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陈 任)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陈 任)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陈任西南政法大学

上传时间:2008-1-9

关键词: 第三人利益合同/变更/解除

内容提要: 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是完善我国合同法的迫切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事人是否可以像在两人合同中一样协议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在没有第三人同意的情况下,当事人行使变更权和解除权虽不应当完全否认,但是必须受到限制。具体标准取决于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宗旨和该合同的特征。作为一般法规范的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制度将与我国现行合同法律法规共存,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实践中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予以适用。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理论界开始对第三人利益合同展开研究,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和本质特征[1]、受益第三人的范围及其权利的内涵外延[2]、第三人利益合同成立的要件及其效力[3]、第三人利益合同在其他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剖析我国立法相关制度的缺陷以及论述承认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必要性,从而得出我国合同法应当改革的结论[4]。但是,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制度,法律一旦承认和保护受益第三人在合同中的权利,将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三人的利益对合同当事人行使合同法上的权利的影响。这主要指的是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第三人利益合同行使变更权和解除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鲜有对该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即当第三人利益合同成立后,在未经受益第三人同意的情况下,当事人是否仍然可以像在一般合同中一样行使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其权利是否应当受到限制?限制应该达到什么程度?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技术转让与咨询服务合同,合同约定甲的子公司丙在合同履行期限内亦享有取得该技术并接受咨询服务的权利。丙公司得知此合同后淘汰了旧设备,并重新制订计划准备技术更新。很明显,如果甲与乙后来重新达成协议变更或解除该合同或取消该合同中关于丙公司权利的条款,丙的利益将受到损害。第三人利益合同作为一种为法律所承认的合同,其成立后具备与其他合同一样的法律效力,受益第三人因此有理由认为该合同的履行受到法律的保护并在债务人违约后可以获得合同法上的救济。如果法律允许合同当事人随意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那就等于没有为第三人提供任何法律上的保护,因而受益第三人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也将受到质疑。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合同当事人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权利应在何种程度上受到限制?例如,在上述合同中,如果丙公司知悉合同后并没有淘汰旧设备和制订新计划,而只是发文件确认其已经知悉并接受该合同为其设定的权利,那么甲与乙是否还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如果合同经过公证,当事人的变更权或解除权又当如何对待?如果甲与乙在合同中约定保留随时变更、解除合同或第三人利益条款,或设定行使变更权或撤销权的条件,这样的约定还是否有效?笔者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以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为背景,以其他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为参考,以求解决在我国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建立后,当事人行使法定或约定的变更权和解除权的问题,从而构建一个与

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相匹配的完整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

(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

依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变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我国《合同法》第77条和第93条分别对当事人的以上权利予以承认和保护。此外,依据《合同法》第93条的规定,当事人亦有权为合同的解除设定条件,在该条件成就时,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而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另一方面,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应当正确合理地行使其法定的或约定的合同权利,以保证其权利的行使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一原则尤其应当体现在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即当事人行使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不应当使受益第三人的利益遭受到损害。这是因为在一份有法律效力的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享有某种期待利益,他有理由相信合同应当依法得以正确地履行。基于这种信任,受益第三人往往有可能依据合同条款作出某种安排或采取某种措施。如果法律允许当事人可以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不仅没有保护受益第三人的期待利益,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存在而使第三人的现存利益遭受损害。

当事人依法享有变更权与解除权与受益第三人在合同中的权利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于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与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此矛盾以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是研究第三人利益合同变更和解除问题的关键。这一问题的解答将使所有相关问题迎刃而解。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我国合同法要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关于这一问题,目前在理论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建立该制度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即如果当事人有让第三人从合同中获益并享受诉讼权利的话,那么这种意思表示应当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次要目的是解决受益第三人因不能获得合同上的权利而导致的某些不公平后果。其次,需要明确的是,第三人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合同中的权利?基于对以上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后者的答案是,如果当事人有让第三人从合同中获得利益并享受权利的意思表示时,第三人便可以获得合同中的权利。

可见,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建立主要还是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利益,而非第三人的利益。这与我国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相吻合的,也是该制度能合理存在,于合同法中的根本原因。所以,解决上述矛盾的指导原则也应当以维护当事人自身的利益为主要目的,即允许当事人在不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行使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权利。

二、第三人利益合同变更或解除的判断标准之比较研究

基于以上指导原则,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有两种极端的情形应当排除在我国合同法之外。第一种是允许当事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经过第三人同意即变更或解除合同或与第三人权利相关的合同条款。另一种是,第三人利益合同一旦生效后,除非征得第三人同意,否则当事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变更、解除合同或与第三人权利相关的合同条款。前一种情况显然对保护第三人利益不利,而后一种情形则严格限制了当事人的权利,过分强调保护受益第三人的利益,与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宗旨不符。

除了以上两种极端情形之外,本节将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在我国法律应当规定在哪些具体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或者不能变更和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

(一)知晓

苏格兰的法律规定,在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只要受益第三人知道该合同的存在,当事人

就不能再变更或解除合同。在判例Carmichael v Carmichael,s Excecutrix[5],一位父亲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为其未成年的儿子设定的利益。合同约定,父亲每年应当向保险公司交纳保险金,直到其儿子成年。如果儿子未达到成年就夭折的话,父亲可以拿回所有的保险金。如果儿子达到成年年龄,并接替每年交纳保险金的合同义务后,保险赔偿金就应当在儿子死后支付给他的遗嘱执行人或受让人。后来儿子刚满成年年龄不久便死亡,但是由于合同约定的每一年的应支付保险金的日期还未到,所以他自己还未交过保险金。儿子的遗嘱执行人,即他的姑姑认为她应该得到保险赔偿金。但是,父亲却认为由于儿子未能按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他可以取消保险合同中为儿子设定的利益和权利。Dunedin法官认为,儿子在合同中的权利在他知晓该合同存在时就固定了,父亲不能再变更或撤销儿子的权利,因此他的姑姑可以得到保险赔偿金。

笔者认为,“知晓”规则不应为我国法律所采纳。首先,仅仅因为受益第三人知道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存在就排除当事人行使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显然对当事人很不利,因为在实践中,当事人修改或解除合同的情况经常会发生。例如,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了两吨钢材,因为乙在另一法律关系中欠了丙一笔钱,甲、乙之间的合同约定甲应当将全部货款支付给丙并向丙直接负责。后来由于市场行情的缘故,甲、乙均同意将定购数量减少三分之一,因此应付货款也随之减少。如果只是因为丙知道了该合同的存在,就彻底排除甲、乙修改合同的权利,显然很不合理。又比如,甲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约定乙公司负责为甲的女儿丙翻修房屋,甲支付所有的费用。随后甲将签订合同的情况告知丙。虽然合同一开始约定地板使用实木板,但是后来甲重新计算了一下费用,发现超出预算,因此在合同签订几天后与乙公司谈判要求将实木板改成复合木地板。如果适用“知晓”规则,在丙不同意的情况,甲就不能变更合同条款因为丙已经得知合同的存在。

其次,当事人在受益第三人知道合同存在后变更或解除合同并不会损害第三人的实质性利益,而最多也就是造成第三人内心的失望。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尽管第三人知道合同的存在,但他内心不一定渴望得到合同中为他设定的利益或不完全相信债务人将完全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最后,如果以受益第三人是否知晓合同的存在作为判断合同当事人是否还能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标准的话,在实践中也行不通。这是因为“知晓”本身是一种心理活动,除非受益第三人以口头、书面或者行动表达出来,否则很难判断第三人是否真正得知合同的存在。尤其是在当事人并没有亲自告知受益第三人有关合同签订的情况下,使用“知晓”规则明显对当事人不公平。比如,上面所举的父亲为了女儿签订房屋维修合同的例子中,如果女儿得知其父签订合同的消息并非来自于其父,而来源于其母。那么,如果其父后来准备修改合同之时并不一定意识到也不可能要求他必须意识到其女已经知道合同的存在。尽管第三人的知晓在很多案件中事实上存在,但是法律不应当给合同当事人附加这样的义务要求其去探测受益第三人“是否知晓”的内心状态。

(二)告知第三人或将合同送交第三人

如果当事人告知第三人合同已经订立或者将合同或相关文件送交受益第三人,是否意味着当事人的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就此再不应当行使?

