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

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


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有哪些?
• 1跌倒、坠床
• 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 动障碍,服用影响意识或者活动药物等 引起步态不稳,起立和迈步艰难,易发 生晕厥,引起跌倒、坠床。
• 2 压疮、烫伤
• 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差,末梢神经敏
感性降低,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应性降 低,加之老年患者活动受限、全身营养。
• 夜间或睡眠中给老人服药,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 再服药,以防似醒非醒服药误人气管造成呛咳, 粉剂应装胶囊或加水混成糊状再服。肌肉静脉给 药时,速度宜慢,边注射边观察,发现问题立即 停止注射,同时报告医生;推注完药物后不要让 老人立即起床,继续观察2~3min.对出院后需继 续服用药物者,应向患者及其家属采用口述和书 面的方法,认真地做好服药指导。服安眠药者服 后不宜再活动。服降压药后不要立即更改体位, 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降糖药服用后半小时准 时进食等等。护士要加强对服药过程的监督,并 针对老年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坚 持执行服药到口原则。服务到位是有效预防老年 患者服药过程不安全因素的保障向患者作好安全 服药教育,耐心解释用药原则以及按医嘱正确服 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说明擅自增减药物的危 害性,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提高护士的 整体素质
• 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老年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不 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有侧重地学 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 通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预见性评估能力: 护士对环境中威胁患者安全的因素保持警觉,并 及时给予妥善处理。重视老年患者的基础、生活、 活动、饮食护理;认真、仔细观察老年患者的病情 变化和用药反应,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常用物品 放于患者易取处,长期卧床患者初次下床时应给 予协助、使用辅助器具、定时翻身、严格执行 “三查七对”、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等。
饮食护理
• 能自理的患者,应鼓励患者自行进食,并且给予 必要的协助。对于生活自理能力差、病情较重者, 应协助患者进食。进食速度不宜过快,不可训斥 患者,也不可催促。并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 清洁,防止食物残渣遗留在口腔内。卧床患者进 食后不要立即进行翻身、叩背、口咽检查、吸痰 等刺激恶心、呕吐等反胃的操作,以防止因食物 反流而造成误吸。
防火防盗
• 病房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 点燃明火,以防失火,防火通道保持通畅,消防 设施完好,备好,氧气瓶要有氧,无氧,正在使 用等标识清晰,中心氧房防燃设备保持完好。晚 上十时后及时清理病房探视人员,贵重物品不放 病房,做好个人物品上锁保管及防盗措施,发现 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防压疮 防烫伤
• 对慢性疾病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咳 痰,保持床单整洁,定时予按摩受压部位。做好各项基础 护理,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及褥疮的发生。告知患者不要 擅自使用热水袋,如确需使用时,交待注意事项,加强巡 视,做好书面记录及床边交班。对于高龄患者,意识/精 神障碍,视力障碍患者,为其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器具,将 热水瓶,电器等易烫伤的物品放于不能触及的地方,教会 患者或家属使用热水器和调节方法,准备淋浴时,先放冻 水再放热水,调至适合的水温,协助进食或鼻饲时先调试 食物温度(用前臂掌侧试验),食物温度为38-40度。
• 安全护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 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在临床 工作中,建立完整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体 系,规范护理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 以患者为中心,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燃。 护士作为临床医疗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多 的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实施各项护理, 采用前瞻性的管理意识,把护理不安全因 素控制在最低限度,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 的发生。
防止坠床
• 因老年患者视力、平衡能力下降,易发生坠床.意 识障碍的老人应有家属或护工陪护,睡眠中翻身 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 挡;如果发现老人睡近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挡, 必要时把老人推向床中央,以防老人坠床摔伤。 病床两侧设防护架,床高不超过60cm,定期检修 床单位。痴呆患者应有家属或护工陪护,意识障 碍的老人多昼眠夜醒,夜间需特别注意防止发生 意外。
谢 谢 大 家 倾 听
• 3走失,自杀
