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

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

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姓名:张旺学号:2008136021188摘要:老舍以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老舍小说采用了独特的“自然”和“智慧”两种幽默表现方式。

前者是指作者将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如实地写下来。

后者是指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取得幽默的效果。

关键词:生活矛盾“自然”的幽默“智慧”的幽默老舍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某些方面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其中,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幽默艺术。

有人称老舍先生为幽默大师,对于这一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将幽默笔法广泛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

幽默在他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中,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老舍将生活中的幽默以敏锐的观察力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发掘出世事中的可笑之处,而后巧妙地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把老舍的幽默表现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自然”的幽默表现方式在老舍小说作品中,一类是作者将凭借观察力所获取到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如实写下来的幽默,我们称之为“自然”的幽默。

生活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历史,都蕴藏着丰富的矛盾性。

这些矛盾性本身就是可笑的,一旦诉诸作品,就构成了自然的幽默。

“自然”的幽默是幽默的基础和根本,因为它是客观生活矛盾性的直接真实的反映。

老舍很善于掌握幽默形象语言和行动上带有喜剧色彩的矛盾性,一旦活画出来,就意趣盎然。

老舍不仅能将敏锐的幽默目光深入到生活里,发掘世界中包含的各种笑料,而且能透视人物的心灵,找出主观世界中复杂的矛盾性。

由于各自的阶级地位、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社会环境的等等不同,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内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

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有的人的思维是符合客观事实及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是正常的合理的,有的则是违反常理。

老舍是心理描写的高手,尤其善于捕捉心理活动中的乖谬之点。

在《四世同堂》中,老舍大量地描写了汉奸们的心理活动,当女汉奸大赤包作为牺牲品被日本人投入监狱,死神已经扣响她生命大门的时候,她还想入非非,企望因祸得福。

她认为自己下狱是一场“误会”,甚至侈想:“说不定,也许因为这点小误会与委屈,日本人还再给她加升一级!”她的思维逻辑与生活逻辑格格不入,她的汉奸式的心理活动与一般中国人背道而驰,于是就形成矛盾。

把这种矛盾的喜剧性揭示出来,就令读者深深感到这个女汉奸肮脏灵魂的卑鄙可笑。

二、“智慧”的幽默表现方式在幽默艺术中,“自然”的幽默取“原生态”的东西较多,主观情感相对少一些,审美情感态度含而不露,像是“原生态”的;而“智慧”的幽默审美情感和前者相比较要浓烈些。

秦兆阳说:“只有智慧才能嘲笑愚蠢,所以嘲笑和幽默本身也是一种‘智慧的格调’”①。

这些命题都很正确,即使前面所说的“自然”的幽默,也离不开作者的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作后盾,又怎么能揭露出隐于事物后面的内在矛盾性呢?低能儿和糊涂虫是写不出幽默作品的。

本文所说的“智慧的幽默”的“智慧”,是相对“自然”一词而言的。

所谓“智慧”的幽默,就是作者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取得幽默效果,其中“技巧”的成份更多一些,个人智慧的表现更充分一些。

幽默形象的形成仅赖于善于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辅之以其他艺术手法,即“自然”的幽默外,还应有“智慧”的幽默。

在老舍的幽默作品中,通过夸张、比喻、比拟等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智慧”的幽默。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是既广泛又熟练。

修辞,是为了把文章写得更生动些,将修辞用之于幽默,是为了使幽默形象更成功些。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幽默艺术就是一种语言艺术。

夸张,几乎是所有的幽默小说作家都运用的一种幽默技巧,更是老舍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法之一,在老舍的小说作品中较常见。

夸张与幽默,特别是带讽刺性的幽默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也就是说,夸张就是把事物或其某一方面的特点夸大。

但这种夸大并非荒诞无稽,因为它“并不是为了夸大真理,而是为了在最显明和最有表现力的形势中把真理显示出来”②。

作为幽默技巧,夸张是将客观事物内在的矛盾性,通过显微镜将它的状态放大,给读者以更鲜明的形象和情趣。

夸张手法的运用在老舍幽默小说中不乏其例,多运用于否定反面现象时。

《赵子曰》中夸张赵子曰颓丧泄气的状态是“十万八千毛孔,个个象火车放汽似的,飕飕的往外射凉气”;《二马》中夸张伊太太在家中的厉害劲是“不但嘴里出命令,干脆的说,她一身全是命令。

她一睁眼,——两只大黄眼睛,比他丈夫的至少大三倍”;《正红旗下》中描写大姐婆婆生气是“鸣炮一百零八响!”诸如这般夸张手法的运用,便突出了事物的矛盾性,增强了幽默效果。

老舍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还有比喻。

并非一切比喻都能使人发笑,但在老舍笔下,比喻往往能取得幽默效果,因为他能出奇制胜。

平常的事物,一经他的妙笔就会显得意趣横生。

他善于从表面看来似乎毫无联系的两种事物中觅出内在相似点,然后以此喻彼,相映成趣。

他把赵姑父(《老张的哲学》)喝酒后醉意朦胧的笑脸比作“象喷过火的火山掩映在红云赤霞里似的”。

他比喻高妈(《骆驼祥子》)说话圆滑“象留声机片。

是转着圆圈说的,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

他比喻吴太太(《离婚》)的身材相貌“横竖差不多相等。

整是一大块四方墩肉,上面放着个白馒头,非常的白,仿佛在石灰水里泡过三天,把眼皮鼻尖耳唇都烧红了,眉毛和头发烧剩下不多”。

他比喻撅着小辫“象小秃翅膀”,微翘的鼻孔“好似柳条上倒挂的鸣蝉”,胳膀上青筋突露“好象地图上画着的山脉”。

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这种种奇特的比喻既出人意外,又合乎情理,使得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矛盾更加形象、生动、鲜明,于是便增强了幽默感。

