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一次作业(第十周小课交,用学院统一的作业封面,题目可以打印,答题内容必需手写。
)一、 单项选择题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B )。
A 、数据在物理上是分布的B 、在根本上杜绝了数据的冗余C 、所有数据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D 、节点上分布的数据相对独立2、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 、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集合B 、数据库是一个关系C 、数据库是一个DBF 文件D 、数据库是一组文件3、商品和顾客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一般是( D )。
A 、一对一B 、一对多C 、多对一D 、多对多4、模式和内模式( A )。
A 、只能各有一个B 、最多只能有一个C 、至少两个D 、可以有多个5、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A )。
A 、关系模型B 、网状模型C 、层次模型D 、以上三个都是6、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语言中,负责数据的查询、及增、删、改等操作的是( D )。
A 、数据定义语言B 、数据控制语言C 、数据转换语言D 、数据操纵语言7、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B )。
A 、数据B 、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C 、信息D 、数据模型的定义8系和学生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一般是( B )。
A 、一对一B 、一对多C 、多对一D 、多对多9、同一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 B )。
A 、可以完全相同B 、不能完全相同C 、必须完全相同D 、以上都不对10、设有如下关系表: 则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D )。
A 、T=R ∩SB 、T=R ×SC 、T=R/SD 、R=T-S11、在SQL的SELECT语句中,能实现投影操作的是( B )。
A、FROMB、SELECTC、GROUP BYD、WHERE12、设有一个关系模式: S(SNo,SN,Sex,Age),其中SNo,SN,Sex,Age分别表示: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要检索“年龄大于20岁学生的姓名”的关系代数式是(B)。
A. σSN(∏Age>20(S))B.∏SN(σAge>20(S))C. ∏SN(∏Age>20(S))D. σSN(σAge>20(S))13、SQL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于一体,语句ALTER TABLE 实现下列哪类功能(A)。
A、数据定义B、数据查询C、数据操纵D、数据控制14、外模式(D)。
A、只能各有一个B、最多只能有一个C、至少两个D、可以有多个15、下列SQL语句中,( C )不是数据操纵语句。
A、DELETEB、INSERTC、CREATED、UPDATE16、假定学生关系是S(SNo,SN,Sex,Age),课程关系是C(CNo,CN,CT),学生选课关系是SC(SNo,CNo,Score)。
要查找选修“数据结构”课程的“女”学生学号,将涉及到关系(D)。
A、SB、SC,CC、S,SCD、S,SC,C17、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C)。
A、关联、更新、排序B、排序、索引、统计C、选取、投影、连接D、显示、打印、制表18、SQL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B)。
A、AGE IS NULLB、AGE=NULLC、AGE IS NOT NULLD、NOT(AGE IS NULL)19、在SQL中修改数据表结构应使用的命令是(C)。
A、CREATEB、CHANGEC、ALTERD、DELETE20、已知学生、课程和成绩三个关系如下: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班级)、课程(课程名称,学时,性质)、成绩(课程名称,学号,分数)。
若打印学生成绩单,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分数,应该对这些关系进行( D )操作。
A、并B、交C、乘积D、连接21、设有关系R=(A,B,C)。
与SQL语句SELECT DISTINCT A FROM R WHERE B=17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D )。
A、∏A(R)B、σB=17(R)C、σB=17(∏A(R))D、∏A(σB=17(R))22、(B)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5、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三种。
6、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
7、当对两个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运算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属性。
8、实体完整性是指主关系键的值不能为空或部分为空。
9、数据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表的字段值来体现的,这种字段称为连接字段。
10、数据库系统中,实现数据管理功能的核心软件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11、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的独立性。
12、在一个关系中,列必须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域。
13、按照索引记录的存放位置,索引可分为聚集索引与非聚集索引。
二、简答题1、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数据字典用来描述数据库中有关信息的数据目录,包括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数据类型、用户名和用户权限等有关数据库系统信息,起着系统状态目录表的作用,帮助用户、DBA和DBMS本身使用和管理数据库。
2、举例说明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与联系。
答:等值连接中不要求相等属性值的属性名相同,而自然连接要求相等属性值的属性名必须相同,即两关系只有同名属性才能进行白然连接。
等值连接不将重复属性去掉,而自然连接去掉重复属性。
3、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文件系统存在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答: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三个发展阶段。
文件系统存在的根本问题是①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易造成数据不一致。
②数据独立性差。
4、举例说明什么是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答:学生关系中的主关系键“学号”不能为空。
选课关系中的主关系键“学号+课程号”不能部分为空,即“学号”和“课程号”两个属性都不能为空。
在系别关系中的属性“系别”是学生关系的外部关系键。
学生关系中某个学生的“系别”的取值,必须在参照的系别关系中主关系键“系别”的值中能够找到,或者为空。
5、解释模式、内模式、外模式、DDL、DML的含义。
答: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看到并允许使用的那部分局部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
内模式是对数据库存储结构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DDL是数据定义语言, DML是数据操纵语言。
6、完成教材126页简答题5中的所有10个小题。
(1)create table S(S# char(10) primary key,SN varchar(10) not null,AGE INT,DEPT varchar(20))(2)create view vcs as select S. S#, S. SN, SC.C#, T. T# from S,SC,T where S.S#=SC.S# and SC.C#=T.C# and S.dept=’计算机’;(3)select S# from S where dept=’计算机’ and age>20;(4)select T.C#, from C,T where C. C#= T.C# and T.TN like ‘王%’;(5)select S.SN, SC.C#, SC.GR from S,SC where S. S#=SC. S# and S. SN=’张三’;(6) select S.SN, SC.C#, SC.GR from S, SC,T where S. S#=SC. S# and C . C#= T.C# and T.SAL+M>1000;(7)SELECT SN,AVG(gr) FROM S,SC WHERE (S.S#=SC.S#) AND ('C1' not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S#=SC.S#)) GROUP BY SnHAVING COUNT(sc.S#)=2 ORDER BY AVG(gr) DESC(8)select sn,cn from s,sc,c where s.s#=sc.s# and sc.c#=c.c# and s.sn<>'张三' and c.c#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select s# from s wheresn='张三'))(9) insert into SC values(‘S1’,’C3’,null)(10) delete from S where S# not in (select S# from 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