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上稿率的答疑
(2012-8-3 12)
注:此回复仅代表刘云编辑个人,不代表编辑部,更不代表报社。
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提出,愿与大家继续讨论。
问题一:自认为某方面工作还较具特色,也曾信心满满,但多数以失望告终。
原因为何?
答:这应该是在通讯员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详细说明以下几点:第一,“自认为某方面工作还比较有特色”,这一点做得不错,投稿,至少要把自认为不错的东西整理成稿件。
同时也提请广大通讯员注意,若稿件自己都觉得意思不大,建议还是不要为了投稿而投稿了,这种情况稿子很难中,你们懂的。
第二,“自认为”,这是个人想法。
有很多通讯员自认为的特色,可能在县里是新闻,在市里是新闻,但是放在全省,再放在全国来看,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中国组织人事报》是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所以要求做法在全国来看至少具有一定先进性,这就需要广大通讯员将“自认为”与“实际是”统一起来。
而统一的一个办法,最简单的是,请大家多关注报纸上相关版面的内容,就算没有时间细读,至少阅读题目和大致内容。
不要再把报纸上早已经发过不少的东西,拿出来说是特色了,呵呵。
问题二:什么样的稿件才能入编辑们的“法眼”?为什么我投了几十甚至上百篇稿件,一篇都没用?
答:版面选稿标准有二,一是做法确实很有新意,而且这个新意有其它地方借鉴的价值,具有可复制性;二是大家都在做的工作,你们确实做得比较扎实、突出。
通俗来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选稿看稿件质量,与来稿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编辑们也很体谅通讯员上稿的压力很大,但是报纸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让大家喜欢,才会有人愿意给投稿。
如果只为照顾大家发稿的意愿,为发稿而发稿,怕这样过不了多久,也便没人投稿了。
所以,一是请大家理解,二是请大家不要灰心,三是请大家不要盲目注重投稿数量关键还是稿件质量,不如用写十篇一般稿件的精力去打造一篇精品稿件来得实在。
问题三:投稿格式,图片新闻说明如何配?
答:各个版面都有自己的投稿邮箱。
关于邮箱是什么,此处不做标注,请大家去报纸上各版
面自行查阅。
如果连邮箱是什么都不知道,肯定是从来没有看过报纸,这样告诉你邮箱,于你而言也不见得有什么用。
了解一个媒体,是给它投稿的基本前提,请大家切记。
相关稿件请直接发送至各版面邮箱即可。
为方便编辑阅读和下载稿件,请大家将稿件全文贴于邮件正文,并将WORD文档上传至附件。
切记,邮件主题用稿件标题,不要只写“投稿”二字,来稿众多,这样后期无法搜索。
(话说这些已经在前面的投稿注意事项写过了,为什么大家还在问?哎。
)
图片说明没有固定文字要求,本着能把图片里的事情,及相关背景说清楚为宜。
一般500字以内即可。
问题四:我们的稿件想用部长的名字发表,能不能最后注明作者系……部长?
答:这是一个比较普遍,也是一个比较要命的问题。
此处详细说一下新闻稿与署名文章的区别。
纯粹讲做法的,是新闻稿。
对各地来稿,新闻稿我们都会以“通讯员”的名义编发。
也就是“通讯员***”,一般不建议此处用部长的名字。
但大家若执意用部长名字,我们也不反对。
作者是谁,尊重来稿意见。
大家想发的,题目下面写着部长的名字,文尾又括号注明作者系***部长,这属于署名文章。
我报现在刊发的署名文章有两种形式,一是理论文章,多刊于第六版的理论版;二是言论类文章,二至五版各新闻版面均有刊发。
若大家想给部长发署名文章,那就考虑写理论文章或言论,不要再拿着新闻稿要求我们给发成部长署名文章了。
这个是新闻基本知识,真的很要命。
回答这个基础问题回答得快崩溃了,哈哈
问题五:一般何时投稿比较合适?是不是找到编辑打开邮箱的时候投稿,这样自己的稿件就在最前面,就更容易上稿?
答:投稿没有固定时间,随时都可以投到各版面邮箱。
半夜也没关系,反正邮件在邮箱里不会跑。
编辑们打开邮箱的时间都不固定,一般手头没急活了,就会去邮箱里看看。
大家与其绞心脑汁想编辑的作息,不如想想稿子怎么写好吧,呵呵。
问题六:一般何时约稿?
