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抗战时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的中国国民党特务活动

浅析抗战时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的中国国民党特务活动


收稿日期: 2011-05-23 作者简介: 宋 琦( 1987-)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边防情报学。
·16·
情报杂志
第 30 卷
便开始了积极的联德工作。德意法西斯统治的一大明 显特征是对内镇压 功 能 的 有 效 加 强 ,而 其 中 最 有 力 的 手段之一便是建立庞大、严密、正规的特务网。蒋介石 受德意法西斯之启发,面对“一盘散沙”的中国社会政 治,决心建 立“有 效 能 的 统 治 权 ”,因 此 采 用 特 务 组 织 与手段便成为势在必行之举。
2 国民党特务机构的形成
1923 年,孙中山派蒋介石访苏学习苏联建党治国 的经验,以便回国后推进国共合作与北伐大业。在苏 的两个月中,使蒋介石对苏联“格别乌”( K. G. B 即克 格勃) 情报特工机构的发达及其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对其镇压反对派的效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决意 效仿之。
孙中山去世后,继之成为国民党领袖的蒋介石开 始疏远苏联。对苏绝交之后,出于对德意法西斯强权 的崇拜,蒋介石选择引进德国模式来改造中国,于是他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功绩与过失 国民党特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 E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1)0015-03
民国时期的特 务 组 织 与 特 务 活 动 ,是 中 国 近 代 史 上隐晦最深的一页 内 容,其 中 有 关 国 民 党 特 务 组 织 的 发展及其活动的 历 史,构 成 了 它 的 主 体 。 南 京 国 民 政 府执政的二十余年,是 中 国 情 报 特 工 组 织 急 速 发 展 的 时期,在那些复杂纷乱的时代,特务组织因其在政治、 军事、外交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在中国内政外交 活动中扮演了重要 角 色,应 该 成 为 民 国 历 史 研 究 中 的 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中国情报史上精彩的一段,是需要 重点研究的一段 历 史。 但 从 目 前 来 看,由 于 大 量 珍 贵 档案没有解密的诸 多 原 因 等,有 关 国 民 党 特 务 组 织 历 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都还没能充分展开。
第 30 卷 2011 年 12 月
情报杂志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 30 Dec. 2011
浅析抗战时期国民党特务活动
宋琦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训练部 廊坊 065000 )
摘 要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礼,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
1 特务的定义辨析及其历史回顾
特务古代 称 为 间 谍,它 在 我 国 有 几 千 年 的 历 史。 公元前五世 纪,我 国 著 名 军 事 学 家 孙 武 在 他 所 著《孙 子兵法》的“用间篇”中阐述了利用间谍在军事上的作 用。随着战争形势的 升 级 ,特 务 在 战 争 中 的 应 用 越 来 越多。现今美国的中 央 情 报 局 、苏 联 的 克 格 勃 都 将 各 种特务手段运用到极致。
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抗战的最终胜
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么作为隐蔽战线的国民党特务机构在抗战期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从抗战的不同阶段入
手,结合国民党特务机构的变迁,客观地分析国民党特务活动在抗战中的功绩和过失,总结国民党在开展隐蔽战线
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3. 1. 2 开展对日情报工作,配合主力战场。抗战 期间的国民党对日密码破译工作,是其获得日本政治、 外交、军事情报的一个主要来源,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 绩。而这一 工 作,是 在 抗 战 爆 发 之 后 才 白 手 起 家 的。 其中,因为中统与军统在战前工作的重心全放在内战 方面,对抗日缺乏必要的准备,事到临头才匆忙布置。 而因对敌情了解的急需,蒋介石在对日密码破译工作 方面,一开始采取了多头并进的方法。通过中统局、军 统局、军委会机要室、军委会无线电总台、交通部电政 司等部门的不断努 力 和 相 互 竞 争 中 ,使 得 国 民 党 在 破 译日本军事、外交密码,获取重要情报方面取得可喜成 绩。
1938 年 7 月 14 日,由蒋介石签署命令,任命军事 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贺 耀 组 为 兼 任 所 长 ,以 国 民 政 府 军 令部第二厅第三处处长郑介民及苏方的瓦斯列夫为副 所长,正 式 成 立 中 苏 情 报 合 作 机 构———“技 术 研 究 所”,并迅速在中国各地设立组织,开展了对日情报搜 集与处理 工 作。 “技 术 研 究 所 ”在 其 不 长 的 运 作 时 间 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各地组织不断向汉口发力啊所获 得的敌方情报,仅 1938 年内就获得敌伪情报 148 件,
