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鼠害控制知识培训
5) 攀爬:能在电线及粗的墙面上行走,飞沿走壁。
44
家栖鼠的生活习性
6) 视觉:能看到10米以内的物体;三种鼠充分适应了
夜生活,在很暗的环境里能够查觉物体的移动。但鼠
类确是色盲,在鼠的眼里只有黑色二种颜色。 7) 嗅觉和味觉:嗅觉和味觉均较发达,能够轻易地分辨 出天然和人造的奶油,能够识别出食物中含量千万分 之一的某些药物,能够根据留下的气味辨出是外来鼠 还是同窝鼠。在母鼠暂时离窝外出时,如果有人徒手 碰触乳鼠,不但能够立即查觉,有的母鼠还会毫不留
•
啮齿目动物的特征:
1) 所有啮齿目动物的门牙,从出生到死亡之前的那
一时刻一直都在生长,此种特征在动物界为啮齿
目动物特有。按照此生长速度: 褐家鼠上门牙 11.5㎝/年 下门牙 14.6㎝/年
33
家栖鼠的防治
• 按照此生长速度,除正 常取食磨掉一些以外, 为了保持正常的长度, 还要经常磨牙。 • 所咬的东西要软硬适中, 太硬损坏牙齿,太软起 不到作用。木头、电线、 工程塑料是磨牙的优选 材料
46
家栖鼠的生活习性
• 家栖鼠的寿命:
虽然老鼠不论大小都冠以“老”但实际上大多数老鼠 并不老。80%的老鼠都属英年早逝,寿命在一年以下。 • 主要原因:
1. 天敌太多-人、食肉兽、猛禽。
2. 不讲卫生导致的疾病-流行性疾病在种群中流行,导 致大批量的鼠死亡。 3. 种群内部的斗争导致大批量的鼠死亡。随着种群数量 的增加,个体间对食物、水和生活空间等基本生存条 件的竞争日益激烈,个体间的捕斗导致死亡率上升, 出生率下降。 47
36
•
鼠的种类
1. 褐家鼠:是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鼠种。
别名:沟鼠、大家鼠、挪威鼠
2. 形态特征:成年鼠体长17厘米至20厘米。体重200 克至300克。鼻端圆钝,耳短厚,向前折不能到眼部。 尾长略短于体长。雌鼠有乳头6对。
37
褐家鼠
3. 生活习性:
栖息地非常广泛,主要栖息于墙根屋角,垃圾旁 及下水道附近。掘土打洞能力较强,嗅觉和触觉 都很灵敏,攀爬能力较差,记忆力较好,警惕性 较高。
家栖鼠的生活习性
• 取食同类的习性: 家栖鼠生的多,死得快,为什么生活中很难见到大 量死鼠,家栖鼠有取食同类尸体的习性。甚至在伤、 病鼠一息尚存时,健康鼠就开始行动了,用不了多 久病鼠便只剩下皮毛及骨架。 • 活动规律: 一般情况下为天黑之后至天亮之前。如白天见老鼠 活动,有两种原因 1. 鼠密度较大,食物及水短缺的情况下,会迫使体弱 和从属地位的家栖鼠白天活动。 2. 在打鼠不便的地方。
49
家栖鼠的生活习性
• 栖息习性:在什么地方栖息
1)非常广泛,能在满足其食物和繁殖条件的任何 陆地环境栖息。 2)对人居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依赖性。 3)喜居于脏、乱、差、有异味且阴暗的角落。 4)有水的地方是家栖鼠的优选环境。 5)喜安静,回避较大的声响。
16
重要的卫生害虫:家蝇
• 卵:乳白色、香蕉形、长1毫米;在20度至30度的 气温下0.5至1小时就可变为1龄幼虫。 • 幼虫(蛆):白色,经二次蜕皮后变为三龄幼虫;三 龄幼虫发育成熟后,停止进食,进入前蛹期。离开 孳生地钻入疏松的泥土或较隐蔽的地方化蛹,在35 度气温下,幼虫期大约为4至5天。 • 蛹:粟褐色,在20至30度的气温下蛹期为3至5天, 17 之后羽化成蝇。蛹期不食、不动。
每日捕获指数=捕虫总数/捕虫灯工作天数
生息度 0 1 2 3 每日捕获指数 0 1-3 4-9 10-39 状况 极好 良好 要注意 要对策
4
5
40-99
100以上
紧密对策
危险
10
在厂里发现的主要虫种
• 捕虫灯所捕虫样
11
飞虫来源
车间内飞虫构成分为: • 外部侵入 蝇类:家蝇 蚊类.淡色库蚊. • 内部孳生: 蝇类.蛾蠓.
卫生害虫知识培训
1
应控制的害虫种类
• • 1. 2. 3. 应控制哪些卫生害虫 按形态区分: 飞虫类 爬虫类 鼠类
2
应控制的害虫种类
• 飞虫类
1)蚊:淡色库蚊.白蚊伊蚊.摇蚊. 2)蝇:家蝇.果蝇.蚤蝇. 3)蛾蠓. 4)蚜虫.
3
加工业应控制的害虫种类
• 1. 2. 3. 爬虫类: 蟑螂. 蚂蚁. 及其它(包括鼠妇虫.)
26
室内蛾蠓的发生源
27
室内蛾蠓的发生源
28
蛾蠓的危害
• 由于栖息在阴暗,潮湿的污物上及污水管的 管壁上,其身上携带多种致病菌.是重要的卫 生害虫. • 环境治理法:定期清理(至少每三天一次)排 水管道,下水口.用清洁剂洗涮附着在管壁的 污物.并形成制度.设专人清洁.专人检查.专 人管理
29
鼠妇虫
12
飞虫来源
1.外部侵入
为何侵入-室内吸引源:气味.光线.温度. 外部侵入室内的途径: 1. 厂房的门.窗.及门缝. 2. 货物及原材料携入. 3. 人为携入. 2.Hale Waihona Puke 部孳生 1. 孳生的条件: a) 温度
13
飞虫孳生的条件
昆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 育,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其生长发育将受到抑制, 甚至死亡。 一般昆虫能够孳生的温度:8度至40度. b. 湿度:积水的影响最大. c. 存在孳生物.
