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几种新闻采访方式

常见的几种新闻采访方式

• 是记者职业生涯中的基本功。
应有的几个内涵
• 一、身份与语境的平等 • 二、面对面,如病友间的探问 • 三、灵活应变,交谈中要把握主动性以及
调动采访对象的能力 • 四、有效地控制能力
• 杨武从小学起与这个联防队员是同学,以他的说法, “从小受到欺侮“。小时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总是 欺侮他?他是否反抗过?结果如何?每次发生后,他是 否求助?如果没有,他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求助了,老 师或者家人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有人干预后,对方又如 何对他?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少次?造成他后来每次是 如何面对对方的?
三、隐性采访的原则
(一)控制好隐性采访的频度 (二)动机良好原则 (三)不良动机导致违法
四、隐性采访中的地点
(一)隐性采访中的公开场合 1、公开场合的概念 • 指用于公共活动的物理空间。 • 公共场合是指处在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
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时产生的场合。
• /news/society/201310/010f0de5-613c-4ba2-afb8-
体验采访的要求
• 1、选好体验点,树立正当的采访动机 • 2、作充分的访前准备工作。 • 3、把体验与采访有机地结合起来。 • 4、适时的调整体验时间。 • 5、解决好“身入”和“心入”的关系。
(把握好度)
• /html/201301/09/15105.html
么直观,无法正确判断采访对象的真实意 图 • 4、无法追问、重复、强调,采访对象就可 能泛泛而谈、避重就轻,无法保证采访素 材的有效性
体验式采访
即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 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 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也称亲历式采 访。
一般意义讲,体验式采访是指显性的 采访。
体验是采访的优点(P57) • 1、有助于记者尽快接近采访对象,拉近记
• 打工时,他说对方总是找他喝酒,不喝就要打他,怎 么打?多少次?他是否反抗过?结果如何?是否找过同 乡干预?结果如何?他是否报过警?结果如何?对方的 联防队员身份对他来说有何影响?为什么是这个人在这 个事件中作出这样的选择?当中因果,我们了解多少?
• “你太懦弱”,一个记者登载在报纸上的直接判断, 象刺一样扎在人心里。
镇墟上去买回来做给阿婆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院副院长李希光认 为,记者赢得读者的信任来自作品中细节的 选择和运用。记者坐下来写作时,我们不是 让读者去阅读你的故事,而是让读者观看记 者的所见,让读者感受记者的感觉,闻到记 者闻过的气味,品尝记者吃过的饭菜。要让 记者笔下的细节唤醒埋藏在读者心底的记忆、 故事和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
3、遇到采访对象厌倦采访,甚至谢绝访问 时,应该善于采用心理沟通的方法开通 采访的渠道。寻找共同感兴趣的生活中 的话题,以便吸引采访对象的注意 。
柴静
/chaijingzhuanfangliyang/classpage/vide o/20110926/100054.shtml
体验式采访分类
• 1、专题式的 央视2006年7月3日到17日退 出的大型专题节目《千里走青藏》,体验 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而来 反映新式铁路修建所带来的益处。
• 2、往复式的 往往是对某个行业或某个单 位所进行的一个长期的比较性的体验采访。
• 3、随机式的 无意中获得的体验采访机会 • 4、委派式的
把握和实行三个原则:
1、平等 2、因人而异 3、主动权
1、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采访方式上)
跟不同人打交道要有不同方式,有人前戏很长, 有人单刀直入,要在第一时间判断对方的各种情 况。采访前对对方仔细了解(星座、出身、习惯 等等)
2、见到总统,你就是总统;见到乞丐,你就是乞 丐(姿态上)
要树立自信,有一种平等意识,不苛求别人, 不要求别人,不要指望别人帮你,也不要掺杂利 益动机;找到一个让自己不紧张的办法,一个意 念解脱自己,不要因为对方紧张。
隐性采访
• 暗访 • 秘密采访 • 私访 • 偷拍 • 偷录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
又叫微服采访。记者在不暴露真实 身份和采访目的的情况下,通过偷拍、 偷录、暗访等手段,来获取已发生或正 在发生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二、隐性采访的特点
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 参与程度高 • 事实周详 • 关注面广 • 隐瞒身份 • 隐藏目的 • 隐蔽手段
视觉采访的作用
(一)、获取第一手材料,增强新闻的真实 性
(二)、可以抓取生动的场面,使新闻报道 形象化
(三)、可以激发记者的写作热情,增强责 任感
“桑美”台风报道一线采访手记
书面采访
• 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 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在以下情况下可用书面采访: 1. 采 访 对 象 没 有 时 间 亲 自 接 受 记 者 面 访 , 并征得采访对象同意。一般是对方在某 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官 员、商界领袖、学术权威等
五、 隐性采访中的事件
(一)对违法行为的隐性采访 对违法行为进行隐性采访应强调一个条件,即这种 违法行为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二)对合法行为的隐性采访 以监督和满足公众知情权为目的,对涉及公众
利益或公众兴趣的人或行业进行隐性的采访报道。 如乞丐生活状态、典型事迹、正面人物等
在采访中注重细节,从细节中“放大” 新闻价值。
八旬老人"认养"五保户邻居 细心照料20年
其中一段细节描写
乘车到镇上为阿婆买咸鱼

