签订合同。
2、甲、乙两家企业就彩电购销协议进行洽谈, 其间乙采取了保密措施的市场开发计划被甲得知。 甲遂推迟与乙签约,开始有针对性地吸引乙的潜 在客户,导致乙的市场份额锐减。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四、承诺
(一)概念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二)构成要件 1、主体必须是受要约人 2、方式 (1)原则上以通知的方式做出。 (2)依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者,也可以以行 为做出。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3、承诺期间 (1)在要约确定的期间到达要约人。 (2)未确定期间的,对话方式下应立即做出。 (3)未确定期间的,非对话方式下,合理期间
案例
甲为工厂,乙为百货商场,甲、乙多年商业 往来,互相信任。甲乙约定,“以后凡甲发给 乙的新产品供货函,乙在接到后1周内不回函表 示异议的,视为接受”。其后有一天,甲发给 乙一新电器要约函,乙收到一周后,未有回音。 于是甲直接发货到乙处,乙异议,表示合同未 成立,拒不收货。问:乙的异议有无法律依据? 为何?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三)沉默的效力
仅在两种情形下,沉默才有意思表示的效力:法律明文 规定和当事人事先约定。
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
1、积极的效力
A.试用买卖中,试用期届满,买受人的沉默,视为购买; B.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 C.共同共有人明知个别共有人擅自将共有财产抵押而未表示异议 的,视为同意; D. 继承人,遗产处理前,沉默的,视为接受。 2、消极的效力 A.第三人催告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 绝; B.第三人催告后,无权代理的被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 C. 受遗赠人,知道自己受遗赠后2个月内,沉默的,视为拒绝。
案例
2、某企业老总甲因其妻不孕,与某女乙自愿协 商后,达成借腹生子协议如下:甲支付乙定金2万 元;乙在租期两年内一直居住在甲的别墅里,并 自愿与甲进行性生活,直到为甲生下孩子才能离 开别墅;两年后,如果乙为甲生男孩,可得20万 元报酬,若女孩,则10万元;乙生完孩子,拿到 钱后,甲乙双方之间,以及乙与孩子之间,不存 在任何关系。请问该协议是否有效?理由何在?
(3)不可撤消的三种要约: a.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b. 要约人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消; c.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消,
并作了履行合同准备工作的。
案例
甲于10月1日向乙发出一份要约信函,要购 买乙的某种商品,信函中表示,“你若有意, 比须在10月8日之前答复,过期不候”。10月4 日,要约到达乙处。10月5日,甲发现市场行情 突变,于是当日发出撤销要约的通知,以特快 方式寄出,于10月7日上午到达乙处。问:乙能 否在10月7日下午做出承诺?
财产利益受损; ⑥ 其他。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
3、赔偿范围
① 信赖利益:指当事人相信合同有效成立而
因某种事实的发生该合同不成立或未生效 力而遭到损害的利益,又称为消极利益。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丧失机会
② 固有利益(维持利益) ③ 赔偿限额
信赖利益:履行利益 固有利益
问:甲、乙之间在3月5日之后是否 仍存在租赁合同关系?为什么?
案例
甲乙从未有过商业往来。某一天, 甲发给乙一份供货函,函尾特别声明: “若贵方收到我函后1个月内未予答复, 即视为贵方接受我方价格,我方将按该 价发货。”乙收到后未加理睬。1个月 后,甲见乙没有动静,即发货若干到乙 处,乙拒收,遂生纠纷。问:乙是否有 正当理由拒收?
4、甲逛商场时看中一套衣服,经过还价, 以自己满意的价格买下了衣服,但未签订书面 的协议。
请问:以上几例中,哪个或哪几个案例中, 存在着合同?理由何在?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二、合同的形式
(一)概念
合同的形式,又称合同的方式,是当事人 合意的表现形式。
(二)分类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 3、推定形式
案例
甲于10月1日向乙发出一份要约信函,要购 买乙的某种商品,信函中表示,“事急,请贵 方尽快做好履行准备,我公司极为期待与贵方 的合作”。乙见函后立即着手备货,并于10月6 日基本备齐。10月5日,甲发现市场行情突变, 于是当日发出撤销要约的通知,于10月7日上午 到达乙处。问:乙能否在10月7日下午做出承诺?
