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二、设计主要依据1、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甲方下达的任务设计书三、结构体系1、A栋:剪力墙结构,有局部梁为框支梁。

2、B栋:剪力墙结构,有局部梁为框支梁。

3、商业裙房:框架结构四、抗震等级1、A栋:四级(框支框架二级)2、B栋:三级(框支框架二级)3、商业裙房:四级五、电算统一技术措施1、基本参数输入(1)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0.35s(详地勘报告)。

(2)本工程房屋高度不大于60m,取50年一遇基本风压0.4KN/m2;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房屋高度大于60m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体型系数1.3,地面粗糙度为C类。

(3) STAWE计算中注意周期、地震力最大作用角带入计算,注意有斜交抗侧力构件时应输入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数、方向角。

(4)PM中混凝土容重按25 KN/m3输入,自动考虑楼板自重。

STAWE中,剪力墙部分混凝土容重按27 KN/m3输入,框架部分按26 KN/m3输入,框剪部分按26.5 KN/m3输入。

(5)A栋,体系按不规则+偶然偏心考虑地震作用;B栋按双向地震作用考虑,商业门面部分按规则结构进行地震作用考虑。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按双向地震作用)(6)根据建筑嵌固条件定义地下室层数。

地下一层且四周完全或基本嵌固于土中可按地下室考虑,根据结构形式考虑是否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顶板。

半地下室或其他嵌固条件不具备的情况按普通楼层输入,考虑土压力对结构的影响(将土压力作用在柱上按线荷载输入,或作用在节点上按集中荷载输入,边界条件应符合实际情况)。

(7)按模拟施工加载一计算方式考虑施工影响。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按模拟施工加载三考虑)(8)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1.5~2.0,根据板厚与梁高度关系取适当的值(板翼缘刚度对梁刚度的贡献程度),一般取1.8~2.0。

(9)框剪结构按规范要求调整0.2Q(满足要求时可不调整),有地下室时从地下室顶板上调整。

(10)墙、柱及基础设计考虑活荷载折减,带地下室的楼栋折减系数往上提一级,如2~3层由0.85调整为1.0,依次类推。

考虑梁活载不利布置。

(11)梁一端与剪力墙平面外相交时,梁端点饺。

(12)按“刚性楼板假设”计算时,当扭转位移比大于1.2时,计算选“不规则”选项。

如存在其他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时也应选“不规则”选项。

最大扭转位移比应≤1.5。

(13)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要求详规范要求。

(14)高层建筑应避免第二周期为扭转周期。

周期比应小于0.9(复杂高层建筑应小于0.85)。

(15)多层框架结构柱按单偏压计算考虑(但应进行双偏压进行配筋验算),框支柱按双偏压计算考虑。

坚持柱轴压比是否超限、节点域抗剪是否超限。

(16)周期折减系数取值:框架结构取0.7,剪力墙结构取0.85~0.9,框支剪力墙结构取0.85。

(17)多层部分梁活载放大系数取1.0,高层部分梁活载放大系数取1.0。

(18)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7,梁扭转折减系数0.5。

梁端负弯矩调整系数0.85。

(19)层刚度计算方法: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之比计算方法。

(当为底部为一层大空间带转换层高层建筑时采用剪切刚度计算方法,当底部为二层及二层以上大空间带转换层高层建筑时采用剪弯刚度计算,当复核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其侧向刚度与相邻上部楼层之比时应采用剪切刚度计算;当复核单个楼层与相邻单个楼层之间的侧向刚度比时应按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之比刚度计算方法)(20)梁主筋采用HRB400钢筋,框架柱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剪力墙边缘构件主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箍筋采用HPB235钢筋,框支梁、柱箍筋采用HRB335钢筋,剪力墙分布筋采用HPB235或HRB335(底部加强区)钢筋;板钢筋采用CRB550钢筋(板跨度大于4.8m可采用HRB335钢筋)(这里所指板跨度均为板短边跨度)。