与“知晓”规则所不同的是,这一规则避免了当事人去探测受益第三人的内心活动,使

得当事人能够确认第三人已经或应当知道合同的存在。苏格兰法律便采纳该规则,即当事人告知了第三人有关合同的情况或将合同送交给第三人是第三人利益合同不能再被修改或撤销的原因[6]。

笔者认为,探讨该规则是否可作为一合理规则为我国合同法所采纳,首先应当确定当事人告知第三人或将合同送交第三人的真实目的。一种可能的情况就是,当事人告知或送交的行为用以表明他们希望为受益第三人设定不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权利。另一种情况就是,当事人只是为了让受益第三人知道合同的存在,而并没有否定他们将来行使对合同的变更或解除的权利。具体应属于哪一种情况应当取决于实践中的案件事实、合同的约定以及其他相关情形等。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当事人告知或送交合同的行为本身不适合作为判断当事人是否还能行使变更权或解除权的标准。其次,该规则与“知晓”规则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当事人告知或送交合同后又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这一系列行为并不会对受益第三人造成实质性利益的损害。这是因为第三人有可能根本没有对合同产生任何期望值或对为其设定的利益不屑一顾,即便是第三人希望合同得以履行并渴望获得利益,依据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宗旨,保护当事人合同自由的权利与实现受益第三人内心希望相比,前者更为重要。

(三)接受

在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由于第三人仅获得利益而不承担义务,因此不要求受益第三人像承诺人一样必须对合同做出某种回应。只要第三人不拒绝或反对合同为其设定利益和权利,该合同就产生法律效力。那么,如果第三人向当事人表示接受合同后,当事人是否还能行使变更或解除该合同的权利?

在接受规则中,“接受”指的是一种非心理状态,它必须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例如,语言、文字或行为。也就是说,接受必须是受益第三人明示的向当事人表示同意合同为其设定的利益。第三人内心的接受或默认不能作为限制当事人行使变更权或解除权的理由,否则将产生与“知晓”规则同样的问题,即当事人无法辨别第三人的内心活动,因此无法知道他们究竟何时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很多国家法律都规定受益第三人接受合同是第三人利益合同不能再被变更或解除的原因。英国1999年《第三人权利法案》规定:受益第三人向承诺人表示接受合同后,第三人在合同中的权利就不能被修改或撤销;受益第三人可以以语言或行为表示接受[7]。美国《第二次合同法重述》规定:受益第三人在承诺人和受诺人的请求下表示接受合同以后,第三人的权利不能再被修改或撤销[8]。昆士兰1974年《财产法案》规定受益第三人接受合同后,其利益和权利就不能再被当事人修改或撤销;“接受”是第三人以语言或行为向承诺人表示同意[9]。澳大利亚1969年《财产法案》的规定略有不同:当事人可以在受益第三人明示或默示的接受合同之前解除或变更合同[10]。

《法国民法典》第1121条规定,一旦受益第三人表明愿意接受合同中为其设定的利益时,债权人不再可以行使撤销权。受益第三人通过接受巩固了他在合同中的权利,但接受本身并不产生任何新的对债务人的请求权。《意大利民法典》1411条第2款规定,第三人利益合同可以被当事人解除或修改,直到受益第三人向债务人声明他愿意得益于该合同。其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的规定都承袭了法国法的规定,将“接受”作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不可撤销或修改的标准。例如,《西班牙民法典》第1257条、《阿根廷民法典》第504条、《巴西

民法典》第1098条、《瑞士民法典》第112条、《荷兰民法典》第253条和《希腊民法典》第412条均如此。

“接受”规则是否可以为我国所采纳首先取决于如何定义它。可参照的合同法概念就是对要约的“承诺”——《合同法》第21条将其定义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那么,接受则可定义为受益第三人同意合同为其设定的利益和权利的意思表示。根据这一定义,第三人向当事人表达接受的语言文字中如果包含有“同意”、“赞成”、“接受”、“接纳”或其它同义词时,均可表明第三人接受合同。但除了以上措辞外,以下四种情况亦可说明第三人接受合同:1.受益第三人表明将依据合同约定安排一些事务。例如,父亲签订合同装修女儿的房屋,当女儿被告知合同已签订时,她只是说自己欲请一位专业设计人员为装修设计。2.受益第三人向当事人提出询问或请求。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将部分货物交付给丙公司。当丙公司被告知该合同后,立即打电话给乙询问发货的具体时间和路线。3.受益第三人向当事人提供与合同履行有关的信息。例如,出租人与承租人约定,租赁房屋的每一年第一季度租金由承租人交给出租人的母亲丙。丙得知该合同后通知承租人其银行账户的相关信息以方便承租人转帐之用。4.尽管受益第三人没有明确表达赞成合同,但是他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要求、提醒、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也表明他接受了合同。

除了以上四种情形外,第三人接受合同可能还会表现为其他形式。考虑到在实践中接受合同意思表示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如果将“接受”规则作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否可以被修改或解除的标准,当事人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首先当事人不得不每次在修改合同之前揣测受益第三人的真实意思。第三人的举止、行为、语气都有可能作为判断的因素。此外,当事人还将在诉讼过程中担负举证责任,他们要证明第三人没有接受合同则更具难度。另外,在实践中,由于修改合同的情况经常发生,如果一旦第三人接受了合同,当事人就不能再修改或取消为第三人设定利益的合同条款,显然对当事人造成许多不公平。例如,甲向乙签订加工定作合同,约定乙将第一批和第二批货物的加工费支付给乙的债权人丙。由于市场销量原因,甲、乙协商减少加工产品。但是未征得丙同意,两批货物的加工费不能减少,这是因为丙已经接受了合同条款。对当事人的不公平除了集中体现在当事人需求的变化、市场行情等客观情况的变化以外,还特别体现在履行期较长的合同中。例如,甲与其侄子乙签订协议,甲将其公司的股票的一半转让给乙,乙则负责在甲退休后每一年向甲和甲的妻子丙各支付五万元养老金,直到甲、丙去世。丙作为受益第三人,其利益不能被取消或更改,因为丙已经知道了合同并欣然接受之。即便是后来甲、丙之间关系恶化,甚至双方离婚,没有丙的同意,甲亦不能变更或解除合同,这对甲显然是不公平的。

