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施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措施方案

实施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措施方案

实施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措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公司关于以为主线,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生产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基础,全面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未来五年人力资源规划报告,特制定实施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及措施。

通过细读、深思公司下发的《关于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我认为该实施意见抓到了精细化管理的命门,是各单位工作的标准和方向。

现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所运用的“选、育、用、留”四块工作进行阐述,结合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及解决措施。

具体工作主要涉及到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及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应该作为一个项目逐步推进、实施。

以下将分别从人力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未来发展目标及各项工作细分项目、设定目标、解决措施等展开说明。

一、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阳光纸业对人力资源非常重视,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基础仍相对薄弱,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一整套从招聘、培训、考核、晋级生档、职业生涯规划及配套激励措施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见下表。

表一:人力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及可能的影响
序号人力资源管
理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
可能的影响
年龄轻、学
历低、司龄
短的员工比
例较高
员工普遍年轻化,专业及管理技能还与公司要求存
在差距;
由于技术及设备进步,现有员工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需要进一步提升;
由于员工的流动率增长,导致熟练数量的员工比例
偏小,无法满足公司的要求。

影响公司整体绩效
影响公司长远发展
阻碍公司快速发展
人力资源管
理基础数据
不准确
公司总人数几次提交数据都不一样,人员分类数据
也不准确,没有统一统计口径;
有的员工的姓名和实际对不上,有的员工已经入职
一段时间还没有统计到数据库中;
各部门人员编制没有及时更新。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增加人力资源管理难度;
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

人力资源规
划流于形式
规划只是一个形式,有相应的规划,但没有真正起
到作用
规划更多的是倾向于人才培养方面,但还不够系统、
不全面
由于公司缺乏总体人力资源规划,导致人力资源职
能发挥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性;
由于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导致用人的时候临时招聘,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不明、不成系
统,随机工作;
提供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
要。

成本高且质量难以保证
岗位分析价值有限
做过岗位分析工作,但工作不彻底、不完善、不细
致;
多数情况走过场:有布置,无检查,有安排,无指
导,有要求,无辅导;
岗位说明书水平较低,难以起到良好指导作用,因
此许多部门都是把它放在抽屉里,把它作为给上级、
外审人员看的东西,表面上看洋洋洒洒,实际上经不
起推敲,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岗位定位不清;
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岗位之间相互
推诿或互不配合,降低工作效率;
少数部门或职能管理混乱,协调困
难;
员工对薪酬与工作量之间的关联
满意度低
岗位评估工作欠缺
公司对岗位评估工作没有概念,没有理解其重要性;
不能正确认识各岗位对企业的贡献、各岗位价值的
大小。

内部分配公平性问题一直不能解
决,造成薪酬分配方面不公平
、满意度非常低。

职能部门工资相对较低,极大影响
员工积极性。

培训管理薄弱
员工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方面存在缺陷,无法提供
具有针对性的效果更为明显和突出的技能培训,难以
满足员工持续技能提升的要求;
培训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后的考核力
度不够;
影响员工技能的快速提升;
不能为公司提供需要的人才。

绩效管理落后
绩效管理已经开始推行,但常走形式;
考核标准不科学,没有相应的体系;缺乏客观的数
据作支持;公平性、客观性无法保证;
很多情况下做多做少、做好做坏的差异不很明显,
存在着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
绩效管理的理念落后,为分配而做的绩效管理。

很多管理者没有把绩效管理当作管理和牵引员工行
为的工具;
绩效管理模式有问题,没有很好地支撑企业的经营
和战略目标,没有与经营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没有
与目标管理、预算管理、计划管理进行密切地一体化
建设。

绩效考核达不到鼓励先进、鞭策落
后的目的,甚至产生了副作用;
难以达到改善工作、提高能力的
目的。

难以通过绩效管理来促进企业整
体绩效的改进和提升;
员工的工作绩效与能力得不到比
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无法将企业的目标和压力传递到
各级员工;
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受到影响。

薪酬分配机制落后
薪酬结构设计、制度设计、流程等都存在缺陷,不
能够有效的实现自我公平和内部公平;
薪酬制度的设计不能够实现良好的内部激励作用;
分配的科学依据不足,内部公平性受到质疑,员工
意见大;
分配机制失去了对员工行为的牵
引和激励作用,
未成为一种管理工具;
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下降,员工的
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可能会受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