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阅读教学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阅读教学

龙源期刊网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阅读教学
作者:油小丽任洁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7期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前提,并结合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英语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四个维度,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为例,阐述如何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0/23-0008-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英语教学不断迎来新的挑战,英语学习目的不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质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王蔷教授强调,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发展思维,搜集信息,认识世界,有利于丰富人的心灵,从而使人更好的认识自己[1]。

因此,如何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就成为当今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阅读是英语教与学的重点,所以基于英语核心素养进行高中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ed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中对核心素养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确定了三个维度共九项素养[2]。

核心素养的英文是“Key Competencies”:“Key”的英文解释为“关键的”,“Competencies”的英文含义是“能力”。

所以,核心素养也可以理解为“关键能力”[3]。

国外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理论框架也比较完善。

美国、芬兰和日本等国都根据国际上对核心素养所定的理论框架,制定出符合自己本土的教育模式。

美国模式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并与之融合,其具体表现为“21世纪技能”,即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以及生活与生涯技能;芬兰模式即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学生核心素养,在其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为七大主题——成长为人、文化认同与国际化、信息素养与交际、参与行使公民与企业家的权利、对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将来的责任感、安全与交通、技术与个体;日本模式是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他们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