我国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建立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当事人的合同自由,保护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期待利益的实现。但是,当当事人改变了原来的意愿要求修改或解除合同时,为了不影响第三人的利益而否认当事人的变更权或解除权就不再符合上述目的了。而另一方面,当事人行使变更权或解除权不能对第三人造成不公平,所以法律应当在合理限度内限制当事人行使这些权利。但是笔者认为,第三人的一个点头、一句同意的话并不能说明他郑重地接受了合同为其设定的利益。这样的接受也不足以限制当事人行使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而只有书面作出的接受合同的意思表示,并且按照“送达主义”送交到当事人处,“接受”方产生法律效力。如果采用以文件发出之时第三人的“接受”便产生法律效力的“投邮主义”,

则意味着当事人的变更权和解除权有可能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限制,甚至是在其无法预料的情况下被限制。例如,甲公司与乙签订合同约定,甲所有的子公司也将获得合同中与甲相同的利益。合同签订时,子公司丙已存在,但是丁公司正在组建。丁公司成立后应享有合同中的利益,并且在其正式书面接受合同后,其权利才得以巩固。如果按照“投邮主义”,其接受通知在发出去时便生效,而不管乙公司是否能收到,也不管通知在送交过程是否会遗失,那么乙公司不仅有可能不知道丁公司已接受合同,而且还有可能不知道丁公司已经成立,这对乙显然是不公平的。

(四)依赖

受益第三人希望从合同中获得为其所设定的利益,并且也相信合同能够得以正确履行,因此依据合同作出某种行为或采取某种措施,那么第三人依赖合同的行为是否能作为限制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理由?

以第三人的依赖作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不可再被变更或撤销的判断标准已为英美法系很多国家所采用。英国《第三人权利法案》规定:如果承诺人知道第三人已经依赖合同,或者承诺人可以合理地预见到第三人会依赖合同并且第三人在事实上已经依赖于合同,合同就不能再被修改或解除[11]。美国《第一次合同法重述》第143条规定:如果债权受益人在他知道合同的变更或解除之前就已经依赖合同从而其现状在实质意义上已经被改变,那么没有受益人的同意,该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就是无效的。《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311条略作修改,规定:受益人在接到变更或解除通知之前就合理的依赖合同从而其现状在实质意义上已经被改变时,当事人的变更权或解除权就必须终止行使。新西兰《合同法案》的规定与美国法大致相同:当事人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直到受益第三人依赖合同从而其现状在实质意义上已经被改变。

依据受益第三人的利益不能受到侵害和当事人权利的行使不能造成对第三人的不公平的原则,如果第三人已经依赖于合同,例如,第三人为了接收债务人的货物已经租用了仓库,第三人为了要取得合同中的新技术设备而已经淘汰了旧有的设备,这时再变更或解除合同显然会对第三人造成利益上的损害。因此,笔者认为“依赖”规则应当为我国合同法所采纳。但是,我国采用依赖规则应当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1.受益第三人依赖的行为必须是基于相信合同,希望获得合同中的利益而为的。只有这样的行为才能作为限制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理由。为了确保受益第三人的依赖行为是基于合同而为的,首先应当确认第三人是否知道合同的存在。其次,从第三人行为的背景和其他相关情况来看,是否有事实表明第三人的行为并非基于合同所为。例如,甲与乙约定,甲给乙的儿子丙购买一部新的手提电脑。丙得知该合同后,便将自己旧的电脑在二手市场处理掉。丙的行为应当被看作是依赖了合同。但是,如果丙卖掉了旧电脑后,随即又购买了一部新的电脑,这时其行为并不一定是基于合同做出的。在某些情况下,第三人在合同签订后有可能恰好有某些举动,但这些举动未必是依据合同所为,因此也就不是依赖合同的行为。

2.受益第三人的依赖行为必须是合理的,当事人可以预见得到的。其衡量标准就是第三人的行为是否是一个正常的人会依据合同约定可能做出的。例如,甲与乙签订合同约定其中的十吨货物甲应当交付给丙,如果丙得知合同后,与丁签订合同将自己的专利技术转让给丁,丙的这种行为就不是当事人可以预见得到的,即不是依赖合同的行为,因此也不能作为

限制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因。对于当事人而言,他们不需要能够预见到第三人行为的具体内容,只要第三人的行为是属于可预见范围内的即可。例如,甲与乙约定,甲给乙的儿子丙购买一辆车,乙将此协议告知丙后,丙有可能卖掉旧车,或者制定一个驾车旅行计划或者购买一些用品以供新车使用。以上行为都是合理的,可预见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丙的利益不可被修改或被撤销的理由。最后要强调的是,如果第三人行为的本身是依据合同作出的,其程度虽超出了合理的限度,“依赖”规则仍然适用。上述所举例子中,甲、乙约定将十吨货物交付给丙,如果丙得知合同后租用了整座仓库准备储存货物,其租用仓库的行为是依赖合同所作出的,所以可以固定他在合同中的利益——甲、乙不得再修改或解除与丙利益相关的合同条款。但是,若乙违约未交货或未按时交货,丙起诉要求赔偿其租用仓库的损失,乙可以以“可预见”的损害赔偿规则对抗丙要求赔偿其租用的多出合理范围的仓储空间的诉讼请求。

3.受益第三人的依赖行为是否致使其现状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不应当是判断第三人利益合同可否被修改或解除的标准。美国和新西兰国家法律都规定受益第三人的现状被实质性改变是“依赖”规则适用的条件,这主要是要求第三人的经济状况因其依赖合同而被改变。但是,由于两个国家法律都没有对“实质性改变”给予明确的定义,对何谓“实质性”也没有统一的解释标准,因而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很难适用。如果我国也采用类似的规定,那么法院就不得不依据具体案情来判断什么,情况是“受益第三人现状被实质性改变”,而什么情况是“非实质性改变”,这显然增加了适用法律的不确定性。其次,如果将“实质性改变”理解为“重大改变”,那么采用该规则意味着只有在第三人依赖合同后其现状被重大改变时,当事人的变更权和解除权才告终止,那么这显然不符合受益第三人的利益不能受到损害的原则。因为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在任何时候第三人都不能因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签订而遭受到现存利益的损害,而不论其损害大小如何。

4.依赖规则是判断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否能被变更或解除的标准,一旦第三人依赖了合同,他在合同中的利益和权利即被固定。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合同法保护的是第三人的期待利益而不是依赖利益。合同法允许第三人可以通过债务人的履行获得合同中的利益,并保护其在债务人违约时获得合同法上的救济,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包括第三人因债务人违约导致的期待利益的损失和因依赖合同遭受的损失。例如,公司甲与旅行社乙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的20个雇员要组团到东南亚七日游,乙负责为这个团安排行程、路线、签证、机票、酒店等所有事务。甲按每人九千元向乙支付所有的费用,乙就服务的质量直接向旅行团成员负责。到出发当日,20人到上海机场准备登机,但是其中一位成员因签证刚刚过期而被拒绝出境,所有人员滞留机场,经查明签证过期是由于旅行社的失误造成。甲公司得知后,要求取消此次行程,但是旅行团所有成员要求旅行社解决签证问题,尽快出行。这是一个第三人利益合同,按照“依赖规则”,在旅行团到达机场后,除非征得旅行团成员的同意,甲公司不能再取消该旅行团的行程。旅行团成员的期待利益是按合同约定时间出行,他们可以针对乙的失误行为提出索赔,索赔的范围包括因未按时出团所造成的各种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5.在诉讼中,受益第三人负有举证责任,证明其已经依赖合同。当事人修改或撤销了合同后,如果第。三人以自己已经依赖合同提起诉讼,要求当事人赔偿其损失,负举证责任

