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
17
编辑课件
病症特点及识别方法
细菌性病害与植物真菌性病害的主要区别,细菌 病害的病症无霉状物,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 丝、孢子等)。
❖ 细菌病害的病症主要有: 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 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所候潮湿时,从 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 出粘状物——细菌脓。如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条 斑病等的确诊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 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番 茄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 性斑疹病等。
15
编辑课件
萎蔫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 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横切幼嫩维 管束组织,并用力挤压,在切口处有污白色的液体流 出,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14
编辑课件
❖ 1.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 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 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病斑,细 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细菌 病斑初为水溃状,对光半透明,在扩大到一定程度 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 程度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环。如黄瓜细菌性 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细菌进入维管束以后,有的在木质部扩展,例 如番茄青枯病。
有的在韧皮部扩展,如番茄溃疡病。
11
编辑课件
侵染来源及传播途径
(一)侵染来源
1.种苗及无性殖繁材料 如柑桔溃疡病可在桔 苗.桔树上越冬。 2.植物的病残体 桃细菌性穿孔病可在桃残体 上过冬。
3.多年生寄主和其它寄主。 4.土壤 5.昆虫 玉米细菌性萎蔫在玉米跳甲虫上越冬。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 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如水 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 病等。
16
编辑课件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 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 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解 体,腐烂粘滑,流出汁液并有臭味。如白菜细菌性 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 畸型:由癌肿野单胞杆菌的细菌可以引起植物的根、 根颈或侧根以及枝杆上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畸形, 呈瘤肿状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肿 瘤。如菊花根癌病等。
6
编辑课件
侵染及扩展
侵入途径
自然孔口包括 气孔.水孔.例 如西瓜的细菌 性小黑点
伤口包括人为 因素影响.自 然因素造成的 伤口.虫伤, 例如细菌性软 腐
7
编辑课件
一、扩展部位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在薄壁细胞扩展 ❖(1)细菌从气孔侵入引起叶斑
细菌在细胞之间蔓延,然后进入细胞内, 引起的症状是斑点。 ❖例西瓜细菌性叶斑病。
LOGO
植物细菌性病害防 治方法
编辑课件
1
Contents
1
综述
2 细菌的侵入及扩 展
3
实例与防 治
2
编辑课件
综述
❖ 细菌性病害是由于细菌侵染植物引起的一种病害。 最近在几年细菌性病害发生非常普遍,经常发生的 有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叶枯病,原枯病。 茄子上有青枯病,软腐病。辣椒、西红柿的青枯病、 软腐病、髓部坏死症、溃疡病、疮性病害有何区别?
❖ 细菌与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受病植物一般症状 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 而细菌则无。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依据。由细菌引 起的病害种类、受害植物种类及危害程度仅次于真 菌性病害,而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5
编辑课件
❖ 由细菌引起的蔬菜病害,主要有斑点、溃疡、萎蔫、坏死及 腐烂等类型。坏死、腐烂、畸形都是细菌破坏了细胞壁细胞 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多表现为 急性型的坏死斑并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 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多汁的组织上, 组织死亡易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 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缩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 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 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 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如黄瓜细菌性角 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 但霜霉病在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症状与识别
❖一、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 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
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 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 病症和病状。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 现出来的反常现象。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 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8
编辑课件
(2)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腐烂
原理:
细菌在细胞间繁殖,并分泌果胶酶,分解 细胞组织的中胶层和细胞壁的果胶物质,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糖和可 溶性物质外渗,给细菌的进一步繁殖创 造成条件,破坏细胞,使细胞离解,引起腐 烂。
例如十字花科软腐病。
9
编辑课件
(3)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肿瘤
原理:
12
编辑课件
(二)传播途径
1.雨水传播 植物表面或菌脓中的细菌,要经过 雨水和水滴的飞溅才能传播。
2.昆虫 细菌可粘附在昆虫体体表,经昆虫取食 活动进行传播,潜叶蝇可传播柑桔溃疡病。
3.人为传播 人为引种.调种可传播;如马铃茹 环腐病由曰本传入中国东北,再从东北引种而 传播到全国各地。
13
编辑课件
细菌从伤口侵入,进入薄壁细胞,不大量 繁殖,而是产生吲哚乙酸,刺激寄主组织 增生,形式肿瘤。
例如桃树根癌病。
10
编辑课件
2.在维管束组织内扩展
细菌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引起 莠蔫症状。
引起莠蔫的原因:
细菌产生某种酶,侵袭维管束的果胶层和维 管束物质,释放胶状物,堵塞导管,从而影响水 分的运输。
3
编辑课件
❖ 细菌病害主要特点是——非专性寄生菌,与寄主细 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 死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因此导致的症状是组 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少数能引起肿瘤这是分泌激 素所致。初期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或油渍状、半 透明,潮湿条件下有的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 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往往有臭味。这是细菌病 害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