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摘要】情感教育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好的情感教育,对教育教学工作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从“师生合作交流情感教育开展的基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用与方法,值得教学一线教师借鉴。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渗透; 情感交流; 教育渗透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它直接于人的意志过程和认知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态度的真实体验,是人们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助推剂。

记得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就是说,好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满意、愉快、高兴、欢乐,相反,就会感到郁闷、痛苦、愤懑和憎恨。

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好好把握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1师生合作交流是情感教育开展的基础
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也受情感因素的制约。

因为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其微妙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令人叹为观止。

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又是师生情感交流沟通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交流渠道,更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那么,怎样去做呢?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马明曾说过:“不了解学生的教学,本质上不是真正的教学。

”要做到这一点,作为教师就必须了解你所教的学生。

首先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潜能特征等诸方面出发,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发光点”,帮助其树立好学习信心。

其次,要主动地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学生打成一片。

三是通过心理交往去影响学生,铺垫好师生合作教学的情感基础,减轻学生学习心理压力,用“情”与“理”去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

这样,我们的教学措施才有针对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信心和持久动力。

2情感教育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它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学习,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已得到了充分证明。

因为良好的情感注入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可推动学生发奋努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

反之,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一线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还应注重他们学习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的表现,研究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等方面的情感因素的发展。

如好多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科现象非常厉害,有的爱好语文,有的爱好数学,还有的喜欢文体艺术等。

面对此类现象,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灵活把握契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情感注入的影子,如:“你的智力很好,有学好数学的天赋将来一定有所成就”,“你提出的问题很好,很有见地”,“你的语言很精彩、精辟,一定能写出好的作文”等,激起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活力。

3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轻松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读书是为了国家,可也是为了自己,然而在一部分学生的心目中,他们的学习就是为了老师和父母。

正因为如此,所以各位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都注重通过情感教育去激励学生,唤醒学生,感化学生,鼓舞学生,什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然后把情感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之中去,形成一股巨大地积极向上地学习动力。

此时的学生,只要他明确任务,学习干劲十足,这时的教师不用去多说,他都会自觉的按时、按质按量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教师,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情理结合,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之“情”,注入自己全部的无声之“爱”,将情感教育发挥到极致,何愁你所教的学科会考不好呢?
4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方法
4.1“爱”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前提。

常言道: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就是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他不可能爱岗敬业,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可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夏老先生至情至理的名言,揭示了情感和爱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

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从这句明晰透彻的话语中,让我明确了“教育”与“爱”的关系,因为“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前提。

所以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高度的信任和尊重学生,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然后再辅以严格要求学生,要学生坚定不移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引导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就一定能激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形成和谐愉快地良好心境,唤起他们刻苦、顽强地学习精神。

4.2教师通过自身活动注入情感内涵的教育。

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有工作热情,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情感和激情,才会把教学工作当成是一种享受,才会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去工作,无微不至去关爱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就是说就,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业务精湛,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我们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学习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料,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每年做读书笔记两万多字,写心得体会二十余篇,言传身教,用自己致力于学习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

我曾经看过几个学生的学习日记,他们都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喜欢钟老师的课,更喜欢钟老师的人,因为我成绩的取得与老师自身情感渗透的教育分不开。


4.3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渗透情感的效应。

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教与学是一个双向活动行为,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和认知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成为整个活动的创造者与探索者。

因此,老师应充分地认识到这个主体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情景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形象动态情景和问题质疑情景等,让他们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好知识,学会做人,无拘无束的健康成长。

如我们在学习《体验不定现象》和《频率与概率》的章节中,为了使知识与实际生活更贴近联系,我们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集市上经常看到的《转盘游戏》、《掷子游戏》、《摸
球游戏》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明确答案的不确定性后,再去看课本感知知识,最后听老师讲解学习内容,其效果就一目了然了。

像这样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我们就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本来抽象的知识变的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作用巨大效果显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