• 患者因认知,记忆能力障碍或有老年性痴 呆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小时 连续性看护,易导致走错病室,外出迷途 等意外事件发生。老年期因社会、心理、 躯体疾病等易出现抑郁症,产生悲观、绝 望、急躁易怒等情绪,个别患者对治疗失 去信心,出现自伤、自杀等过激行为。
• 4误吸,窒息
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的 定义:
安全护理是指在实施护理 的全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 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 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 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也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化,五官、躯干及四肢的功能也逐渐下降,平衡 功能出现失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记忆等功能减退;精神状况缺失、心脑血管疾病、 骨关节疾 病等,常出现晕厥、低血糖反应、头晕 目眩、低血压症状,易导致跌倒、坠床、烫伤、 压疮 、噎呛、多服药、漏服药、服错药、药物反 应、交叉感染等安全问题;老年期因社会、心理、 躯体疾病等易出现抑郁症,产生悲观、绝望、急 躁易怒等情绪,个别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出现 自伤、自杀等过激行为,引起医疗、护理纠纷。 当代老年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 其心理、生理特征变化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普 遍存在着越来越大的护理风险。
• 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可出现吞咽功 能障碍,吞咽反射差,减弱了防止食物进 入气管的反射性动作,如进食呛咳严重而 未及时调整进食方法或鼻饲不当引起食物 返流可导致误吸。义齿松动掉落呼吸道, 痰液多而未及时吸痰,痰液积聚会引起窒 息。
• 5管道脱落
• 老年患者有意识障碍,有精神症状,情绪不稳定, 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或由于翻身活动不当引起尿 管、鼻饲管、中心静脉管道脱落。
注意给药 安全
•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且所患的慢性病还具有病 史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因此,许多老人不仅常 年反复用药,而且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明确用药 指征,可根据患者的特点,采取形象的、多次的、 反复的指导方法帮助患者记忆。护士严格执行给 药操作规程,撕去锡纸包装,按时送给患者,并 亲自照顾服下。内服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 向老人讲解清楚,使其确实明白。观察药物的作 用和不良反应,对患者在服用有过敏反应的药物 时应注意其延缓反应。
• 6用药错误
• 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自行服药能力下降, 有时可能漏服药或延迟服药现象,导致用药错误.
安全护理的对策 有哪些?
• 要对老年患者做好护理评估,收集基础资 料,识别高危患者。通过对老年患者高危 因素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及心理 状态,如视力、记忆力、精神状况、活动 能力是否正常,熟悉老人的生活规律及习 惯,并让家属意识到老人可能存在的危险 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应向患 者多做宣教,使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活动能力,以免因不服老或怕麻烦别人而 做一些能力不及的事情以致发生意外。
做好院感 管理
• 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控制,制定严格的预 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加强 对留置各种管道的病人护理,严禁扭曲和 脱落。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探 视和陪护制度;定期对科室的医护、保洁人 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指导、培训;患者间尽 量避免相互走访,尤其是患了上呼吸道感 染 或发热的老年人更不应串病房。
防止跌倒
• 对高危跌倒患者在病历和床头做好标识,全员 皆知,将安全护理纳入其护理计划中.病室床、桌、 椅摆放合理,位置固定;病区地面平坦,无障碍 物;走廊、病室设有地灯,保证患者夜间行走安 全;地面清洁后及时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标 志。患者在病区内走动时建议穿防滑鞋,衣裤不 宜过长,行动不便的患者有专人陪伴;对体位性 低血压、口服降压药、夜尿多的患者进行床上排 尿训练,睡前将便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伸手可 及之处;对住院患者及其陪护提供相关的防跌倒 的教育,掌握防跌倒的干预措施;对步态不稳的 患者,进行步态训练,指导正确使用辅助工具。
防走失 防自杀
• 向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告知患者住 院期间不应擅自外出。佩戴老年标识带,评估患者意识, 精神状态,发现有现存或潜在走失危险,及时与经主治医 生、护士、保安等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并加强看护,必需 时报告病护士长,主任。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性 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动态观察其心理变化,必要时请心理 咨询师进行劝导,并为其提供保护性环境。老年患者外出 检查,一定要有护理人员陪同。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心理疏导。保持病床及轮椅的功能状态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