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版临床麻醉学配套课件 6 吸入全身麻醉
第四版临床麻醉学配套课件 6 吸入全身麻醉
一、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
1.气源 分为中心供氧(直接接麻醉机)和高压气瓶( 200bar 经减压阀减压后连接麻醉机)
2.流量计 3.蒸发器 内装液态吸入麻
醉药,配有温度补偿装置 将不同蒸气压和饱合度的 吸入麻醉药蒸发成气态
一、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
4.呼吸囊 呼吸机的贮气部分,可辅助或控制呼吸 5.呼吸管 转运回路中的气体 6.呼吸活瓣 使麻醉机中的气体循一定方向流。分为呼气活
• 吸入麻醉药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 出体外,因此吸入麻醉容易控制,比较安全、有效,是 麻醉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1.可控性
✓ 与血/气分配系数有关 ✓ 麻醉药在血液内溶解度愈
低,其在中枢神经系 统内 的分压愈易控制 ✓ 可控性好的药物:氧化亚 氮(N2O)、异氟烷、恩氟 烷、七氟烷、地氟烷
瓣和吸气活瓣 7.CO2吸收器 内装钠石灰或钡石灰,呼出气通过时CO2被
吸收 2NaOH+H2CO2 →Na2CO3+2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一、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
流量计 蒸发器 呼吸囊 呼吸管 CO2吸收器
二、常用的吸入麻醉方法
(一)开放式
点滴法、冲气法、无重复吸入法 无重复吸入法
• 优点:是设备简单,机械无效腔及呼吸阻力小。能进行辅助和 控制呼吸,可用于婴幼儿
• 缺点:是气道易干燥,污染手术室内空气,不能辅助呼吸,故 目前已不应用
(二)半开放式
呼气有少部分重复吸入,无CO2吸入装置。根据有无活 瓣、贮气囊、螺纹管及新鲜气体的流入位置分为 MaplesonA、B、C、D、E五类
(二)半开放式
临床常用“T”管装置
• 优点:呼吸阻力及无效腔小适用于20kg以下儿童,尤其是新生儿 、婴幼儿
• 可保留自主呼吸,亦可辅助或控制呼吸
(三)半紧闭式
呼气有部分重复吸入,有CO2吸收装置 • 优点:不易产生CO2蓄积;易于调节吸入麻醉药浓度 • 缺点:浪费麻醉药、污染空气、O2流量或浓度不够时 可致缺氧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2.麻醉强度
✓ 与油/气分配系数有关。 ✓ 油/气分配系数愈高,麻醉强度愈大。 ✓ MAC(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即肺泡最小有效浓度
,指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浓度能使50%的患 者对手术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浓度。
谢产物甲烷、丙酮)
(六)吸入麻醉诱导
诱导:慢诱导法、高浓度诱导法
• 适用范围:不宜用静脉麻醉或不易保持静脉开放的小儿 • 注意事项: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三节 吸入麻醉期间的观察与管理
目录
一、麻醉前准备 二、临床麻醉深度监测 三、麻醉期间的观察和管理
一、麻醉前准备
1.麻醉前访视,了解病人全面情况,制定麻醉计划 2.检查麻醉机及麻醉用具 3.核查病人一般情况、全身情况,测量BP、HR、SpO2、呼吸 4.开放静脉通路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麻醉专业用
《临床麻醉学》(第4版) 配套课件
主编 郭曲练/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4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
第6章 吸入全身麻醉
授课人:XX XX
重点难点
• 吸入麻醉药临床评价指标 • 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及吸入麻醉方法 • 吸入麻醉时呼吸道的管理要点 • 吸入麻醉期间的观察与管理
概述
• 概念: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使患者意识消失而不感到周身疼痛,称为吸入全身麻醉, 简称吸入麻醉(inhalation anesthesia)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6.对颅内压及EEG的影响
✓ 安氟醚使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脑耗氧量下降, 3%安氟 醚吸入可进展到爆发性抑制,脑电出现惊厥性棘波。
✓ 异氟醚在低CO2条件下可防止颅内压升高,适合神经外科手术。
第二节 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及吸入麻醉方法
目录
一、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 二、常用的吸入麻醉方法
105 7.25 1.71 1.15 1.68 0.77 0.16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3.对心血管的影响
✓ 心肌抑制 ✓ 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氟烷)
4.对呼吸的影响
✓ 呼吸抑制 ✓ 呼吸道刺激 ✓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5.对运动终板的影响 吸入麻醉药均有肌肉松弛作用,可减少肌松药用量。氟烷 对子宫平滑肌松弛作用强,对剖宫产、刮宫病人可引起 产后出血
(四)循环紧闭式
循环回路,呼出气全部重复吸入,有CO2吸收装置
(五)低流量吸入麻醉
采用循环紧闭式麻醉机
• 新鲜气流量>4L/min为高流量吸入麻醉 • 新鲜气流量<2L/min为低流量吸入麻醉
(五)低流量吸入麻醉
优点
1.CO2排出完全 2.吸入气体湿度正常,易于保持气道湿润,保留体内水份 3.硷石灰产热,有助于保持体温 4.采用低流量气体麻醉,可显著节约麻醉药和O2 5.麻醉深浅易于调节,一般维持1.3MAC 6.可随时了解VT大小及呼吸道阻力变化 7.可减少手术室的空气污染 8.较易发现回路故障。如麻醉中回路脱落,可立即发现贮气囊突然
麻醉前器械准备
二、临床麻醉深度监测
浅麻醉
呼吸
不规则 呛咳 气道加压 时高阻力 (操作时最明显) 喉痉挛
变小,回路内压力降低
(五)低流量吸入麻醉
缺点
1.使用N2O必须监测N2O浓度 2.需有配备低流量流量计、蒸发器、通气装置的麻醉机 3.吸气浓度不易控制,因低流量吸入的新鲜气流被呼气稀释,使吸
入浓度不易控制,故应对回路内麻醉气体浓度进行监测 4.回路内有麻醉气体以外的气体蓄积(N2O、CO、吸入麻醉药的代
吸入麻醉 药浓度
MAC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药名
氧化亚氮 地氟烷 七氟烷 异氟烷 恩氟烷 氟烷 甲氧氟烷
血/气
0.47 0.42 0.62 1.4 1.91 2.3 13.0
分配系数
油/气
脂肪/血
1.4
2.3
18.7
30
53.9
55
94
52
98.5
36
224
62
825
61
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