的应当是第三人,这是因为最了解第三人自身情况的是他自己,当事人很难去举出证据证明第三人还没有依赖合同。例如,第三人证明为接收货物其已经租用了某仓库,或证明为了获得债务人所承诺给的新车而卖掉了旧车。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们则有义务在修改或解除合同之前检查第三人是否已经依赖了合同,因此在诉讼中他们应当证明在变更或解除合同前他们已经使用所有合理的方式检查第三人的情况,否则合同的修改或解除将归于无效。

(五)将合同置于当事人控制之外

在苏格兰判例Carmichaelv Carmichael,s Excecutrix中,Dunedin法官认为,如果当事人将合同置于其控制之外,例如在官方注册委员会对合同进行登记注册,则意味着合同为第三人设定了不可变更或撤销的利益。

这是因为,如果当事人将合同置于其控制之外,说明当事人有为第三人设定不可撤销或变更的利益的意思表示。在我国,当事人如果有这样的意思表示,也应该予以承认。这里主要涉及到在我国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建立后,经过公证的合同是否可以被变更或解除的问题。公证合同意味着公证机关代表国家证明合同的存在、效力和可强制执行力。我国《合同法》第186条关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可撤销赠与的规定亦适用于第三人利益合同。例如,甲公司与乙单位签订合同约定双方合作开发产品,乙方提供技术,甲方则负责出资并制造成品,并将每一年制成品的百分之二免费提供给乙方的职工及其家属。最后一条是具有赠与性质的第三人利益条款。为乙方职工及其家属设定的利益在该合同公证后不能再被当事人修改或撤销。除了《合同法》以外,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公证还适用其它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具体分析。例如依据《赠与公证细则》第7条,不动产赠与合同的公证并不能限制赠与。人撤销赠与,赠与人可以在不动产所有权转移之前的任何时候撤销赠与。因此,如果甲与乙约定,乙照顾年老的甲,甲则在其死后将房屋赠送给乙的儿子丙,如果合同签订并经过公证后乙不再承担照顾义务,甲则有权撤销其赠与。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当事人公证合同的目的并不是要为第三人设定不可变更或撤销的利益时,合同即使被公证后也不限制当事人行使变更权或解除权。例如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公证并不影响当事人修改或撤销第三人的利益,或者约定合同公证与当事人行使变更权或解除权无关等等类似的条款。另外,某些类型的合同如遗嘱公证合同是以公证员的公证服务为合同标的,这种公证并非属于“将合同置于当事人控制之外”的情形。

(六)债权人的死亡

一些合同中,如果当事人约定第三人的利益是在债权人死亡时获得的,那么这些合同应该使用特殊的标准来判断当事人是否能行使变更权或撤销权。《德国民法典》331条规定,如果合同约定债务人应当在债权人死亡时向第三人履行义务,那么第三人在债权人死亡时获得合同上的请求权。在这一类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受益第三人的利益在债权人死亡之前只是“纯粹期待性的”,因而也是不稳定和可变动的,当事人可以自由的修改或取消为第三人设定的利益,只有在债权人死亡后,第三人的利益才转变成现实的、具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的权利。[12]

在我国,约定受益第三人在债权人死亡时获得利益的合同一般是人寿保险合同和赠与合同。例如,甲与保险公司乙签订合同,约定甲每年交纳保险费,如果他在合同订立之日起十年内死亡,乙应当向甲的儿子丙支付一笔钱。又如,甲向乙承诺,乙死之后将赠与乙的儿子

丙一份房产。在这些合同中,为受益第三人设定的利益同样也具有“期待性”和“不稳定性的”的特点。只有第三人在债权人死后仍然活着,并且为他所设定的利益在此期间没有被修改或撤销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第三人的利益才转化成现实的、既得的权利。这些合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债权人希望通过合同的订立为第三人设定利益,让第三人在其死后获得该利益,债务人的合同义务一般则是提供帮助完成债权人期望的服务,债权人往往有权单方面修改或撤销第三人的利益。例如,依据《保险法》第63条的规定,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通知后,应当在保险单上批注。赠与合同约定赠与人死亡时将个人财产赠给第三人时,赠与人可以在其死亡之前撤销或变更赠与。这种情况类似于遗赠中的遗嘱人可以单方面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13]。

三、当事人保留变更或撤销的权利

以上研究表明,我国合同法可以采用“以书面通知表示接受”,“依赖”,“将合同置于当事人控制之外”、“债权人死亡”这四种规则来决定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再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但是,第三人利益合同与普通的两人合同不同,因为第三人在该合同中只获取利益,而不承担合同义务。合同法之所以应当承认和保护第三人利益合同,使之具备法律强制执行效力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实现当事人签约的目的。既然第三人能获得合同中的利益,并且可以针对该利益行使请求权是由当事人的共同的意思表示所决定,那么当事人亦有权在为第三人设定利益的同时保留他们变更或撤销该利益的权利。另外,依据当事人的约定优先适用的原则,当事人有权排除适用上述四种法定规则,自主的决定他们是否能够、何时能够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

(一)当事人有权保留变更权或解除权

当事人有权在签订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时候,约定保留随时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凡是合同中包含有“当事人双方经协商一致即可以修改或解除合同条款”,“甲方可以在任何时候取消为第三人设定的利益”,“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时可以变更受益第三人或者撤销第三人利益条款”和其它类似的字句时,说明当事人有保留其变更权和解除权的意思表示。问题是当事人保留这样的权利是否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是否会对受益第三人造成某种不公平或利益上的损害?首先,当事人的保留如果属于《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合同无效的事由范围内,那么他们的约定就是无效的。但是很显然,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当事人保留其权利主观目的在于维护其行使约定的权利,并非属于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其次,保留了变更权和解除权的结果是使第三人的期待利益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是并不损害第三人的现存利益。最后,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为防止第三人被合同误导或者因依赖合同而导致其现存利益遭受到损害,当事人应当用尽合理的手段方法让第三人知道保留条款的存在,并在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证明他们已经通知或提醒了第三人。

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都承认当事人可以保留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权利,但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了不同的条件。如新西兰《合同法案》第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保留变更权或撤销权,前提条件是在受益第三人依赖合同并且其现状被实质性改变之前他就已经知道变更权和解除权保留条款的存在。该条规定就是为了保证第三人在其依赖合同之前就已经知道合同为其设定的利益是不确定的。在英国,法律委员会认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当事人可以保留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但为了防止没必要的不确定性,法律必须对保留约定

有所限制,即当事人在合同中只有以明示的方式约定保留权利才能有效”。[14] 在大陆法系中,由于法国法对当事人是否能够修改或撤销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唯一判断标准就是“接受”规则。因此,法院认为如果当事人要想保留修改或撤销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权利,就必须要避免受益第三人接受合同,简单的做法就是不让第三人知道合同的存在[15]。但是,这一观点受到欧洲一些学者的批判,他们认为保留变更权和撤销权是当事人本应当享有的权利,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负担,即当事人必须小心翼翼采取各种方式以避免第三人知道或接受合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16]

