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洋务运动一、教材内容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标准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列举洋务派所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认识洋务运动的背景与影响、地位与困境,认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通过精选材料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知历史本质的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体会洋务派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艰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中兴煤矿公司旧貌张学良的股东证明中兴公司新貌材料:1861年,洋务派发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洋务派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而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兴公司正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派米协麟、戴华藻筹资5万元,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注销“华德”字样,完全为华资经营,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公司)中兴煤矿公司(原中兴矿局),矿厂位于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市),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也是中国近代设立较早的民族资本煤矿。
至30年代,中兴煤矿公司与当时的开滦、抚顺齐名为中国三大煤矿,而且是其中唯一的“民族股份制企业”。
“能与外煤抗衡者惟中兴公司也”,中兴煤矿公司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以上是我们家乡的课程资源“中兴公司”的图片资料和文字介绍,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学生:中兴煤矿公司地址是枣庄。
学生:中兴煤矿公司兴建于洋务运动期间。
学生:中兴煤矿公司是一个股份制企业。
学生:少帅张学良曾是中兴煤矿公司的大股东。
教师:同学们捕捉信息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嘛。
中兴煤矿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呢还是民用工业?洋务派还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他们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6课洋务运动。
板书:洋务运动(设计意图:此设计注重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吸引学生进入预设的课堂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进课堂中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彷徨——为什么要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的背景)展示:材料一: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写道,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其在《原叙》中如是说:“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中国近代史》材料三: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的重要性。
教师:根据材料一,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概括地回答)?学生:“师夷长技以制夷”教师:根据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学生:太平天国运动涉及大半个中国,拥有了半壁江山,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教师:鲁迅先生说的打在中国人背上的“很大的鞭子”指的是什么事件?它使中国人开始了什么行动?学生: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教师: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用一句话归纳概括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学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出现内忧外患(内外交困)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出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领会“论从史出”的观点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教师:在清政府内忧外患背景下清政府内部有什么分化?学生: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对立。
教师:“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
指诸如外事交涉、签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那何谓“洋务派”?学生: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教师: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展示:图片学生:中央的奕、地方上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教师:同学们,你能替他们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吗?学生:加强军事学生:改革制度教师:改革制度这一个层面,洋务派别应该没有触及到。
但我们的这个同学想的很深,很远见。
谁还有补充?学生: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建造坚船利炮。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建议,活跃学生的思维,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但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赞许,鼓励学生更进一步地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
我们先来看一下洋务派代表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的主张。
展示: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纡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船制炮,大可期永远之利孔子和老子: 仁者与智者的思考——曾国藩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教师:从展示的资料中我们分析出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共同观点是什么?学生: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教师:他们提出这些观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学生: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教师:他们是怎样实践自己的观点,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呢?二、践行——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的内容)展示:图片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教师:这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图片。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领导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28页到30页的有关内容,归纳出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的实践活动(总体概括)。
学生:创办军事工业学生:创办民用工业学生:筹建近代海军教师:还有没有补充?学生:兴办新式教育教师:总结(板书)四大举措。
也就是洋务运动的内容。
把全班划分出四大组,分别承担四个方面的探究任务。
如果提前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可以涉及其他方面的探究任务。
展示:(先把四个方面的探究任务全展示出来,然后依次检查、点拨探究结果)创办军事工业的探究任务:1.制作洋务派别创办的军事工业简表(表格内容包括创办时间、口号、企业名称、创办人)2.比较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和手工制造的武器,分析总局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选择优秀者展示)展示:教师:洋务运动从军事工业的创办开始,突出体现出洋务运动的哪个目的?学生:强兵(设计说明:本环节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制作表格并完成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择优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展示:(从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在全国共创办了20个军事工业)教师:全国这么多军事工业,全部运转起来需要很大的财政资金,慢慢地,大多军事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无法正常运作。
怎么办?学生:到70年代,洋务派发现要维持军事工业的运转还要解决资金、燃料和原材料等来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洋务运动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展示:创办民用工业的探究任务:1.制作洋务派别创办的民用工业简表(表格内容包括创办时间、口号、企业名称、创办人)2.结合课本29页的小字,分析湖北织布局的作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选择优秀者展示)展示:洋务派别创办的民用工业简表教师:分析湖北织布局的作用?学生:较好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设计说明:本环节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制作表格并完成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择优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洋务派创办的这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个共同点,都是采用的机器大生产的方式。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展示:筹建近代海军的探究任务:洋务派共筹建了哪几支海军?筹建海军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洋务派共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筹建海军的目的是加强海防。
教师: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的总体实力在当时排在世界第四,可见清政府在海防建设方面是花了大力气的。
展示:兴办新式教育的探究任务:1.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2.与以前学过的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和目的比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什么变化?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①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成立京师同文馆②派遣留学生学生: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目的是考取功名;洋务派兴办学堂学习近代文化,目的是办洋务,富国强兵。
教师: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30多年,富国强兵的目的达到了吗?三、反思——学习西方的效果怎么样(洋务运动的评价)展示: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
”材料二:教师:材料一中说练兵、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指的是什么?学生:“纸糊的老虎”指的是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教师:材料一中的“破房子”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指的是清朝腐朽的制度。
教师: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教师:请结合以上内容和第一单元所学的在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遭遇说明“洋务运动实现它的目的了吗?”学生:没有。
讨论:洋务运动没有如愿地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呢?教师:给出当今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要观点和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大家可以讨论后表明你的态度,你支持哪一种?展示当今观点:A.彻底否定,没有价值B.全面肯定,无可挑剔C.虽然失败,但作用明显(设计说明:学生做出选择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选择的原因。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内容的学习加深理解。
)教师:老师选择 C .因为这是一种公正全面的评价。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物和一件事的时候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请学生阅读理解课文30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强调: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