平时,黎才颜阿婆喜欢看本地电视节目,卢
家香就会坐在电视机前陪着,边聊边看。卢家香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候黎才颜阿婆,扶
阿婆起床,服侍阿婆穿衣穿鞋,然后打水给她洗
脸。之后,卢家香扶着阿婆在院子里走几圈。这
其目的是为了获取非语言行为的资 料。
• 非语言材料的作用: 1)、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 2)、直接代替语言行为 3)、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情感
观察能通过再现场面和情景,使新闻充分视觉化:
人口爆炸中的上海(题) 6月半,交通高峰时期。在争先恐后拥上黄埔江 渡轮时,数十人被挤倒、践踏,甩在后面。超载得 十分危险的渡轮吱吱呀呀地离开码头。当他们抵达 彼岸时,又开始等候,这一回是等公共汽车。待他 们拼命挤进只有立足之地的人群时,车子已经开动, 车门不住地向吊在外边的胳膊和腿猛撞。 这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最拥挤的城市就 这么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反思我采访李阳,我恰恰觉得我添加进 了我的情绪。如果我再往后撤可能会更好, 李阳不至于在有防守的心理下再把自己往 极端里面退。大部分人在觉得自己被社会 攻击的时候,如果他认为自己对,他只有 两种模式:一个是逃避;一个是进攻、防 守。记者如果能够遇见到这个结果,他可 以做出更好地反应。
视觉采访
• 即用眼睛采访,用观察的方法搜集获取新闻 素材,也称为现场观察。
时,莫泽颜也把早餐做好了。黎才颜阿婆早餐最
爱吃饼干,夹心的、奶油的、葱花的她都喜欢,
而且还要喝茶。有时,阿婆食欲好,还会喝上一
碗粥。

阿婆每天三顿饭,卢家香常常变着花样做。
卢家香告诉记者,阿婆想吃什么,他都会立即去
买。前两天,阿婆吃午饭时,突然念叨着说想吃
腌制的咸鱼。卢家香便乘车到10多公里远的中原
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 2、有助于记者在更好地理解采访对象; • 3、有助于记者更深入地了解事实本身; • 4、有助于记者把报道写得生动感人; • 5、有助于记者积累生活经验、工作经验;
体验式采访的缺点
• 1、记者体验时间有限,深入程度有限,从 而影响报道的深度和力度。
• 2、容易因亲身体验,受情感影响而有失新 闻的客观与公正。
美国已故的报刊评论员利布林有一次去访问 一位著名的赛马骑师。此人一向不愿同记者 交谈。许多记者都认为,让这位骑师开口, 比让哑巴说话还难。但是利布林却让这位骑 师滔滔不绝地同他谈了一个小时,而这位记 者在谈话间只插了十几个字。
见到骑师,利布林劈头提出的一个问题是: “您赛马时左蹬皮带比右瞪皮带多放几个眼?” 骑师一听这个问题很内行,就兴高采烈地从马 镫谈起他的驭马术。最后还对利布林说,“我 看得出来,你同骑师们一定混得很熟。”
0393ed79a043.shtml
• /2013-09-21/797369.shtml
2、公开场合的隐性采访 • 公开场合是可以采用隐性采访的形式的。 3、隐性采访和公开采访的同一性目的
(二)隐性采访中的私人场合 1、私人场合的概念 指个人私人活动和私人交往的空间。 2、私人场合的隐性采访
中国人的一天-----------重庆“棒棒军”
如何捕捉细节
首先,深入生活。 其次,细节,要靠记者全神贯注、绞尽 脑汁地去细心捕捉。 再次,作为记者,要扩大材料收集范围, 尽可能多地采访知情者,注意从被采访者仿 佛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中,发现捕捉 到关键的细节。 最后,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要善于营 造一种宽松融洽的氛围,让被采访者没有拘 束,消除紧张,这样,往往可以从“题外话” 中获得报道需要的“点睛”素材。
•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追求的是细致的观察、具 体的描写。读者读了这种新闻作品,有一种 入其境、见其人的感觉。
记者掌握采访的两大技巧:提问、观察
人身上最敏感的器官就是眼睛,18般武器, 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
----------- 新华社前社长穆青
视觉采访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写视觉新闻,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在《学会写视觉新闻》 中说道:“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 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画面,读来有 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 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 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 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这里所引用的是英国记者的一篇视觉新闻的导语,它来自 于记者敏锐的观察与细心的体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