答:编辑部约稿的情况是不定期、不定时的。
有的长设性栏目,开栏的时候会在报纸、网站上挂出征稿启事,大家都能看得到。
有时候着急的一些专题策划,则会在QQ群里,或者通过电话跟大家进行约稿。
再有,有些非常具体的题目,可能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一些实力强的通讯员直接点对点进行约稿。
总而言之,约稿是说不准时间的,大家不用专门等,看到了尽量别错过就行了。
问题七:我投到邮箱的稿件能否收到?
答:各版邮箱都设置了自动回复功能,若大家投稿后收到自动回复,则代表稿件发送成功了。
不用每个稿件都打电话编辑部确认。
而且实话实说,可能编辑们也没法一个一个去给你查有没有收到。
每天500来信,这个量真的很大。
问题八:投稿一般多长时间能刊发?如果一段时间都没有音信,是不是就不能用了?我怎么能知道自己的稿件能不能被刊用?
答:报纸一个特色就是它的不确认性,有很多稿件都已上版,但是因为重大时事,或者临时版面调整被撤换的。
所以,对于报纸上的稿件,如果没有见报,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一定能用。
稿件见报后,相关版面编辑会寄送当期样报给作者,请大家放心。
有些时效性很强的稿件,过一段时间没有刊发,一般是不能再用的。
但是一些经验类的稿件,不见得个把月没用将来就不会用了。
有的时候我们要等某个宣传高峰,或者某个统一策划,会把稿件等到一起处理,所以会出现延时现象。
问题九:稿件语言、篇幅有无要求?
答:每个版面都有不同的栏目,大家可以根据刊发的文章,结合自己稿件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准备稿件,提供给某一个栏目,这是最好的。
但是一般来稿长度应长于栏目刊发稿件长度,以便给编辑留下删改的空间。
对于拿不准自己的稿件适合哪个版面的,可以不拘泥于字数,以把稿件内容说清楚为最佳,不要凑字数,也不要为了简约说不明白。
对于语言风格,真实是第一要义,不能为了花哨乱扯词汇,也不能为了新鲜胡编乱造。
身为组工干部,保证真实性大家首先要做到的。
若见报的稿件有明显的造假,怕是作者和编辑都有逃不脱的责任。
请大家体谅编辑,也保护自己,不要为了所谓创新而造假。
语言的基本要求,一句话,在保证真实的基础上,做到优美流畅。
问题十:想多上稿必须要多看报纸吗?
答:补充这第十个问题,缘自于一位不愿意透露的通讯员,听了大家在群里的讨论,以及以上九条答疑后发给我的一段感想。
在此贴给大家:“我觉得想上稿,其实只要就记住4个字就行了,多读、多写,昨天群里很多朋友说他们上稿不易,但说实话,你问问他们读没有读报纸,现在很多人都想不劳而获,都想凭借着偶然的几率发稿子,从不看报纸,也很少写文章,这怎么能行?天道酬勤,上稿的唯一秘诀就是多看报纸,多写作。
”
这位通讯员投稿不是特别多,但是精品非常多。
对报纸的各版面设计,用稿要求非常了解,所以上稿率比较高。
而这些了解,大部分都不是编辑们传授的。
贴在这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问题十一:报纸在选稿用稿方面的一些硬性规定,如地域限制方面?
答:每期报纸内,每个地方的稿件不能出现一篇以上。
同一个版面上,一个省的稿件只能出现一篇,不论长短。
这些都是硬性规定。
另外,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频繁发一个地方的稿件。
而且实话说,也不可能一个地方短期内有很多实效性很强好到不行的稿件,是吧,呵。
以上这些是用稿规定,大家看一下心里就有数了。
也就很多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等来稿大省的同志,就知道了,省内的竞争其实也还是蛮激烈的,呵呵。
问题十二:目前投稿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共性问题
答:一是来稿是全然不提时间,时效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要素,您稿件中的做法,是最近一个月开始做的,最近一年,还是最近十年?总要给个说法吧。
二是全面综合稿件很难采用。
八项工程、四驾马车、六措并举一类字眼,在题目里看到时,就已经对这个稿件失去了一半信心了。
您把中央、省的要求复述一遍,主语改成你们市县,我为嘛要发你们的稿子?全国各地改成哪不行?稿子,要的是新闻点!寻找新闻点,也是通讯员们迫切需要加强的一项技能。
PS:大家还有什么其它问题?可在评论处留言,我会继续答复大家。
此文将会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