当事人保留权利所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当事人已经约定保留变更权或解除权,但是一直没有修改或解除过合同,直到第三人依据合同起诉,当事人是否还能行使此项权利?该问题曾在苏格兰一个判例Lovev Amalgamated Society of Lithographic Printers of Great Britain Ireland说明过[17]。在该案中,社团与其职工签订合同,约定职工的家属将享受社团给与的某种福利,合同同时约定社团保留修改或撤销该条款的权利。但是,该条款一直没有被修改或撤销过,直到某个职工的家属依据合同起诉要求获得合同中所设定的利益。社团答辩认为由于其保留了撤销第三人利益条款的权利,因此社团要求立即撤销该条款以抗辩职工家属的诉讼。法院认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获得利益的权利有可能是有条件的,但这些条件在生效之前就有可能被取消,所以第三人的权利并不因这些条件受到影响。当事人保留了变更权和撤销权时,第三人的权利就是有条件的,但是条件在第三人提起诉讼的同时就不再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同时也就丧失了再去修改或撤销合同条款的权利。”[18]笔者认为,在当事人约定保留变更权和解除权的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如果第三人在提起诉讼之前合同从未被修改或撤销过,那么在他提起诉讼时其获得合同利益的权利就被固定化了。因此第三人是否已经提起讼诉应当是判断那些被当事人保留了权利的合同是否还可以被修改或解除的标准。

(二)当事人选择不同于法定规则的权利

依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还有权制订不同于法定规则的合同约定来固定第三人利益。只要当事人的约定不违反强行法的规定,当事人的约定应当被优先适用。例如,甲与乙约定,甲将支付一笔钱给乙的债权人丙,只要丙明确表示接受合同,甲、乙就不能再撤销为丙设定的利益。此约定则排除适用法定的“依赖”规则,即如果丙没有明确表示接受合同,而是默默地依赖该合同做出某种行为,其依赖行为并不能限制甲、乙协商一致取消丙的利益。又如,甲公司要并购乙公司,在双方签订协议中,甲方承诺乙方并购后甲方维持现有的职工福利制度不变,该协议签订后应当送至工会,只要职工代表同意并签字后全体职工的利益便被确定,甲方应保证在五年内该福利制度不变。在该案例中,法定的“以书面通知表示接受”、“依赖”等规则均被排除适用,只有职工代表同意并在指定的法律文书上签字后,甲、乙双方变更或撤销其利益的权利才告终止。再比如,甲与乙约定,甲在乙的儿子丙成年时为其购买一辆跑车;双方又约定,在丙到达法定成年年龄之前,甲、乙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修改或取消为丙设定的利益。协议签订后便被公证。该赠与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并不适用法定的“公证”规则,而应以约定的“丙到达法定成年年龄”的合同条款为判断标准。

考虑到当事人制定不同于法定规则的具体标准可能会影响到受益第三人的利益,具体标准应当明确约定在合同中。并且当事人应当通知和提醒第三人关于具体标准条款的存在。如

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当事人行使变更权或解除权的具体标准,就应当适用法定规则。具体标准应当以明示的形式予以约定,当事人选择具体标准的默示的意思表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这样可以防止为了推断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例如,甲公司与乙签订合同约定甲为乙的亲戚丙修建一个鱼塘,双方约定乙负责工程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但在工程开工后,乙不得再修改设计方案或改变材料。很明显,当事人签订该条款的目的不在于固定第三人丙在合同中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甲的利益,所以该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应当适用法定规则,即丙的利益应当是在丙书面通知当事人表示接受合同,或是在丙依赖合同后才固定化。《德国民法典》第328条和美国《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311条均承认当事人可以选择和设定不同于法定规则的标准来决定第三人利益何时成为不可修改或撤销的权利。但所不同的是,在当事人没有明确的约定时,德国法院可以依据合同签订的目的和具体案情来判断当事人默示的意思表示,而美国法院在此情况下则视当事人没有选择任何具体标准。英国1999年的《合同法案》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依据1996年的法律委员会的报告,当事人选择具体标准的默示的意思表示将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相比较而言,英、美两国的规定更具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三)当事人为变更权或解除权设置条件

当事人可以为变更权或解除权设定条件——约定当某种条件达成时,当事人便可以修改或撤销为第三人设定的利益;或者约定当某种条件达成时,当事人就不能再修改或撤销为第三人设定的利益。合同中若含有这些约定的话,法定规则就应当被排除适用。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和乙的子公司丙提供新的技术设备,但是为丙设定的利益在其开拓国际市场之前可以被修改和取消。或者甲、乙双方约定丙公司在合同中的利益是不可以被修改或取消的,除非丙公司不再是乙公司的子公司。

四、司法审判中对第三人利益合同变更或撤销的认定

上述研究之后,还有必要再探讨一下司法实践中,法院在涉及到第三人利益合同变更或解除问题的诉讼中是否享有自由裁量权的问题。

比较研究表明,德国法赋予法院的自由裁量权最为宽松和灵活。当事人是否能够修改或解除合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或者终止行使这些权利,保留权利与否都由当事人共同的意思表示所决定。在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法院也可以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和合同目的推测和认定,视为当事人保留了权利或选择了某种具体标准。[19]此外,德国法中虽没有制定“接受”、“依赖”的法定规则,但是德国法院可以依据具体案情来决定当事人的变更权或解除权是否应当在第三人接受或依赖合同时终止行使,例如第三人的现状已实质性改变,第三人同意合同条款,修改或解除合同会造成对合理依赖于合同的第三人的不公平等具体情形都有可能是法院限制当事人行使变更权或解除权的理由。[20]新西兰《合同法案》第7条规定,尽管第三人的实质性依赖是法定规则,但是法院有权依据具体案情排除适用该规则——即为了满足公平和现实的需要,法院可以不考虑第三人是否依赖合同而认可当事人修改或解除合同的行为有效。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在修改或解除合同之前不得不考察第三人是否已经依赖了合同或者联系第三人以求其同意,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既无法考察第三人依赖合同的状况,亦无法联系到第三人。例如当事人找不到第三人,第三人拒绝与当事人联系,第三人不愿告诉当事人他是否已经依赖合同,第三人已丧失行为

能力因而不能说明其状况或表达其意愿。在上述情况下,法院就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认可合同的变更或解除。英国法律委员会在其报告中也建议:如果当事人用尽合理的方法也无法确认受益第三人的状况或得到第三人的同意,法院可以批准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请求。[21]该建议在1999年的《合同法案》中被采纳[22]。与德国法相比,新西兰法和英国法所规定的法院的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不包括法院可以依据合同目的、具体案情来推断当事人是否选择了保留权利或选择了不同于法定规则的标准。

