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具造型设计的基本形式法则

家具造型设计的基本形式法则

家具设计
第三章 家具造型设计
一、家具造型概述

使用需求——审美需求 现代家具造型应有良好 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1、造型
造型设计

造型设计------对家具的外观形态、材质 肌理、色彩装饰等造型要素进行综合分 析和研究,并创造性地构成既美观又合 理的家具形象。

2、手法 抽象理性造型(风格简练、秩序严谨、比例优

肩宽
6.靠背高度:

靠背高度一般上沿不宜 高于肩胛骨(相当于第9 胸椎,高约460mm)。


对于专供操作的工作椅, 靠背要低些,一般主要 支持位置在上腰凹部第 2-4腰椎处,高约185250mm。 休息性强的躺椅,靠背 倾角大,靠背高超出肩 高,则颈部需有支撑, 一般不小于660mm。
P40椅,1955
家具类型的不同和本身结构形式特点为产生韵律美感提供了
条件。在满足家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在家具设 计中应有意识的组织它,以创造完美的家具造型。
(2) 韵律
(2) 韵律
均齐与平衡
均齐与平衡的形式法则是动力与重心两者矛盾的统一所产生的形态,均齐与平衡
的形式美,通常是以等形等量或等量不等形的状态,依中轴或依支点出现的形式。均齐 与平衡是家具造型设计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法之一,无论从单件家具的形体处理、前

错觉的凳子,利用不对称 的切割,给人形成凳子的腿 在旋转的错觉
课外:家具造型设计
一、 家具造型设计的一般规律
一、 家具造型设计的一般规律
家具造型设计的基本形式法则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适用于任何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法则。在 艺术造型中从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力求变化与 统一的完美结合,使设计的作品表现的丰富多彩,是家具
奥斯瓦多.伯萨尼(意)
7.靠背形状:

侧面轮廓应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和肌肉负荷。

靠背应有垫腰的凸缘,凸缘的顶点应在的2、4腰 椎骨之间的部位。 垫腰有助于保持腰椎自然曲线,垫腰厚度以5cm左 右为宜。
8.扶手

根据人体尺度,扶手上表面 至座面的垂直距离为200250mm(软椅需注意减去坐时 的座面下沉量)。

变化与统一:
过分强调统一而缺少变化,会使人感到贫乏、单调、单板, 但过分强调变化而缺少统一,又会导致杂乱无章,支离破碎。。 所以,要正确处理好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变化与统一:

在造型设计中统一与变化常常表现在对比与一致、韵律等 方面,它们也是求得统一与变化的手段,具体分述如下:

(1) 对比与一致: 对比与一致是运用造型设中某一因素(例如体量、色彩、
二、造型设计要素
点、线、面、体、色彩、材质、肌理与 装饰等。 1、点 形态构成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1)应用广泛,多用于功能性附件。


柜门、抽屉上的拉手;锁型;软件家具上的包 扣和泡钉;家具局部装饰的小五金件等。
(2)构成 点的排列方式 等距排列 变距排列

2、线 (1)点的任意移动形成的图形 (2)类型 曲直、粗细、直线系、曲线系 (3)表情特征——动静、虚实 直线——果断、肯定 垂直线、水平线
工作椅坐高较高: 400-440mm 休息用椅坐高较低:300380mm


2.坐面倾斜度:坐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休息时,坐姿一般是向后 倾斜,在一定范围内,倾 角越大,休息性越强。 但倾角过大,起坐时不方 便(老年家具)。 一般坐椅3-5°


α

休息椅6-15°
座面前倾还是后倾?

座面后倾:倾角越大,
线条的曲直、材料质感的粗糙与光滑等。不同性质的差异,
如体量的大小与线条的曲直之间,材料质感的粗糙与光滑和 物体形状之间都不存在对比与一致的关系。
大、小对比与一致: 在家具造型设计中常常运用面积大小的对比与一致的手 段达到装饰效果。如 大面与小面、横面与竖面的对比,取得 了变化丰富的效果。
大、小对比与一致:
一般95-110°。
β

4.坐深:坐面前缘到后缘的距离

坐深通常应小于坐姿时大腿的 水平长度,使坐面前缘到小腿 有60mm的间隙,保证小腿活动 自由。


一般坐深:380-420mm
休息用椅坐深应大一些,
软体沙发460-530mm
ANTROPUS沙发
马克.扎奴索(意)1949
5.坐宽:坐面水平宽度
休息性越强。
座面前倾:
–工作椅坐面宜呈水平
状态或略向前倾。 –座面后倾角越大,在 办公桌前工作时,身 体会用力前倾,引起 椎间盘内压力和胸部、 背部肌肉负荷增大。
平衡椅
奥布斯维克(挪威)
3.靠背倾斜度:靠背与水平面的夹角

