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持续用法,每小时约需输注肝素11-22 IU/kg 或600-1,000 units(58mg)以维持一定的血凝时间。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0
适用于出血倾向或是有出血症候的病人。
肝素由动脉输入,鱼精蛋白由静脉回输,以中和肝素,保持滤 器中(体外循环)肝素化,而对全身的抗凝作用轻微。可减 少全身出血。但仍存在肝素的过敏反应,另外患有反跳现象。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血液净化科 李X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
血液透析仍然是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最
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慢性肾衰竭发病率的 上升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的数 量逐年上升。
血液透析作为一种体外循环治疗,
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应用抗凝剂。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於60秒为准。如需调整以100 u/h(0.8mg/h)为基准。以ACT监 测则维持正常的1.5倍至2倍左右。 低分子量肝素也可使用于CRRT的治疗。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2
二 低分子抗凝技术
普通肝素的缺点
• 易引起出血并发症 • 相对生物半衰期短 • 可引起骨质疏松:抑制骨形成 • 促进骨吸收。 • 影响脂质代谢 • 干扰血小板功能
低分子肝素优点
• 不易引起出血并发症 • 相对生物半衰期长 • 引起骨质疏松的副作用较小 • 具有良性降脂作用 • 细胞保护作用 • 对血小板影响小
欧洲肾脏协会-欧洲血透和移植协会指南明确指出:“LMWH安全性良好;疗效可靠; 使用方便;比普通肝素更适宜血透”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3
透析中输入 脂肪制剂
透析中输入血制品
低血容量
透析通路 再循环
高血细胞比容
高超滤率
使用动静脉壶 (气泡形成, 血液震荡)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5
历史沿革
目标
血液透析中常用的抗凝技术 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
血液透析抗凝的护理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6
没有合适的抗凝方法
早期血液透析进展的一大障碍
标准肝素为分段肝素(UFH),是一组糖蛋白混合物,平均分子量是12kD。半 衰期 30min-2小时,平均50min,个体差异大。
体内过程:
1、给药途径:静脉给药 2、血浆蛋白结合率:80% 3、分布容积:0.05 – 0.07L/kg 4、代谢:肝脏,经肝素酶分解 5、排泄:肾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
提高生物相容性,保证血液透析的有效进行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3
体外循环与凝血
体外循环装置(穿刺针、静脉内插管、 导管、透析膜等)表面有不同的致凝血性
血浆蛋白附着
血小板黏附、聚集
产生血栓素A2, 激活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4
体外循环促进凝血的因素
法安明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4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5
严重心衰 严重水钠储留 严重肺水肿 需大超滤量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
禁忌症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6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7
血液保存液
通过经动脉管路输注枸橼酸钠时可用输液泵调整和控制输 液速度。 局部枸橼酸抗凝时可选用无钙透析液或普通透析液
8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 课件
历史沿革
目标
血液透析中常用的抗凝技术 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
血液透析抗凝的护理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9
透析中常用的抗凝技术
普通肝素 抗凝法
无肝素透析法
分类
低分子肝素 抗凝法
其他肝素 抗凝法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0
一.普通肝素抗凝法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8
历史沿革
目标
血液透析中常用的抗凝技术 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
血液透析抗凝的护理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9
患者的凝血状态
●正常的凝血机制可由血管因素,凝血因素和血小板因素三大部分组成, 三者之一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凝血系统变化
●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下降,凝血因子减少,贫血导致的血液粘滞度下降 是尿毒症患者凝血功能不良的原因,另外还有某些疾病可导致的血管 条件不良
局部肝素化法比起低量肝素化法并无较多优点,故目前几乎 已经不被使用。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21
Heparin: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肝素:首剂2000-4000u(16-32mg)后﹐持续给予10 u/kg/h或5001000 u/h(4-8mg/h)。
通常病患之间剂量差异可能相当大﹐而需因人而异。 通常每4-6小时监测一次APTT或ACT即可。 测血凝时间以动脉端(肝素pump前)及静脉端(透析器后)一并抽取。 以APTT为例﹐肝素使动脉端维持延长小于45秒﹐静脉端维持延长大
天然水蛭素是早期血液透析主流的抗凝方法,但因其 严重而多发的不良反应阻止了它进一步的应用
1918年人类发现了肝素,但当时制剂的不纯,影响了 临床的使用。
7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 课件
直到30年代肝素得到较好的纯化,才较多的应用于临床,直至 现在已成为最常用的抗凝剂。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血液净化的抗凝技术在各个方面(抗凝剂 的种类,制剂,使用方法等)都取得了更大的完善
11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2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3
肝素的半衰期在个体间差异很大,且随使用剂量增 大而延长,应制定个体化的使用方案,并在血液净化过程 中密切监测。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4
普通肝素常用抗凝方法
➢ 持续肝素化 ➢ 间歇肝素化 ➢ 小剂量肝素化 ➢ 局部肝素化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5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6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7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8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19
适用于有出血倾向或是近期开刀、胃肠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 血以及心包膜炎等。
肝素的体内首剂量是10-25IU/Kg,约为750-1,000 units(6-8mg), 并在给首剂前及给首剂后半小时测试血凝时间一次。理想血凝时 间约为病人的原来血凝时间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