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6课_洋务运动
看一看,想一想
洋务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它们 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洋务运动主要从哪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中 国社会的近代化?
在这四个方面中,分别出现了哪些代表人 物和代表事物?
二、洋务运动的概况
1、口号: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2、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 (4)培养新式人才
(D )
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B )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 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
A、仅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不改变封建制度 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 C、顽固派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D、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关天培英勇抗敌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壮烈殉国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 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经济上: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的军工、民用生产技术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政治上:
辛亥革命
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五、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地名 安庆 上海 上海 武昌 汉阳 福州
工业名
内军械 所
江南制 造总局
轮船招 商局
湖北织 布局
铁厂
船政局
创办人
曾国藩
曾国藩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左宗棠
类 别 军事 军事 民用 民用 民用 军事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 1898),号乐道堂主人,清末 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 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 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 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 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 亲王”。咸丰年间,奕訢于 1853年到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 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奕訢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 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 签订了《北京条约》。1861年, 咸丰帝过世,奕訢与两宫太后 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 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洋务运动后期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 张气了一些抵制作用。
4、有人认为,洋纱、洋布“价廉物美”,应该大量进口, 也有人认为应该限制进口,要大办中国的织布工业,你怎样 看这个问题?
进口外国商品要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前提,我们要学习外国先 进的技术和工艺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大量进口洋货充斥国 内市场,会使民族工业萎缩;盲目排斥洋货,只发展民族工 业又会使我们与世隔绝,逐渐落伍,这两点都不可取!
阅读下列材料: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
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筹办夷物始末》同治朝第25卷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内容是清朝什么政治派别的主张?你是依据 什么内容得出这一结论的?
地主阶级洋务派,依据口号自强和主张练兵 又以制器为先
(2)这一派别在19世纪60——90年代进行了哪些主要实践 活动?
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
度(根本原因)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目的:学习外国先进科技,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洋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 内容: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动
3、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 洋务运动失败
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为 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课堂练习:
1、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军事工业
备注
安庆内军械所 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福州船政局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3)筹划海防
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 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中 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曾国藩
湖南人;
道光进士;
1854年练“湘 军”;
1861年创办安庆军 械所;
1864年镇压“太平 天国运动” 后,成 为地方上 的实力派。
李鸿章
安徽人;
道光进士;
1861年组建“淮军”;
创办北洋海军、天津 机器制造局 、轮船招 商局;
曾签订《中法新约》、 《马关条约》、《辛丑 条约》。
左宗棠 湖南人; 1861年组建“楚军”; 1866年任闽浙总督, 创办“福州船政局”; 1875年任钦差大臣, 收复新疆; 1881年任两江总督。
1、进步意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 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 上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2、消极因素: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直 接目的不只是造福人民;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 会现状和人民的生活!
洋务运动给现代中国的启示
一、要比较彻底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二、“布新需除旧” 三、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更要引进先进的
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
文化上: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
什么是洋务?
洋务:
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
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
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涉外事
务)。
洋务派:
指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的 官僚集团
阅读课本P28,想一想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办洋务的这批人的身份是什么? 他们希望利用什么样的手段,达到怎样的
极意义?
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标志: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
原因: 建制度. 作用: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
第一批近代企业。 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军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材料一: 山东牛庄土纱150公斤售价87两白 银,而洋纱150公斤售价仅57两,“价廉物 美”的洋纱充斥了山东,到19世纪80年代, 山东土纱织布停顿了。
---1887年《海关报告》 材料二: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 织布局,开局后,汉江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 10多万匹。 ---《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书》 1、你能说出洋纱比土纱廉价的原因吗?
外国工业水平高,技术先进,洋纱生产成本低,价 格便宜;从殖民地掠夺低廉的原料,成本低;运到 中国时,关税很低,因此,洋纱比土纱廉价
2、事实上,那一时期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像牛庄那样被外国 商品充斥着,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中国手工业产品和其他商品受到外国商品的冲击, 使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 体,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洋务派的重要举 措:培养新式人才
为了适应洋 务运动的需要, 洋务派创办了新 式学校,又送留 学生出国深造, 从而培养了一批 翻译、军事和科 技人才。
京师同文馆
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思考: 1、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什么事件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4、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
目的? 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他们有哪些活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兴办洋务的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3、手段: 师夷长技 4、兴起的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5、代表人物: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活动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 1909年10月4日),[1] 字 孝达,清代直隶南皮人。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 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 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 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 编修,历任教习、侍读、 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 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 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 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 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 洞早年是清流首领,后成 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的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 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 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 如觅制器之器。在上述观点指导下李鸿章创办了( )
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建近代 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等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 件,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是一场具 有进步意义的运动,也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朝 统治者依靠西方列强维护统治的消极改良运动,你 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