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德育品牌的内涵及实质
品牌最核心的不是外在形象,而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引领,一种内在向上的力量。
什么是学校德育品牌,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都注重价值追求,体现文化底蕴,彰显独特个性。
学校德育品牌是学校文化、价值追求、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价值追求是学校德育品牌创建、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文化和价值追求共同决定着学校德育品牌的个性,学校德育品牌的个性是学校文化和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
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品牌是根植于学校精神文化,以价值追求为内在动力,具有独特个性的学校德育发展的精神引领。
(一)价值追求是学校德育品牌的内在动力。
学校德育品牌价值追求是学校德育品牌创建、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决定着学校德育品牌的方向,对学校主体活动具有指向性。
学校德育品牌在创建、发展的过程中,时刻受学校德育品牌价值追求的影响。
价值追求是学校德育品牌创建的强劲动力,推动着学校德育品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寻求自我突破。
可以说,学校德育品牌无价值追求,就无发展的动力。
(二)学校文化是学校德育品牌的根基。
学校德育品牌与学校文化密不可分。
学校德育品牌是学校文化的凝练,是学校文化的高级表现形式,由学校文化创造性发展而来;学校文化是学校德育品牌创建的载体。
学校文化反映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心理态度,不同的学校文化会赋予学校德育品牌不同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离开学校文化的学校德育品牌无根无依,难以取得长期发展。
而根植于学校文化土壤进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仅会使学校德育品牌与众不同、独具特色,而且根基牢固、枝繁叶茂[2]。
(三)独特个性是学校德育品牌的外在表现。
独特个性是学校德育品牌价值追求和学校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
拥有独特个性是学校德育品牌经久不衰、持续发展、具有特色的关键。
学校师生整体的精神面貌、学校德育品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文化都浓缩于学校德育品牌独特个
性中,并通过独特个性显现出来。
学校德育品牌无个性则无特色,拥有了个性,便拥有了独特的气质。
由于创建学校德育品牌的立足点是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以其必须以校本德育文化资源为基础。
这就表明学校德育品牌并非某种模式,也并非某种单一路径,只有尊重本校德育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才能建设出独具特色又不失本色的学校德育品牌。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品牌就是学校在尊重自身传统德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向上的精神引领。
二、建设学校德育品牌的意义
(一)创新德育理念,实现内涵式发展。
德育理念是学校德育品牌的灵魂,贯穿于学校德育品牌创建的始终。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有利于使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立足教育改革前沿,确立“以德育人”理念,实现学校德育理念创新与发展,促使学校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从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重视教师德性养成,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主体责任,补救主体缺失。
品牌存在归属问题,学校德育品牌同样也存在德育品牌是谁的,德育品牌该由谁维护等问题。
学校德育品牌的创建可以充分调
动校领导、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意识到自身作为学校的一员,谁也不是“旁观者”,都是学校德育品牌的主人,有义务也有责任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品牌的创建、维护。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事,可使部分教师及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德育责任,跳出德育“旁观者”角色,成为德育的“合作者”,使学生从德育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积极“参与者”。
(三)增强德育有效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德育品牌是学校的无形资产,蕴涵着学校文化、特色,能给校领导、全体师生带来荣誉感、责任感、幸福感。
建设学校德育品牌需要全员参与,强调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以立己德为先,既是“经师”又是“人师”,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榜样育人,增强学生道德认知,形成德性修养自觉,养成高尚道德行为习惯;有利于师生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进而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形成良好学风、校风。
三、学校德育品牌的建设与维护
(一)诊断德育资源,确立品牌目标。
诊断德育资源是学校德育品牌创建的前提。
而目标的明晰需要建立在对学校德育各要素和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科学分析的基础上[3]。
即创建学校德育品牌,确立德育目标,应从诊断学校德育资源开始。
学校需在全面、客观分析本校文化背景、地理位置、教师专业水平、学生德育需求等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特色与优势资源,明晰自身缺点与不足,进而确立德育目标。
首先,深入了解师生的道德现状和需求。
学校可组织专业人员通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