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读书报告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主席1956年4月25日发表,刊登于《人民日报》的文章,它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在1956年初,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

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有3年多的实践经验。

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

于是,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结合自身国情,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

十大关系包括了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是非关系问题;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

就现在看来,当时毛主席的观点基本可谓是十分正确的。

就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而言,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只有拥有独立的工业体系,才能不受制于人。

50年代末中俄关系的恶化,就体现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有自己的高科技体系和工业体系。

农业和轻工业的作用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于维护币值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又有利于重工业的交流
与发展。

对于农业的发展,毛泽东重视高科技的作用,如袁隆平的两系杂交稻,引进美国高产化肥技术等,重视人民的作用。

但是,错误地开展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违背了毛主席对这一问题的初衷。

至于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的地区要利用好原有的工业基础,同时出于战争布局的考虑,要平衡工业分布,新建的工厂要大部分放在内地。

就这一观点来看,它确实符合中国地理特征,在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迅速发展也进一步证明其正确性。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一方面,毛泽东重视经济建设,降低军费,裁军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因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重要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需要的良好的国际环境的保证。

同时毛泽东尤其重视核技术的发展,重视高精尖国防工业的发展。

此外,军工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民用技术的发展。

而在中外关系上,毛泽东的见解也的确十分的正确,他正确的认识到了我们要学习外国,不能依赖外国,但是最终因为急于求成导致了大跃进的悲剧。

尽管《论十大关系》观点都是比较正确的,但仍有自身不足的地方。

在革命与反革命、是非问题中毛泽东提出的一些说法,是没有考虑到民主与法制的。

在“革命与反革命”中就有这样一句话。

“但是,要不要立条法律,讲机关里的反革命一个不杀呢?这是我们的内部政策,不用宣布,实际上尽量做到就是了。

”就现在观点来说这就是不足之处。

当然,我们是有着历史经验的人,在文革之后我们才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民主法治的重要性,在当下
反腐中,我们更是认识到缺少民主法治的国家是很危险的。

这一点在毛泽东时期是很难全面认识到的,所以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也是我们学习毛概的意义,伟人的观点必有其合理性,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将它用来服务当下。

同样,前人的观点又是有时代局限性的,我们不能一味生搬硬套地照用,否则这就是犯了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因为《论十大关系》从理论方面来说应该可以说十分正确,但是实际上1956年以后中国建设却在经历着极大的挫折与考验。

不难发现,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是《论十大关系》中或多或少被提及的到的问题,但是我们仍然犯了这样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并没有真正按照《论十大关系》所说的来做,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这也是目前国家发展的难题。

所以就我们学生而言,无论是学习毛概,还是其他的这类书和文章,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