最早形成 的 是 国 民 党 中 统 组 织,其 全 称 为“中 国 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调查统计局”。1926 年 5 月,国民 党召开二届二中全 会,决 定 由 蒋 介 石 出 任 中 央 组 织 部 部长,以陈果夫为代理部长。出于工作的需要,在部内 设立了一个“党务调查科”,负责对党员情况进行调查 登记。这是一个 纯 党 务 工 作 机 构 ,并 非 特 务 组 织 。 直 到 1928 年 2 月月底,他采纳陈果夫的建议,决定让国 民党中央组织部下党务调查科专司负责党务情报搜集 工作。1932 年 2 月,蒋介石批准名为“中华民族复兴 社”的秘 密 团 体 的 成 立。3 月 初,中 国 的 法 西 斯 组 织———复兴社正式 成 立,复 兴 社 即 军 统 前 身。 在 此 后 的工作中,蒋介石直接统帅戴笠、唐纵等领导的秘密社 团,直至 1938 年 8 月,在陈立夫掌握下的军统局第二 处升格为军统局,在以后的十年内得到了急剧地发展, 其规模影响超越了中统成为国民党的特务主体。在全 面抗战爆 发 后,国 民 党 为 了 适 应 战 时 所 需,“军 统 局 ” 与“中统局 ”不 断 扩 大,在 坚 持 反 共 的 同 时,它 们 开 始 投入到反抗侵略者的情报特工战中。
国民党最早的特工组织形成于 1928 年南京国民 政府开展 反 共“清 党 ”期 间。 深 谙 中 国 传 统 政 治 权 谋 的蒋介石,对于重要 而 敏 感 的 情 报 特 工 组 织 机 构 的 组 建,采取了双管齐下 、分 而 治 之 的 方 针 ,这 便 导 致 了 后 来国民党“中统”与“军统”特务组织的分别出现。
3 抗战时期国民党特务工作
抗日战争开始后,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蒋介石对 政府内部的组织与机构实行改革。因战争和政治的因 素,大力强化了他 的 统 治 机 器 以 增 强 其 统 治 机 能 。 除 了军事上的扩军备 战 外,对 于 情 报 特 务 机 构 也 进 行 了 重点发展扩充势力。
1938 年 3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武汉召开。 这次会议除 了 议 决 有 关 抗 战 政 治 军 事 大 计,通 过《抗 战建国纲领》外,还作出了大力扩充特务组织的决定。 其原因一方面是在 全 国 一 致 抗 日 的 政 治 形 势 下 ,随 着 中国共产党合法化 及 各 民 主 党 活 动 的 活 跃 ,蒋 介 石 更 需要强有力的耳目来监视和防范政治对手; 另一方面, 对日战争也需要 强 化 情 报 系 统 的 工 作 。 于 是,抗 战 成 为蒋扩建特务机构最有力的理由。这次大会决议将原 挂在陈立夫名下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扩编
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不能否定他们的贡献。在939 年到 1944 年间,国民党中统局、军 心始终不改,军统和日伪都在企图挑拨对方与中共发
统局与英国情报机构在共同抗日的前提下进行了范围 生冲突,坐收渔人之利。究其原因,是他们忠于反动政
军统合作。戴笠抓住机会,千方百计向美方派来的梅 中共南方地下党组织进行了大破坏,这是抗战时期国
克斯示好,并显示军统的力量与作用,终于得到美方的 民党挑动内战,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造成了严重
援助与合作。1943 年 4 月 15 日,《中美特种技术合作 后果。许多共产党人面对逮捕、利诱、刑讯,坚贞不屈,
这种“特务”称谓完全不含贬义,只是对其工作属性的 称谓,该称 谓 自 此 开 始 流 传。 但 到 了 后 来,“特 务 ”一 词的含义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1979 年版的 《辞海》就将“特务”一词定义为: “参加特务组织或接 受特务机关的任务,进行刺探情报、暗害、破坏、造谣煽 惑等反革 命 活 动 的 分 子 ”。 这 个 定 义,将 特 务 完 全 归 属于政治敌人。这是因为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民国 历史上,北洋军阀及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以其服务与服 从于专制统治的特征,无限制地扩大与强化了它的超 越国家法律约束的权力,而其施虐对象除了政治上的 反对者而外,也曾大量和经常性地祸及普通民众,成为 集恐怖、凶残为一体的黑暗势力的典型,因而为人们所 痛恨与不 齿。 “特 务 ”一 词 由 此 便 打 上 了 深 深 的 耻 辱 印记,其含义也由“指事”扩展到“指人”,被指斥为“特 务”者,遂为 独 裁 者 统 治 机 构 中 最 为 顽 固 反 动 而 凶 残 的打手鹰犬,因而必然成为革命派的主要打击对象。
3. 2 与英美苏合作 抗战爆发后,四方列强隔岸观火,只有苏联出面支
援中国抗战。出于双方的需要,中苏在情报领域开始 了密切的合作,后来因苏联重点转向对付德国,中苏的 合作逐渐停止。同时,由于日本破坏了英美的利益,使 得英美加强了在远 东 的 特 工 情 报 力 量 ,并 展 开 了 与 中 方的情报合作。
“特务”一词,乃是“特别任务”、“特殊任务”、“特 种勤务”等 类 词 语 的 概 括 与 缩 写,其 本 身 词 字 并 不 具 有贬义,而是一普通词汇。据考证,在中国的情报特工 界,最早出现“特务”一词和最早称为“特务”的组织, 出自 1927 年 5 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出于保卫 自身安全的 需 要,决 定 在 中 央 军 委 属 下 设 立 一 个“特 务工作处”,负 责 政 治 保 卫 与 特 殊 的 军 事 行 动 工 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