4. 食性:
食性较杂,较喜爱植物性食物及含水分较多的食物。
5. 繁殖能力:
幼鼠二个月左右达到性成熟,平均胎仔数5只左右。 全年胎仔数大约34只左右。
5. 分布:主要分布在南方及沿海城市,在北方也有发现。
43
家栖鼠的生活习性
• 家栖鼠的体能:
1) 钻爬:能钻过1.25㎝² 的缝隙。
2) 跳跃:上跳1.5米,水平1.2米,从15米高的地方 跳下不损伤。 3) 游泳:三种家栖鼠都可游水,其中褐家鼠的水性 最好,最远可游0.8公里。在35°C水中能漂浮60 个小时以上。可潜水通过抽水马桶进入建筑物。 4) 挖掘:老鼠有天生的打洞本领,但打洞的深度一 般情况下不超过50公分,能咬透水泥浇铸的墙体。
18
重要的卫生害虫:家蝇 • 成蝇:从蛹中羽化的成蝇1小时后就可飞行,
2小时后就可取食。 • 性成熟:在30度气温下,雄性家蝇18个小 时,雌性家蝇30个小时后达到性成熟。 • 生殖方式:两性生殖
19
20
重要的卫生害虫:家蝇 • 繁殖:每次产卵量100个左右,一生可产卵 6批左右,产卵间隔在3至4天;终生产卵量 600粒左右。产卵管插入孳生物的缝隙;卵 小管共100支左右。
4
应控制的害虫种类
• • 1. 2. 3. 啮齿目-鼠类 家栖鼠 褐家鼠 小家鼠 黄胸鼠
5
加工业卫生害虫控制的重要性嗑瓜子嗑出老鼠的干尸
6
加工业卫生害虫控制的重要性- 啤酒内混入苍 蝇
7
加工业卫生害虫控制的重要性
8
加工业卫生害虫控制的重要性
在城市不明原因火灾约有1/4是老鼠所为
9
捕获指数划分-相对洁净区域
14
15
重要的卫生害虫:家蝇
• 体型:中小型蝇,体长约7毫米。
• 特征:黑灰色,有四条黑色背纹。 • 口器:舔吸形口器,以吃流食为主;可吐滴。 • 触角:有一对触角;嗅觉器官在触角上。 • 胸部:一对膜状的翅;有3对腿,足下有6个肉 垫,可分泌粘液,味觉器官在足部。 • 腹部:有排卵器(雌性),交配器(雄性)。较 喜欢在陈旧性孳生物(粪便)上产卵
48
家栖鼠的生活习性
• 活动范围:褐家鼠1000米以内,小家鼠20米以内。
• 活动频率:由于家栖鼠警觉性较高,取食量少,活 动频繁。
• 繁殖:性早熟、孕期短、胎仔多、全年繁殖。 小家鼠:一个多月左右性成熟,孕期19天,平均胎 仔数6只,
• 每年怀孕次数:6至8次,每年产仔45只。
产下胎仔的当天就可再次受孕,一边哺乳子鼠,一 边怀第二胎,分秒必争。
4. 繁殖能力:
繁殖能力极强,可自我调节,如食物丰富,一年四 季均可繁殖,平均胎仔数8至10只,每年产胎仔量 大约40只左右。幼鼠2个半月即可达到性成熟。3 至4个月就可繁殖。 38
褐家鼠
5. 食性:
食性很杂,喜食多汁含脂高的食物。在城市主要 盗食粮食作物及各种食品。也吃垃圾、粪便。在 野外主要取食农作物,会游泳能食水稻。也吃小 鱼、小虾、昆虫;耐饥渴能力较差,所以频繁取 食。 6. 分布:
家栖鼠
• 家栖鼠:
鼠科共有鼠种500多种,但95%以上长年生活 在野外,俗称野鼠,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 依靠人提供生存条件而生存的,符合家栖鼠条 件的要有三种: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统
称为家栖鼠。
32
家栖鼠的防治
• • 鼠所属的分类等级:
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
啮齿目的定义:啮-咬或啃 啮齿-磨牙
30
鼠妇虫
• 又名潮虫、西瓜虫. • 节足动物门-甲谷纲-等足目-平甲虫科. • 喜欢阴暗、潮湿的场所.居集于朽木、枯叶、石块等 下面. •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2至于1.4厘米.体宽0.5至0.6厘米. 长椭圆形,共13节,灰褐色. • 生活习性:约1年1代,成虫产卵于腹下“兜”内,孵化后 脱离母体.每雌可繁殖100多头,离开母体后即可自由 活动取食,取食后体壁颜色由白变深,个体渐增大,隔一 定的时间脱一次皮,初孵幼虫多随母体群集在一起,经 30天至70天后开始独立生活. 31
情地把乳鼠吃掉。
45
家栖鼠的生活习性
8) 新物反应: 对于周围细小的变化相当敏感。如果在家鼠经常活动 的地方放一堆鼠药,它们在观查之后才开始到食,在 开始吃的很少没有意外才逐渐增加。如果吃的不舒服 它会立即停食,才不适感和这种食物联系起来。回避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了毒上了当的家鼠会拼命阻止 其它的鼠取食鼠药。母鼠把毒饵藏到幼鼠接触不到的 地方,或把毒饵用土埋没。家栖鼠取食表现是的另一 类表现是搬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