受的,该合同成立。Fra bibliotek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三、要约
(一)概念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二)要约的构成要件 1、必须是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2、受拘束的意旨; 3、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和确定; 5、必须是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 约人发出。
案例
1、甲对乙声称:“我正在考虑卖掉家中祖传的一套 红木家具,价格暂定20万元。”
案例
1、甲于夜间10时从机场回家,此时机场公交 车因为客源太少而拒绝载客。无奈,甲决定打出 租车。按里程估算,从机场到甲家刚好在12元起 步价之内。出租车司机表示,除非甲愿意支付50 元,否则拒绝搭载。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在40元 价格上达成一致。然而,在到达目的地后,甲又 反悔,只愿支付起步价。司机则坚持要求对方支 付40元。双方遂起纠纷。请问甲应当支付多少钱? 理由何在?
内到达。 4、内容:应与要约一致
案例
甲建筑工程公司向乙、丙两家水泥厂各发一 函,均称:“急需1000号水泥1000吨,价格300元/ 吨,货到付款。”乙水泥厂收到函后立即传真给 甲:“函收到,即日发出。”丙水泥厂收到函后 未回函,但立刻组织车队运输1000号水泥1000吨, 给甲送去。请问甲与乙、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 为何?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口头形式 书面形式 推定形式
合同书 信件
电报 电传 数据电文 传真 电子邮件 电子数据交换
案例
甲、乙订立一房屋租赁合同,租期5 年,从2002年3月1日起,每月5日付当月 租金。2007年3月1日后,房客甲未搬出, 房东乙亦未催甲搬走,到2007年3月5日, 甲照往常一样交租金,乙照收不误。
请问:以上各例中,是否存在要约?为什么?
案例
顾客甲在逛商场时看到一件衣服,上前询 问售货员乙:“这件衣服多少钱?”乙即问: “你愿意出多少钱买?”甲回答:“400元, 卖不卖?”乙回答:“至少600元,少了不 卖。”
请问:本例中的对话,是否存在要约?为什 么?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三)要约与要约邀请
设上例中甲发给乙水泥厂函后,乙当即回函: “同意发货,款到交货。”甲收到回函后立即汇 去30万元货款至乙的账户。请问乙的回函是什么 性质?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三)承诺迟到、迟延与撤回 (四)承诺生效与合同成立时间
1、承诺生效的时间 2、承诺生效的含义 3、合同成立的时间
1、要约邀请的含义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又称要约引诱。
2、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1)要约是当事人自己主动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 示;而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表达某种意愿的事实行为,其 内容是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约中含有当事人表示愿意承受要约拘束的意 旨,要约人将自己置于一旦对方承诺,合同即告成立的 无可选择的地位;而要约邀请人对于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仍有决定承诺与否的自由。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四)要约的生效
1、生效的时间:
(1)以对话方式做出的要约; (2)以非对话方式做出的要约 案例:甲于3月1日向乙发出一份要约信函,要购 买乙的某种商品,信函于3月5日被寄送到了乙处。 问:该要约何时生效?如果乙恰巧外出办事,3 月7日回来后才发现并见到该信函,则要约何时 生效?
案例
甲公司于6月5日以传真方式向乙公司求购一 台机床,要求“立即回复”。乙公司当日回复 “收到传真”。6月10日,甲公司电话催问,乙公 司表示同意按照甲公司报价出售,要求其于6月15 日来人签订合同书。6月15日,甲公司前往签约, 乙公司要求加价,未获甲公司同意,乙公司遂拒 绝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