一般情况下,倾角越大, 休息性越强,但倾角过大 使起坐不方便。

对于工作用椅则应将靠背 倾斜度减少,接近垂直状 态,从而增大活动范围, 提高工作效率。
光影的对比与一致:
凹凸不平的面,在光
线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光影
的变化。在家具造型设计
中常常可以通过对“立面” 起伏变化的处理,求的光
影对比变化,以丰富立面
形象。
变化与统一:
(2) 韵律 有节律的条理与反复是产生图案的基本原则,韵律是这种条 理与反复基本原则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求得变化与统一 的手段之一。

不规则的大块面切割的茶几
利用钢结构和有机玻璃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切面的凳子
鼓凳
5、质感与肌理 (1)质感——材质与情感 (2)肌理——表面纹理(视觉和触觉) 视觉(有光、无光)(细腻、粗糙) (有纹理、无纹理) 触觉(粗细)(凹凸)(软硬)(冷热)

天然木纹的美丽与温暖 金属的坚硬与冰冷 皮革、布艺的柔软 玻璃的晶莹与透明 竹藤的编织纹理
设计中贯穿一切的准则。
家具造型设计的基本形式法则
变化与统一:

所谓变化,即在一件家具的造型上,表现为大与小的 对比,横与竖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材料质感粗与细的 对比,色彩明与暗的对比。通过这些因素的对比变化,使 家具显得生动、活泼、富于生气。 所谓统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各个变化的因素有 机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具体的说就是创造出共性的东西, 如统一的材料,统一的线条,统一的装饰等等,使家具更 富于规律、严谨、整齐安定。

站姿和坐姿时脊柱形状
与直立站姿相比:
–坐姿有利于身体下部的
血液循环
–减少下肢的肌肉疲劳
–有利于保持身体稳定。
骨盆向后方倾转
坐姿之弊——
背下端的骶骨倾转
脊柱由S形(正常形)


椎间盘受很大压力
腰痛等疾病
坐椅功能尺度参数的分析



1.坐高 2.坐面倾斜度 3.靠背倾斜度 4.坐深 5.坐宽 6.靠背高度 7.靠背形状 8.扶手 9.重量的分布
材料质感等)中两种程度不同的差异,取得不同装饰效果的表
现形式。差异程度显著的表现称为对比,差异消失趋向一致的 表现称为一致。
变化与统一:

对比的结果是彼此作用,相互衬托,更加鲜明的突出各
自特点。一致的结果是彼此和谐、相互联系,形成完整一致 的效果。对比与一致是取得变化与统一的重要手段。

对比与一致只存在于同一性质的差异之中,如体量大小、
三、对称与均衡 1、对称 2、均衡

四、模拟与仿生 1、模拟①局部造型②整体造型③结合家 具的功能件

“月光花园”扶手椅
雅则梅田(日)1990
仿生家具设计
仿生果盘
豆子仿生凳子,根据刚刚萌芽 的豆子仿生设计的凳子
五、错觉的运用 1、错觉现象① 线段长短错觉②面积大小 错觉③线条弯曲错觉 2、错觉在家具造型中的运用

(3)家具的色彩设计原则 ①色调的选择应符合室内空间环境 原则:根据空间风格定位 根据室内空间特点 ②家具色彩应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 ③家具的色彩应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家具造型设计的审美法则
一、比例与尺度 二、统一与变化 1、对比与协调 2、韵律与节奏

韩国设计师Samwoong Lee今年设计了一款能在第一眼就吸引 到人们注意力的“章鱼椅”(Octopus chair)。这款夺人眼球 的椅子由蛋形椅身和短小的四条椅腿组成,椅身上嵌满了天 然珍珠母。
立面划分,还是成组家具的造型设计,都离不开均齐与平衡这一形式法则。
均齐与平衡
比例与权衡:
比例是指家具的长、宽、高或某一局部的实际尺寸, 在使用中与人体尺寸形成的比例关系,是以人体的尺寸为 标准。权衡是指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的各局部与局部之 间和家具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家具功能设计
一、 坐卧类家具的功能尺度分析

坐椅的宽度应使臀部得到全 部的支撑并有适当的活动余 地,便于人体坐姿的变换。
一般坐宽不小于380mm。

臀部宽度
有扶手的椅子以扶手内宽来 作为坐宽的尺寸,一般按人 体肩宽尺寸加适当余量。 有扶手椅子坐宽一般不小于 460mm。 单人沙发椅:450-480mm, 全包沙发:500-600mm。
1.坐高:坐面前缘的高度

影响坐姿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 之一; 也是确定靠背高、扶手高和桌 面高等一系列尺度的基准。

LUISA椅 弗兰克.阿尔比尼(意) 1950

舒服的坐姿是大腿近乎水平, 两脚被地面所支持。 椅坐高应略小于小腿膝窝到 地面的垂直距离。

座面高度与压力 分布的关系

适宜的坐高=小腿膝窝高+ 鞋厚(20-40mm)-(10-20mm)
虚实的对比与一致: 家具造型中的虚实,常常是指实板与空洞,运用虚实对比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