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_秦佑国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_秦佑国
生态建筑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秦源自国林波荣朱颖心1 概述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 乡建设速度空前、规模空前, “全世界的塔 吊都集中在中国” 就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但 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 资源问题。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 同时, 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减 少污染, 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是城乡建设 和建筑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将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 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今后城乡建设 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贯彻执行可持 续发展基本国策的重要方面。 在科技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 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的支持下,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联合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建科院、 深圳建科院等单位开展了“绿色建筑规划 设计导则及评估体系”课题的研究(课题编 号 2004BA809B01),本文即为课题研究主 要内容的总结。课题首先对国内外绿色建 筑评估体系对比研究, 并分析我国北京、 上 海、 深圳三个大城市绿色建筑的现状, 以及 我国绿色乡土建筑的发展情况,从而结合 国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和我国国情,确立 了指导研究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方法、Q - L 体系、权 重体系、评估体系适应性等方面开展了专 题研究。 2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比及我国绿 色建筑现状调研 围绕规范和推广绿色建筑,近年来许 多国家制定和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 与评估体系,包括:美国的 LEED 绿色建筑 评估体系,英国的 B R E E A M ,日本的 C A S B E E ,十五个国家在加拿大制定的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相继推出绿色建筑
[1] 评估体系。 目前这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多
摘要 / 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在比较研究国外绿色 建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建筑发展现状,提出 分阶段和 Q-L 二维评价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综合采用 AHP方法及Delphi专家咨询法, 对绿色建筑评估的指标 体系、权重体系及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 了能源、建材和水等各专项的技术专题研究;开发了配 套的绿色建筑评估软件和包括建材、绿化和结构体系等 在内的基础数据库;从而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通过在30多个工程项目中的试点评 估,以及在多部国家和地方标准中的应用,检验了评估 体系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Q-L方法 权重体系 适 应性 on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and comparison of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by stages and with Q-L two-dimensional appraisal. It co mprehensively adop ts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and Delphi method to make study of the index system, weight system and adaptability of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makes technical monographic study of energy resources, building materials and water etc. with a clear aim; develops subsidiary software for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basic data bank including building materials, greening and structure system. Therefore establishes scientific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conforming to the domestic reality. Through test assessment of more than 30 projects and applications to many national and local standards, the operability of system is successfully examined. KEY WORDS/ green b 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Q-L method, weight system, adaptability
68
建筑学报
L E E D 体系为主的是一种无权重( 或者线性 权重) 评 价 体 系 ,而 包 括 G B T o o l 、 CASBEE, BREEAM, NABERS, GOBAS 则包含了多级权重系统。 5) 在全生命周期评价,由于各国国情
[2] 和基础数据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美国的
世纪 70 年代首先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 结合的决策方法,在环境评价领域得到较
[1] ( 简称 G O B A S ) 的研究。 G O B A S 提出用 Q
(Quality)-L(Load)双指标体系及权重体系 对我国的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揭示了建筑 建设过程在获取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和占 用能源资源、 影响环境之间的矛盾, 指出绿 色建筑的核心是追求此矛盾的协调;而绿 色建筑即是我们追求消耗较小的 L 而获取 较大的 Q 的建筑。 对比当前的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或体系)(表1), 可以发现: 1) 在评价内容上,几乎所有的评价体 系都包括了场地环境、 能源利用、 水资源利 用、 材料与资源、 室内物理环境等5大内容, 而不同的地方则在于是否考虑建筑的可改 造性、运行管理、 创新机制等,而且上述内 容在具体的条文分配上并不相同。 2) 在框架设计上,基本上包括以下几 种类型,即设计指南型( L E E D 、 H K B E A M ) 、评分表格型( G B T o o l 、 N A B E R S ) ,二者结合型( B R E E A M 、 C A S B E E , G O B A S ),简单指标型( 台湾) 。 3) 在阶段划分上,美国、香港和台湾 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没区分,而包括 G B T o o l 、C A S B E E , B R E E A M , N A B E R S , G O B A S 在内的评价体系都涉及 到了不同阶段, 并在评价内容、 重点和方式 上进行了区别设计。 4) 在权重体系方面,可以认为以美国
[4] 广泛的应用。 AHP 方法对一个复杂的问题
评价步骤是,先把目标、 准则、方案措施分 层划分出来,再把方案两两比较,进行评 分, 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排出各方案优劣次 序。按照 A H P 方法的原则,我们组织了包 括建筑、规划、能源、水、材料和室内环境 等各方面的专家,通过专家研讨会的方式, 对评估体系的框架设计、 阶段划分、 指标体 系确定方法等问题进行设计,达成共识并 确定不同阶段的条文内容分配情况。在此 基础上,对 Q-L 体系、权重体系、能源、水 等技术专题和基础数据库进行了研究。 3.1 Q-L 评价体系的拓展研究 Q - L 评价体系指的是在具体评分时把 评估条例分为 Q 和 L 两类:Q(Quality)指建 筑环境质量和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水平;L (Load)指能源、 资源和环境负荷的付出。 所 谓绿色建筑就是建筑的环境效益(Q/L)高的 建筑。根据研究的共识,把 Q 的得分在 3 分 以上,同时 L R ( L R = 5 - L,评分体系按照 5 分设计)得分也在 3 分以上的建筑,认为是 绿色建筑(图 1)。 考虑到我国建设项目的特 殊情况,即当前存在的乡土绿色建筑和一 部分高质量、 环境负荷一般的绿色建筑, 为 了鼓励其发展,因此在 Q-LR 评分图中,把 建筑的 Q 得分在 1-3 之间,同时 LR 得分在 5 - 4 之间的情况也评价为绿色建筑—即 当前的一部分乡土绿色建筑(或者称之为适 宜技术的绿色建筑); 同时,把建筑的 Q 得 分在 3-5 之间,同时 LR 的得分在 1-3 之间 的情况评价也为绿色建筑—即当前存在 的一部分高质量、 环境负荷一般的建筑。 上 述评价结果的表达, 使得Q 指标体系和L(或 LR)的指标体系评分标准保持了一致;同时 保证了 C 区以上的“绿色建筑”的面积占
表 2 推荐的一级权重体系 一级条目 Q1 室外环境质量 Q2 室内物理环境质量 Q3 提供的服务与功能 表 1 国内外主要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对比 公共建筑 结构设计 评分体系 使用方便性 设计了实施指南和 评估软件,相对复杂 LR1 能源利用与管理 LR2 材料资源 LR3 土地资源 LR4 水资源 LR5 对环境的影响 Q1 室外环境质量 Q2 室内物理环境质量 Q3 提供的服务与功能 居住建筑 LR1 能源利用与管理 LR2 材料资源 以评分为主, 可灵活修改 较复杂 LR4 水资源 LR3 土地资源 LR5 对环境的影响 权重 0.30 0.45 0.25 0.30 0.20 0.10 0.20 0.20 0.30 0.45 0.25 0.30 0.20 0.18 0.15 0.17
ABSTRACT/ Based
数均为民间机构推动下的市场化运转,尤
[2] 其以美国 LEED 商业化最为成功。 而日本
的 C A S B E E 则是政府强制推行标准的典 范, 目前已经在名古屋、 大阪等城市进行了
[3] 试点推广。
我国于 2001 年 9 月出版了《中国生态 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 绿色建筑评估文本,其后出版了修订版和 第三版(2003 年)。2003 年 8 月,由清华大 学等单位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本文受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及评 估体系研究”支持(2004BA809B01)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收稿日期:200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