(21)楼梯应输入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中间平台采用平台虚梁输入,梯段按板厚为0的板输入,并注意导荷方向。

(22)填充墙下板未设置梁时,在计算梁配筋时,按输入虚梁方式进行考虑,在进行板配筋复核时,应取墙自重每延米(KN/m)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附加值不小于1.0KN/m2。

该处理方式一般可针对100厚隔墙或开洞较多、墙体较矮的情况。

2、构件截面厚度取值(1)多层框架部分:柱最小可取400x400, 局部轴压比较大的可取600x600,异型框架柱可根据结构布置要求进行设计。

梁截面高度取跨度的1/10~1/18,外圈框架梁如有立面要求时应取等高,次梁取跨度的1/12~1/18。

(2)高层部分:[1]塔楼标准层剪力墙原则上取200。

楼层较高时按照《高规》7.2.1条进行取值。

[2]外围门窗处梁截面取200x550为主,注意建筑立面要求。

挑梁按跨度的1/4~1/5取值。

通道处或过道处上方梁高度不宜超过600,考虑其净空使用要求(与设备专业配合)。

标准层电梯洞口处梁高=层高-电梯高度-50mm。

[3]住宅部分板厚取值:≤1.6m跨度的卫生间、≤2.0m跨度的阳台、厨房、室内过道板可取80mm;≤4m跨度板厚取100mm;4.0~4.2跨度板厚取110mm;4.2~4.8跨度板取120mm,4.8~5.1跨度板取130mm。

板厚应根据其受力性态、荷载大小进行合理调整。

(10mm一级)3、板面标高取值(1)板沉降:主卫300mm,次卫、公卫420mm,厨房、客厅阳台50mm,生活阳台100mm。

(2)注意上、下层房屋错位时,不得在主要房间露梁,下部房间不能露梁时梁应上翻(上翻梁梁端点饺),不能上翻时与建筑协商或采取其他构造措施解决(局部大板结构等)。

4、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1)多层框架部分:梁、板、柱采用C30。

(2)高层部分[1]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30,可按每四层或五层变化一次。

柱混凝土等级随剪力墙。

[2]梁、板混凝土取C30,局部有框支梁楼层梁、板可取C35,框支梁截面取值受限制时可采取加腋方式提供梁受剪承载能力。

[3]基础部分:桩基础取C25或C30,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刚性基础取C25。

基础梁部分有转换梁时,转换梁应取C30~C40。

5、荷载取值(1)隔墙:外墙及普通内隔墙采用页岩空心砖(200、100厚)砌筑,干容重≤800KG/m3。

房、卫生间考虑900mm高实心砖。

梁上线荷载输入时,住宅部分统一按层高扣除梁高400考虑,商业部分统一按层高扣除梁高500考虑。

较大洞口及落地窗应折减,折减系数不小于0.7;开门处可根据门高与层高关系进行折减,住宅部分可取4.0KN/m,商业部分具体计算。

(2)覆土容重按20KN/m3考虑(3)消防车活荷载:[1]计算板时取20KN/m2。

(针对双向楼盖,并根据具体板跨及覆土厚度调整)[2]计算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取20x0.8=16KN/m2。