依德国法规定,法院不仅可以依据具体案情推测当事人的默示的意思表示从而判断他们可能选择的有关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标准,甚至还可以排除法定规则依据公平原则和现实的要求自主决定适用该合同的具体标准。这样的法律规定虽然灵活,但是其缺点是造成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统一性,因此并不适合为我国合同法所采纳。上文已经论证,当事人保留变更权和解除权,选择不同于法定规则的其他规则,或者为行使权利设定条件都应当明确约定在合同中,否则将不产生法律效力。如此规定一方面可以保护受益第三人的利益,防止第三人在不了解合同具体内容的情况下就接受或者依赖合同,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实践中因推测当事人默示意思表示而产生的困难和误解。当然,如果合同约定相互矛盾或者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理解有争议时,法院可以依据《合同法》第125条的规定,按照合同所用词句、相关条款、合同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解释。例如,甲公司欲为丙单位修建一所幼儿园。甲与建筑公司乙签订合同约定乙公司负责重新装修甲公司的办公楼,同时为丙单位修建幼儿园。甲负责提供两项工程的设计方案,从乙施工之日起,甲不得再修改设计方案。合同又规定,甲在丙签字接受合同之前可以任意修改与丙的利益相关的合同条款。按照符合合同目的和特殊用语优于一般用语的解释规则,丙的利益只有在其接受合同后才成为不可修改的权利,即使丙接受合同是在乙施工之日以后。再比如,甲、乙约定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而在另一条款中又约定,如果合同一旦经公证后就不得再修改或撤销为丙设定的利益。那么,按照特殊用语优于一般用语的规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不得在合同公证后再更改或撤销有关丙的利益的条款。

考虑到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特殊性,除了解释合同外,法院应当有权根据具体案情判断当事人是否可以行使变更权或解除权。如果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当事人不能确认第三人是否已接受、依赖合同,或造成当事人无法征得第三人对修改或解除的意见时,当事人应当可以请求法院批准其修改或解除合同,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裁决。

五、结语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是我国建立完整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事人享有合同法所规定的经协商一致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但在第三人利益合同中行使这一法定权利就有可能与保护第三人权益相互矛盾。依据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建立的目的和宗旨,矛盾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不损害第三人现存利益、不对第三人造成不公平的前提条件下,承认当事人变更和解除合同的共同意思表示。研究表明,除非是征得受益第三人本人同意,否则第三人一旦以书面形式表示接受合同或依赖于合同后,当事人就不应当再变更或解除合同。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利益应当在债权人死亡时取得,那么在这类特定类型的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的利益在债权人死亡前均可以修改或撤销。按照约定优先于法律规定的原则,如果当事人明确保留变更权或解除权或约定不同于法定规则的其它条件或事由,

应当适用当事人的约定。但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当事人负有通知、提醒第三人以上合同条款的义务。

本文所建议的“接受”、“依赖”等法定规则只是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一般规则,它与合同法分则中的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实践中应当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加以适用。例如,在保险合同案件中,受益人的变更应当适用我国《保险法》第63条的规定,即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要变更受益人只需书面通知保险人,其权利并不因受益人接受合同或依赖合同而受到影响。总之,当事人的约定优先适用,其次是特别法,最后是一般法,这种顺序的适用规则将使得我国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或解除的制度与我国现行合同法律规则能够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注释:

[1]尹田:《论涉他契约》,《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叶金强:《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4期。

[2]薛虹:《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受益人》,《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3]胡文涛:《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王宏:《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于违约责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韩世远:《试论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法律科学》2004年第6期。

[4]朱岩:《利于第三人合同研究》,《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

[5] (1920)SC(HL),(1920)SLT.

[6] (1920)SC(HL)195.

[7] Section 2(2)(a)Contracts(Rights of Third Parties)Act 1999.

[8] Article 311 of the Second Restatement of Contract.

[9] Queensland Property Law Act 1974.

[10] The Western Australia Property Law Act 1969, Section II(3).

[11] Section 2(b)(c),Contracts(Rights of Third Parties)1999.

[12] ZWEIGERT K, DROBNIG K.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Lond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82.

[13] 《继承法》第20条。

[14] The Law Commission. Contracts for the Benefit of Third Parties (Report No. 242). London: Law Commission,1996.

[15] Picard and Besson No.507.

[16] ZWEIGERT K, DROBNIG K.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Lond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82.

[17] 1912 SC 1078,1912 2 SLT 50.

[18] GLOAG W M. The Law of Contract. Edinburgh: W Green,1929.

[19] ZWEIGERT K, DROBNIG K.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Lond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82.

[20] ZWEIGERT K, DROBNIG K.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Lond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82.

[21] GLOAG W M. The Law of Contract. Edinburgh: W Green,1929.

[22] Section 2(6),Contracts(Rights of Third Parties)Act 1999.出处:中国法律信息网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一、合同的变更 (一)合同变更的概念 合同的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变更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和合同内容的变更;狭义的合同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主体的变更是指合同的转让,本节所涉及的内容是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即狭义的合同变更,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合同的变更。所谓合同的变更,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经过协商依法对合同的内容所进行的修改和补充。 (二)合同变更的条件 1、当事人之间原已存在着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若当事人之间本无合同关系,则无变更的对象和必要;若当事人之间原有的合同关系因违反法律而无效,则不存在合同变更的合法基础,除非当事人重新订立有效合同,否则对无效合同的变更仍然是一种无效行为。 2、当事人之间必须协商一致,才能产生合同变更的效力。 3、合同的内容必须发生变化。在民法的传统理论上,债的变更包括要素的变更和非要素的变更。要素的变更是指合同标的的变更,这是否定原合同建立新合同关系的情况,不是本部分所论述的内容。非要素的变更是指合同标的以外的有关标的的数量、履行期限、地点、方式及价款方面的合同内容的修改或者补充。 应当注意,在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时,依法应推定为未变更。 4、合同的变更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依照其规定办理;否则,仅有当事人的协议并不发生变更的效力。 (三)合同变更的效力

1、依法变更后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2、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对方赔偿损失的权利。对有关当事人的损失应依照双方变更合同的协议或者法律规定确定承担的赔偿责任。 3、合同的变更是对现有合同内容的修改和补充,对于已经履行的合同内容,当事人对合同的变更无溯及力,原履行部分不得撤销。 (四)合同变更的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法》第78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二、合同的解除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 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基于当事人的合意或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的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消灭合同关系的行为。 (二)合同解除的类型与条件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形。 1、合同的约定解除 所谓合同的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通过协商或者行使约定解除权而解除合同的行为。我国《合同法》第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根据本条规定,合同的约定解除可以分为协商解除和约定合同解除权两种情形。 (1)协商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尚未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之前,当事人双方

项目合作终止协议

项目合作终止协议 篇一:解除项目合作协议 解除项目合作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鉴于甲乙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就“XXXX”项目签订《项目移交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生效以后,甲乙双方都积极的履行合同义务,但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故,甲乙双方共同决定终止履行《合作协议》。 为此,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合作协议》的终止等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协议》于___年___月___日协商解除。自协议解除之日起,甲乙双方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消灭。 二、因《合作协议》解除给双方造成的损失,由甲乙双方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 三、由乙方配合甲方注销因项目合作而设立的项目专用银行账户。 四、甲方不再支付乙方对项目前期投入的相关补偿费用200万元。 五、甲乙双方承诺互不追究解除《合作协议》的法律责任。

