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一直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与技能操作,加之情感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预
测性,情感教育经常停留于表面和形式,甚至被忽视。但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它
们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情感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情感的渗透,抑或
课外情感的拓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技能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情感 渗透
【正文】
长期以来,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一直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与技能操作,加之情感本身
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情感教育经常停留于表面和形式,甚至被忽视。其实在教育教育部
公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领导纲领》中,指明:信息技术课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
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
本技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真正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
应当经常思考与实践的。情感教育是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重要手
段。一堂理想的信息技术课应该能使学生情绪高涨,生动活泼,其中起主导作用就是学生的
情感。注重情感教育是一种最有效的课堂艺术手段,情感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
我结合本人实际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情感教学。
一、 寄情于课,从教材里面发掘其中渗透的情感。
旧教材里面比较关注学生的知识点与技能操作,而对于情感的目标涉及不多。新教材在
情感这点上做了大量改进,增加了对情感的教育,基本上每节课都有一个情感目标。无论是
爱国主义教育,还是传统文化教育,包括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感教育,均有涉及。在有
大量的情感教育目标的教材面前,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情感,只注重技能的教学注
定信息技术课堂的失败。教师非但不能忽视里面的情感教育,而且单纯的照本宣科也不可取,
更要在其中挖掘情感,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去提炼,这也是每节课的精华所在。
例如《安全小博士》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表面看就是一些知识点的介绍,但其实深究一下,完全可以趁本节课对学生进行计算机道德
教育。让学生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常见的病毒,各有什么危害,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以及如何预防、检测和消除这些病毒。进一步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
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
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以这个感情主线去设计课堂,就会让本节课有个感情主题,所
有话题都可围绕主线,从而让课堂内容充实不空洞,学生接受起来也不觉本课时理论的枯燥。
再如《各种各样的标志》一课,如果单纯注重技能教学的话,学生只是学到如何上网保
存图片并分类保存,远远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课题既为各种各样的标志,那本课最重要的
是让学生通过这节课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特别的消防标志、交通标志,可以说与学生
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当注重这一点,技能这时候反而是辅助,作
为一种工具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去认识标志,学会看交通标志或者消防标志等,然后把学到
的知识融入生活。在设计教材的时候考虑情感因素,对于课堂的展开,以及学生积极性的调
动,学习内容的深入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寓情于学,在充满情感气氛的课堂中进行教学。
课堂中如果仅仅只有知识点的教学就会让课堂流于形式,或者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当
人处于良好的情感状态时,思维井然有序,积极活跃,利于认知活动的进行;当处于不安的
状态时,思维杂乱无章,机械呆板,妨碍认知活动的进行。可见,学生的情感意志是教学和
学习成功的内驱力。因此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
机,促进认知朝着良性方向进行。而在课堂中渗入情感,给课堂设置一个情感主题,让学生
被这个情感线牵引,甚至激发共鸣的时候,学生便会乐于参与其中,有学习的热情。同样在
课堂中渗入的情感也不应该是生硬的,教师应该跟随课本中蕴含的情感,将情感的氛围自然
地带入课堂,然后感染每个学生。
在《图文并茂赞西湖》一课,其实看到标题我们就很容易看出这节课包含的情感是对美
丽家园的赞赏,知识点是文档中图片的插入。假如只是教学这篇文章讲什么,我们有哪些图
片,该如何插入,学生只会被动地去接受话题,他们也只会机械地去插入图片,从而忽视图
文并茂的文章带来的美感。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完全可以替换内容,把文章改为家乡的知
名景点,并配以美文。学生觉得内容贴近生活,有兴趣去细细品味,教师也不必着急讲解知
识,跟学生共同欣赏美文,去触摸文章作者的灵魂,然后与学生一起感受美景,文章所涉及
的美景的图片,是否如同文章描述中的那样精彩。这样课堂的气氛就出来了,有美景共赏,
有美文同品,其乐也融融。当课堂气氛浓厚了,学生注意力自然会集中,会去探索如何让文
章变得更美,进一步去尝试图片的插入。插入的时候也会去考虑图片够不够漂亮,能不能为
文章增色添彩,课堂的每一步下来都是水到渠成。
《丰富多彩的节日》也是富含情感的一课。知识点是网络搜索,编者也是想通过搜索与
保存网页让学生更了解中国的文化与传统。这节课中,如果没有让中国传统节日这个主题渗
透课堂的话,课堂的衔接将会非常生硬,如果没有加入学生的热烈讨论,这节课会无话可讲,
要想同学积极参与,必须用情感点去刺激,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也就是说的学习氛
围。感同身受的学生有热情去学习,收到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情感融入课堂,让学生对
中国的传统节日产生兴趣,以兴趣带领学生去搜索相关话题,而后展开讨论。如果学生能从
本节课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并有把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决心,这节课才能
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三、 以情育人,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拓展情感领域。
教育如果忽视了人的情感,那就等于放弃了最重要,最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力量在人的
动机系统中可以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力。同时,情感还能从深层次,内在地影响人的爱好,趣
味,鉴赏力等,进而逐渐影响到人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教育对人身心的成长,人生观的树
立,行为举止的规范等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情感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情感
教育过程同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受过良好情感教育的人才能有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在有些课时中,情感无法再课堂中体现,但却能在课外活动中体现。作为课堂的延续,
信息技术课堂活动有课堂无法替代的优势,而且在其中渗入情感,学生能身临其境。这种情
感有感而发,而且能无限拓展。
例如《精彩照片剪辑》一节,知识点是照片的剪辑。要创作先要素材,素材从哪里来。
教师准备或者网上下载的,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没有一种情感的认同感,
总感觉这不是我的作品,无法投入感情。一旦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去采集素材,势必截然
不同。同样,摄影也可以作为一项技能点,在拓展情感的同时还能多掌握技能,可谓多多益
善。
在三维教学目标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里,三维
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我们会更注重知识
技能的教学,而忽略情感,但我们必须明白,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
是情感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情感的渗透,抑或课外情感的拓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技能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情感渗透,应从学科特点及教材实际出发,将情感教学付诸于知
识的讲授和学生的操作训练之中。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并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
用,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时拓展信息技术情感教育的领域,切实注重学生
的情感体验,努力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学与育人的最大限度地双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