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探讨[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
1%-2%,并随年龄增加发生率提高,在大于75岁人群中可达10%。
同时,心力衰竭有很高的死亡率,在重症患者中一年的死亡率可达50%,约l/3的患者死于合并情况引起的心力衰竭恶化。
有文献报道,诱发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因素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48.8%)。
近年来,老年人的心衰伴肺部感染的发病和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该现象的机制、治疗和护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老年;心衰;肺部感染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退化,储备力下降,心脏顺应性差,心搏出量少,加上常合并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易发生心力衰竭。
有文献报道,诱发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因素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48.8%),如何重视心力衰竭合并情况的治疗,将有助于减少心力衰竭的死亡。
1心力衰竭与肺部感染的关系
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表现之—是肺循环淤血,这增加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机会,同时,心力衰竭是决定肺部感染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重要因子。
心力衰竭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老年人是肺部感染的好发人群。
肺部感染反过来会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是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诱因。
肺部感染可增加机体的代谢率,从而提高心
肌耗氧量而加重心脏的负荷,同时由于炎症所致的支气管黏膜分泌增多、支气管痉挛及支气管壁炎性改变都能影响气体交换,使肺部压力增加,右心负荷加重。
2发病机制
2.1年龄因素
老年人由于小气道粘膜萎缩、呼吸道粘膜和粘液纤毛转运功能退化等原因,致使管腔狭窄,咳嗽反射功能减弱,影响分泌物排出,因而易于感染。
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由于血流缓慢,容易造成细菌在肺血管内聚集,从而易发生肺部感染。
2.2药物因素
地高辛可以抑制颗粒细胞的趋化性,从而影响肺部对感染的炎症反应;β受体阻断剂具有降低某些抗菌功能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机体清除细菌的能力,因阿司匹林影响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补充;皮质激素可以干扰吞噬细胞功能;吗啡能破坏粘液-纤毛运动,影响有害物质的清除。
2.3病原体因素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持续病毒感染具有症状反复性大,心脏进行性扩大,心衰加重等扩张型心肌病的综合特征。
病毒颗粒可以在心肌里长期存在,但未复制,当某种诱因引起身体抵抗力降低时,病毒重新复制损伤心肌,加重心衰。
机体感染肺炎衣原体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不具有持久的免疫力,可反复感染和发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和迁延的病理基础。
机体内源性保护机
制削弱及免疫反应可以促进病原体在体内持续生长并引发炎症,导致血小板聚集,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粥样斑块形成。
加之心衰时肺淤血和肺水肿是细菌繁殖很好的培养基,使肺炎不容易控制。
以上的各个方面都影响甚至破坏了气道的正常结构及免疫机制,是造成反复肺部感染的基础。
由于呼吸道防御机制的破坏,理所当然容易招致肺部感染而诱发心衰。
2.4护理因素
chf患者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常需卧床休息,而长期卧床可使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加上chf患者普遍咳嗽无力,不能有效排痰,易发生坠积性肺炎;长期服用安眠药的患者,更容易引起口腔分泌物、食物等的误吸。
若不加强口腔护理,细菌在口腔中越积越多,对那些免疫力差的人来说,患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原因是:这些原本依附于牙齿上的细菌会进入唾液内,再随呼吸进入上呼吸道,并和其他细菌一起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3合理治疗
加强基础性疾病的治疗,早期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是预防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心衰的关键。
3.1抗菌素应用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需长期应用抗菌素,必须使用低肾毒性、广谱的抗菌素,2~3种抗菌素并用,量要足、疗程长,以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药物疗效见好,控制感染性心衰容易纠正。
3.2利尿剂应用
老年人由心衰伴肺部感染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特别在应用利尿剂时,应用小剂量、口服、短疗程、间歇性、排钾与保钾利尿剂并用,联合用药,间断治疗,较少发生电解质紊乱。
3.3强心剂应用
老年人强心剂应用量小,因老年人肾血流灌注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40%,心肌细胞na+-k+atp酶活动降低,对洋地黄的耐受性降低,老年人肌肉分布容积减少等均导致血浆中地高辛浓度增加,产生毒性反应,一般洋地黄用量为常规剂量的1/2~1/3,必要时用快速制剂。
3.4氨力农应用
氨力农通过选择性抑制降解camp的磷酸二酯酶同功酶,使心肌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而camp又使钙离子从肌浆网及钙池中动员出来,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与β-受体兴奋剂有协同作用,对心率、心律及动脉平均压无明显变化。
且氨力农副作用较少。
3.5acei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活性很高的血管紧张素ⅱ,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增加循环前列腺素的水平,从而扩张外周小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也能防止心室“重构”,也有利于纠正心功能不全患者低钾低镁,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衰时释放增加的内皮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都有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减低心输出量的作用,因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可以缓解内皮素的部分作用。
4临床护理
4.1治疗原发病,掌握用药剂量,及时观察用药效果,明确各项治疗操作的目的,做到有预见性的护理。
4.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视体温的变化。
4.3严密观察痰液的性质及量,如发现痰液颜色变黄、痰液增多应积极采取措施。
4.4鼓励患者排痰,卧床病人加强翻身、叩背,保持排痰通畅。
4.5常规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雾化吸入3次/d,能有效地促进痰液排出。
4.6加强病房管理,限制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房间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
4.7鼓励患者进食有营养、易消化饮食,增强其抵抗力。
4.8严密监测血糖、肾功能变化,严格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复发,增加感染的机会。
4.9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这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宜谦,杨榕,梁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02,03.
[2]周莉华,张志清,康林,等.老年心力衰竭18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19.
[3]高萌,卢丽华.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07.
[4]宋琼.老年人心衰伴肺部感染4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