六、甲乙双方承诺妥善做好解除《合作协议》的所有后续工作,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失。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八、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授权代理人: 2012年月 2012授权代理人:年月日日 篇二:终止合作协议书 终止合作协议书 甲方____与乙方____原于___年___月___日签订的合字第____号________合作合同,现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方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该合同于___年___月____日予以终止。双方就合作期间的财产问题达成协议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此协议。 本协议由双方签字盖章,并经鉴证机关审查证明后生效。协议书一式___份,由双方各收执___份,鉴证机关收存一份,送___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鉴证机关:(盖章) 代表人:(盖章) 代表人:(盖章) 鉴证人:(盖章) 年月日

西工大19秋《合同法》在线作业答案

西工大19秋《合同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由于债务人违约使履行合同的债务变为损害赔偿债务系基于()而变更合同。 A.法院的裁决 B.法律的直接规定 C.形成权人单方意思表示 D.当事人的协议 答案:B 2.对于债权的转让,我国合同法采取的原则是() A.通知或同意主义原则 B.通知主义原则 C.自由主义原则 D.同意主义原则 答案:B 3.下列不属于保管合同的法律特征是()。 A.有偿性 B.实践性 C.双务性 D.不要式性 答案:A 4.在买卖合同成立前,买方已经占有标的物的,从何时起视为标的物的交付()。 A.合同生效时 B.合同生效后,买方付款时 C.买方接到对方的交付通知时 D.买方占有标的物时 答案:A 5.情势变更原则的效力体现在() A.认可合同无效 B.合同的转移 C.合同的撤销 D.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答案:D 6.电器经销商甲与大华汽车公司乙签订一份数码电视机运输合同,约定运费5000元,乙在按规定要求的运输中,因遇雷击致使全部电视机毁损,因此而产生的运输费由()。 A.甲承担5000元,乙承担0元 B.甲承担4000元,乙承担1000元 C.甲承担2500元,乙承担2500元 D.甲承担0元,乙承担5000元

答案:D 7.效力待定的合同不同于其他合同的最大特点是() A.此类合同须经权利人的追认才能生效 B.合同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C.合同尚未成立 D.合同存在瑕疵尚待当事人进行补正 答案:A 8.混同是()。 A.需要意思表示的 B.自然事件 C.法律事实 D.A法律行为 答案:C 9.承担合同中的违约责任,除支付违约金、赔偿金外,还包括()。 A.追缴财产 B.罚金 C.定金制裁 D.信贷制裁 答案:C 10.买卖合同订立前,买受人已实际占有标的物的,标的物的交付系于合同生效的交付方式是()。 A.简易交付 B.现实交付 C.指示交付 D.占有改定 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1.有权确定合同无效的机关和机构是() A.公证机关 B.公安机关 C.仲裁机构 D.人民法院 答案:CD 12.下列有关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需一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另一方支付价款 B.要式合同 C.有偿合同 D.双务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可以变更或解除技术开发合同: 1、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的 技术开发合同本质上仍然是当事人之间的私事,双方因为意见一致而订立合同,当然也可以因意见一致而变更或解除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致使合同履行难度增加或成本增加,或者因为出现其他可替代产品等等,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因为合同变更或解除而导致的损失应该按照过错责任的大小承担相应责任。 2、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履行没有可能的 《合同法》第94条第2项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在技术开发合同中,因不可抗力的侵害,开发方导致开发无法进行的情况,如发生地震致使设备毁坏的,或者主要科研人员死亡或受伤无法进行科学研究的,以及其他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委托方可以解除合同。同理,因不可抗力的侵害,委托方无法履行合同约定义务或者履行已经不可能的,如委托方破产等,开发方可以解除合同。原则上,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解除或终止的,提出方无须承担责任。 3、因一方违反合同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履行没有必要的 双方当事人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由于一方没有及时或完全履行约定的义务,导致合同无法进行的,可以依法提出解除合同,并有权追究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4、作为技术开发合同标的的技术已经由他人公开的 我国《合同法》第336条规定:“因作为技术开发合同标的的技术已经由他人公开,致使技术开发合同的履行没有意义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的初衷是研制开发“新”技术,因而,该技术一经他人公开,那么就该技术本身的开发研究就已经没有必要或可能导致法律纠纷。说其没有必要,是因为继续研究是对于研究资源的浪费;说其可能导致法律纠纷,是因为被研究的技术一经被他人申请成为专利技术,那么委托方使用该技术则构成对在先成果专利权的侵犯。所以,合同标的技术一经公开,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合同解除而导致的损失由双方协商或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承担。

解除合作合同协议

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解除合作合同协议书 甲方: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深圳市新大步科技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要求提前解除合作等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2016年7月1 日,甲乙双方就乙方在甲方顺联动力商城开设网店、销售【康诗图】品牌产品所涉事宜签订合同《顺联动力商城与品牌厂商合作协议》,约定:合作期限为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止。现因乙方换其他类目产品经营遂解除双方合作关系,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上述《合作协议》于2017年6月12日解除。 二、乙方剩余质量保证金【5000元】。本协议签订后,甲方审查乙方是否有违约、商品存在售后问题、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乙方行为侵害第三方权利等遗留问题未解决,如有,甲方有权按【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品牌厂商合作监管条例】相关规定予以相应扣减。甲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60个工作日后,将质保金返还给乙方(款汇乙方账户6210985840039996225 )。如果在合作期间乙方无缴纳质量保证金,在解除合作时,甲方暂扣【原则不低于一万,但需要看实际还有多少货款,不高于未结算货款总额】元的货款作为售后质量保证金,60个工作日后在乙方无违约和产品质量售后等遗留问题情况下,退还给乙方。甲方的审查不免除乙方在上述问题上的法律责任。 三、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在合作解除后,乙方依然有义务处理在合作期间乙方通过甲方平台所销售的商品的售后等问题。如因乙方商品问题给消费者及甲方造成损失,乙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经济和法律责任,并积极配合甲方处理相关问题。 四、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甲乙双方签章时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发生争议,协商不成由甲方住所地有管辖权人民法院管辖裁决。 财务部核对金额和账户意见并签字: 甲方: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乙方:深圳市新大步科技有限公司 授权代表签章:授权代表签章: 日期:2017年4月6日日期:2017年6月12日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五东电商大厦7楼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

(完整版)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制度

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合同管理,减少合同纠纷,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北京水木知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的各部门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一律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公司各级领导干部、法人委托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切实执行本制度。各有关部门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搞好公司以“重合同,守信誉”为核心的合同管理工作。 第二章合同的签订 第四条签订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及有关规定。 第五条对外签订合同,除法定代表人外,必须是持有法人委托书的法人委托人。法人委托人必须对本企业负责,对本职工作负责,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签约权。超越代理权限和非法人委托人均无权对外签约,但经总经理特别授权并发给委托证明书的例外。 第六条签约人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认真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情况。包括:对方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有否经营权、有否履约能力及其资信情况;对方签约人是否法定代表人或法定委托人及代理权限。做到既要考虑本方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对方的