另外,老舍还善于运用比拟手法。

比拟是比喻的一种特殊格式,即把物比成人或将人比成物。

物一旦赋予人的特点,或人一旦赋予物的特点,便显得滑稽可笑。

拟人如:“拿破伦(狗名)一扫兴,跑到后花园对着几株干玫瑰撅上嘴!它心里说:不知道这群可笑的人们为什么全撅上嘴!想不透!人和狗一样,撅上嘴的时候更可笑!”(《二马》)。

拟物如:“孙八是个好人,傻好人,唯独他肯被老张骑着走”(《老张的哲学》)。

使狗像人一样会说话,使孙八成为“被骑着走”的牲畜,便产生了谐趣。

大量自如地变换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酿造笑趣,取得幽默效果,既显示了老舍的幽默才能,又为作品增添了新的特色。

老舍的幽默技巧不仅表现在语言表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情节结构方面。

所谓情节,用高尔基的一句话说:“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③。

而所谓结构,在小说、戏剧等叙事性作品中,主要就是安排和组织情节。

诚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

人的活动,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具体事件,把这些事件的发展过程提炼概括到作品里,就是所谓的情节。

老舍先生善于从纷纭的生活现象中抉取充满矛盾性的事件,再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组织成饶有风趣的情节。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情节是很多的。

在《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三十七八岁的黄花女虎妞一味追求人力车夫骆驼祥子。

本来,虎妞是丑陋,刁怪,沾染着寄生性的厂主小姐;祥子是朴实、健美、勤劳的城市贫民。

两人的年龄,出身地位,志趣爱好相距甚远,缺乏爱情的基础。

但由于虎妞渴望满足某种变态心理的需要和祥子的无可奈何,却意外地结合了。

老谋深算的虎妞为了将祥子俘虏到手,设下圈套,先引诱祥子上钩,然后谎称“我有啦!”步步紧逼祥子就范。

结婚的当天晚上,她见木已成舟,便自己拆穿了西洋镜,原来并未怀孕,是“裤腰上塞上了枕头”。

这一情节的可笑之处,就在于虎妞利用荒唐的手段,使憨厚的祥子跌落圈套,乖乖地成了她的猎获物,事情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滑稽性结果。

老舍把握住了这一事件的矛盾性,从容安排,层层递进,先制造出一种假象,悬念,继而着意渲染,然后突然来个反转,使真相大白,幽默感顿生。

作者的技巧就巧在这出其不意上。

老舍的有些幽默小说,其整体结构就是戏剧性的,从头至尾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幽默故事。

《老张的哲学》这部作品中,以主人公老张为中心辐集了各种矛盾:老张与孙八的矛盾,老张与李应的矛盾,老张与王德的矛盾,老张与龙树古的矛盾等等。

老张是个虔诚信奉“钱本位”人生哲学的极端自私自利可卑可笑者。

“钱”贯串在整个作品中,成了联系多种矛盾的小道具。

钱这个被旧社会许多人奉若神明的怪物,本身就带有喜剧性,一旦成为幽默作品中的道具,必将引发出更大的滑稽效果。

老舍紧紧抓住这个道具,层次分明地展开各种矛盾。

小说开始铺垫了老张与学生李应、王德的矛盾。

因为老张崇拜金钱,财迷心窍,苛求学生,虐待妻子,引起了富有正义感的李应、王德与他的尖锐对立。

接着写因李老者欠老张钱无力偿还,老张便图谋趁机逼娶李老者的侄女李静为小老婆。

随之又写老张为讨回龙树古欠他的债暗使连环记,一方面百般怂恿饶有家财的乡绅孙八买妾,一方面压欠他债的龙树古将女儿卖与孙八作小,并极力撺掇孙八和他合办喜事,企图一举多得。

这种建筑在钱的基础上婚姻是沙上楼阁,而且李静和龙凤又各有所爱:李静钟情于王德,龙凤暗许给李应。

于是各种矛盾便穿插交织,趋向激化。

待到孙八、老张“双喜”之日,龙树古携女外逃,王德要杀老张,结果,孙八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老张也闹了个狗咬尿泡徒欢喜。

老张的“钱本位”人生哲学受到应有的惩罚。

作者对各种人物关系的处理是比较巧妙的:欲擒故纵,先分后合,由弛入张,盘根错节,构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结果。

作者紧紧把握住了矛盾的焦点,突出了作品的喜剧性。

《文博士》的幽默结构与《老张的哲学》又有所不同。

它所揭示的矛盾没有《老张的哲学》那么复杂。

它是按着人物活动的先后顺序单线条结构的。

留美归来的文博士一味钻营上爬,在钻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丑态丑行,构成这部小说的滑稽内容,如同一根麻绳逐次拴起了许多蚂蚱。

《赵子曰》、《二马》、《牛天赐传》等,也基本上属于这种单线条的幽默结构。

综上所述,老舍之所以能成为幽默大师,是因为他不仅具有发掘事物内部矛盾性的敏锐观察力,而且驾驭了语言表达和情节结构方面的多种幽默技巧,尤其是修辞技巧。

他的幽默技巧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锻炼得越来越熟练。

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技巧就没有幽默。

正因为老舍运用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才很好地表现了他幽默艺术的审美心态;同时,反过来说他的幽默的审美心态也必须运用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

二者相辅相成。

正如有人指出的,幽默是智慧的产物。

注释:①秦兆阳著.《漫谈格调》,《当代》1981年3期。

②依·萨·毕达可夫著.《文艺学引论》第181页。

③高尔基著.《和青年作家谈话》,《论写作》第6页。

④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8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