(针对双向楼盖,并根据具体板跨及覆土厚度调整)[3]对单向板情况根据规范要求取值。

(4)车库活荷载:取4.0KN/m2。

(5)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1]客厅、卧室、厨房、餐厅2.0KN/m2。

[2]卫生间(带浴缸):3.0KN/m2,卫生间(不带浴缸):2.0 KN/m2。

[3]客厅阳台、生活阳台2.5KN/m2。

当人群有可能密集时,取3.5KN/m2。

[4]疏散楼梯、楼梯平台3.5KN/m2、普通楼梯、楼梯平台2.5KN/m2。

[5]电梯前室:2.5KN/m2。

人群密集时取3.0KN/m2[6]过道、走廊:住宅2.0KN/m2,其他情况取2.5KN/m2或3.5KN/m2。

[7]商场:3.5KN/m2。

[8]储藏室:5.0KN/m2。

[9]风机房、空调机房:7.0KN/m2、电梯机房:7.0KN/m2;其他设备用房应根据具体要求、设备使用频率等确定。

(6)屋面均布活荷载:[1]普通上人屋面:2.0 KN/m2。

[2]不上人屋面、坡屋面:0.5 KN/m2。

[3]屋顶花园:3.0 KN/m2(不包括花圃、土自重、种植屋面)。

(7)楼面恒载标准值(不含楼板自重)[1]客厅玻化地砖 1.1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木龙骨吊顶) 0.7KN/m2∑1.8KN/m2当有特殊要求时:大理石地面 1.6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木龙骨吊顶) 0.7KN/m2∑2.3KN/m2[2]房间、阳台玻化地砖 1.1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 0.5KN/m2∑1.6KN/m2[3]厨房防滑地砖 1.0KN/m21:3水泥砂浆找坡i=2%,找坡长度2米 20x2x0.2%x0.5=0.4 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 0.5KN/m2∑1.9KN/m2[4]卫生间卫生间考虑同层排水(增加300mm厚陶粒混凝土)防滑地砖 1.0KN/m21:3水泥砂浆找坡i=2%,找坡长度2米 20x2x0.2%x0.5=0.4 KN/m2300厚陶粒混凝土 12x0.3=3.6 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 0.5KN/m2∑5.5KN/m2(8)屋面恒载标准值(不含楼板自重)[1]保温上人及不上人平屋面(楼层退台或露台)刚性防水层及保护层 1.1KN/m2防水+保温材料(详建筑做法) 0.2KN/m2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x0.015=0.3KN/m2水泥炉渣找坡i=2%,最薄处30厚找坡长度5米 13x(5x2%x0.5+0.03)=1.0KN/m2_找坡长度6米 13x(6x2%x0.5+0.03)=1.2KN/m2找坡长度7米 13x(7x2%x0.5+0.03)=1.3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 0.5KN/m2∑3.1KN/m2,取4.0 KN/m2∑3.3KN/m2,取4.0 KN/m2∑3.4KN/m2,取4.0 KN/m2[2]不保温不上人屋面(不需要保温的露台)防滑地砖面层(二装) 1.1KN/m2防水层 0.1KN/m21:3水泥砂浆找坡i=2%,最薄处15厚找坡长度为3.0米 20x(3x2%x0.5+0.015)=1.1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 0.5KN/m2∑2.8KN/m2,取3.0 KN/m2[3]不保温不上人屋面(雨篷屋面)15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20x0.015=0.3KN/m2防水 0.1KN/m21:3水泥砂浆找坡i=2%,最薄处15厚找坡长度3.0米 20x(3x2%x0.5+0.015)=1.1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 0.5KN/m2∑1.9KN/m2,取2.0 KN/m2[4]保温坡屋面(W1,屋面坡度30°)块瓦+挂件 1.0KN/m235厚C15混凝土内配钢筋 25x0.035=0.9KN/m2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x0.015=0.3KN/m2防水+保温材料(详建筑做法) 0.2KN/m2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x0.015=0.3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 0.5KN/m2∑=3.2/cos30°+0.46(120斜板增加重量)=4.2 KN/m2,取4.5 KN/m2[5]不保温坡屋面(W2,屋面坡度30°)块瓦+挂件 1.0KN/m235厚C15混凝土内配钢筋 25x0.035=0.9KN/m2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x0.015=0.3KN/m2防水 0.1KN/m2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x0.015=0.3KN/m2吊顶:(抹灰+乳胶漆) 0.5KN/m2∑=3.1/cos30°+0.46(120斜板增加重量)=4.0 KN/m2,取4.0 KN/m2(9)梁、墙上线荷载取值注:1、页岩空心砖按综合容重(含水、砂浆等)10KN/m3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