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3.2地球仪和地图 教学设计

浙教版3.2地球仪和地图 教学设计

§3—2 地球仪和地图
[设计意图]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重点:经纬网的认识,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地图的三要素
难点: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课前准备]
地球仪(学生自带)、各种地图,课件经纬网
一、地球仪
地轴——经线——经度
[教后反思]
通过少讲多练多演示来让学生观察和认识地球仪和地图,结合实物的演示,设计了一些观察和探究的思考题,但是发现学生由于理论脱离实际,对方位的感觉仍然很含糊,特别是经纬线的知识,上过社会课和科学课后还是比较认识不清楚,应用知识的能力比较欠缺。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3—2 地球仪和地图
二、地图
1、概念: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
形。

2、三要素:
[教后反思]
对地图的教学中,主要是抓住了三要素来展开学习和研究,由于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熟悉,问题不大,但是对地图的原理学生比较模糊,在教学设计中,要简单化处理。

在方向的教学中,适当的补充了部分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第三课时
地球仪评价和地图制作
1、地球仪的评价
根据评价标准,各小组选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再进行全班选举,选出最好的三个组品,给予鼓励(平时探究分增加)。

评价标准:
(1)整体:地轴有没有倾斜,支撑架是不是完整牢固。

(2)经纬线有没有画好,画的是否正确,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七大洲的轮廓有没有。

(4)采用什么材料制作,有没有创意。

最好的三个由制作者上台说明制作过程,用到了哪些工具。

(通过投票选举,票最多的三位同学作品获胜,剩下的学生自己在课后完善后还可以自愿上交,得探究分)
2、校园地图的绘制评比
根据评价标准,各小组选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再进行全班选举,选出最好的三个组品,给予鼓励(平时探究分增加)
同时老师在电脑上操作,一起参与修改,确定基本建筑,然后补充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确定方向,指出北边
(2)比例尺——没量过具体建筑的长宽,可以通过操场一圈300米来进行比较推算,估
算出地图上1厘米大约等于实际多少米,然后表明比例尺。

(3)图例——教学楼,住宿楼,行政楼,体育场等等根据P88光明中学社区的图例,来进行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