条件和实际能力,防止上当受骗,防止签订无效合同,确保所签合同有效、有利。 第七条签订合同,必须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和“价廉物美、择优签约”的原则。 第八条签订合同,如涉及北京水木知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内部其他单位的,应事先在内部进行协商,统一意见,然后签约。 第九条合同一律采用书面格式,并必须采用统一合同文本。 第十条合同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文字表达要清楚、准确。 第十一条合同内容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1. 部首部分,注意写明供需双方的全称、签约时间和签约地点。 2. 正文部分,注意产品名称应具体写明牌号、商标、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等级、花色、是否成套产品等;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要明确、具体;数量要明确计量单位、计量方法、正负尾差、合理称差及自然损耗率等;包装、运输方式及运费负担应具体明确;交(提)货期限、地点及验收方法应明确;违约责任有法定违约金的按规定写明,法律没规定或规定不具体的,应具体写明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比例及计算方法。 3. 结尾部分,注意双方都必须使用合格印章——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不得使用财务章或业务章等不合格印章;注明合同有

协商解除合作协议书

协商解除合作协议书 甲方:*** 营业执照号:--------------------------- 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号码:------------------------------- 乙方:*** *** 身份证号码:----------------------------- ----------------------------- 一、甲方与乙方原于XX年7月9日签订的就网吧企业管理业务的合作协议,现因甲方单方违约违反合作协议中的第六条将***网络中心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转让给第三方,使双方无法继续合作。 二、经双方友好协商同意,该合同于XX年12月20日予以解除。因解除协议甲方需返还乙方所投入合作资金*万元人民币整。现因甲方无能力偿还乙方所投入合作资金*万元人民币,现用甲方个人在***网络中心持用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作抵押。 三、在此同时甲方需保证所抵押给乙方的股份是甲方在“***网络中心”的真实出资,是甲方合法拥有的股权,甲方拥有完全的处分权。甲方需保证所抵押给乙方的股份,在此协议之前与协议签定之后甲方不得在以任何形式抵押与转让、质押或担保给第三方,并免遭任何第三方的追索。否则,由此引起的所有责任,由甲方承担。 四、在协议期间甲方不能以任何形式毁约和转让股份,如有违约就必须即日偿还乙方所投入的合作资金*万元人民币和赔偿经济损失*万元人民币。 五、甲方需在XX年12月20日起至XX年6月20日止一次付清乙方所投入合作资金*万元人民币整。 六、本协议由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合同法关于合同变更的规定

合同法关于合同变更的规定 在我们国家,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我们想要变更我们已经签订好的合同,是需要满足几个条件的, 首先第一个,当然是要我们合同双方的当事人协商一致,就是说双方都没有问题并且同意变更的话,这种情况是可以进行变更的。 第二个条件,就是如果合同当事人觉得对签订之后的合同里面的内容约定不够明确的,比如说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候因为客观的原因发生了一些让我们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时候没办法预见的,或者说是由一些非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但是又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时,如果我们继续履行合同的话,有可能会对我们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会明显的不公平,或者说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不能再实现我们签订合同的目的了,那么我们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帮我们进行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了,而我们的人民法院也会根据公平原则,并且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不是要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此外如果是遇到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我们的合同应当要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应当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合同才可以生效的情况,并且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我们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仍然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去办理批准手续,或者还没有去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那么人民法院就会认定我们签订的合同不生效的;当然如果是我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是并没有规定要登记后才能生效的,不会影响合同的就算我们合同的当事人没有去办理登记

手续也效力,不过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合同中的标的物的所有权以及其他物权就不能进行转移了。 我们的合同变更之后我们原来的合同并没有消灭的,仅仅是被变更部分的效力发生变化,就是说我们原来的合同未没有更的那部分依然是有效的,无效的是被我们变更的那部分,并且代由变更后的部分发生效力。 简单来说就是合同效力的一般规定适用于我们原来的合同没有变更的部分以及变更后的部分。不管我们合同双方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违反了我们原来合同没有变更部分以及变更后部分都会构成违约,可以依法追究他的责任。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最新修订)

合同期满失效。合同期满后双方如愿意继续合作,必须重新订立承包合同。合同执行期间,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不因双方代表人的变更而变更。在合同执行中如有未尽事宜,应由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甲方(用人单位)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民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市(县、区)住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等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合同期限 第一条本合同期限为(从下列a、b中选择):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b.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双方的具体约定为: 第二条试用期约定为(从下列a、b中选择): a.无试用期; b.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劳动岗位和工作内容 第三条甲方安排乙方从事工种(岗位)。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乙方能够胜任的前提下,甲方可以合理变更乙方的工作岗位和任务。乙方应完成甲方合理分配的生产任务。 三、劳动报酬 第四条甲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乙方工作岗位,确定乙方工资标准为(从下列a、b、c中选择;无论采用何种标准,每月工资总额均不得低于项目所在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 a.按月工资标准计算劳动报酬,每月工资为¥元(人民币大写:); b.按工日工资标准(1工日=8工时)、根据乙方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劳动报酬,每工日工资为¥元(人民币大写:); c.根据乙方完成工作量计算劳动报酬,具体标准为: 第五条甲方应按本合同附件样式制作记工考勤卡,交乙方保管,作为计算工资的原始凭证。甲方应指定专人作为记工员,对乙方每天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量)等在记工考勤卡上予以记录;甲方项目部应在每月月中和月末对记工考勤卡上的记录进行审核、确认。 第六条对于乙方非因本人原因而全天不能工作的,甲方按每天¥元(人民币大写:)的标准计算误工费,列入当月工资支付给乙方。

第二十四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第二十四章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一.单项选择题 1、债权让与在让与人与受让人间须满足何种要件方可发生效力?() A.双方达成让与合意 B.将双方的让与合意通知债务人 C.双方达成合意,并经债务人同意 D.双方达成合意,经债务人同意且不得牟利 2、甲将其收藏的一幅齐白石遗画卖给乙,价金5万元。甲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履行期届至前,该画灭失。则乙()。 A.得对甲主张解除合同,并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B.得对甲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C.不得解除与甲之间的合同,并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D.不得解除与甲之间的合同,但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3、甲将对乙享有的8000元债权转让给丙,后乙陷于破产,丙仅分得1000元债权,丙能否就未获清偿的7000元债权,向甲请求给付?() A.能,因为债权让与后,原债权人即成为债务人的保证人 B、能。因为对转让的债权让与人须负瑕疵担保责任 C.不能,因为对转让的债权让与人无须负瑕疵担保责任 D.不能,因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履行能力不负担保责任

4、甲乙签订一买卖合同,约定由甲方向乙方购买一批钢材,交货期限为2000年5月10日。甲方使用该钢材建造房屋,预计开工时间为2000年12月1日。出现下列哪种情况,甲方可单方解除合同?() A.乙方正在进行某项技术改造,无法按期发货,需延期3个月 B.乙方因一场意外火灾,暂时无法发货,需延期3个月 C.乙方迟延交货,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D.乙方正在办理与丙公司的合并事宜,无暇顾及该合同的履行,需延期3个月 5、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允许解除合同( ) 。 A、法定代表人变更 B、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 C、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D、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公民死亡或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法人终止 6、位于A市的甲工厂与位于B市的乙公司之间签订一买卖合同,约定甲通过铁路交货。对于该合同而言,以下事件中属于不可抗力的是()。 A、甲的生产设备出现故障,致使不能按时交货 B、丙地发生地震,致使甲的原料供应出现困难 C、因甲的产品供不应求,厂领导发布文件要求产品只供应云南省内客户的需要 D、AB之间的铁路线被山洪冲毁,致使甲不能按时交货 7、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是()。 A、合同被解除后,该合同成为无效合同 B、解除合同一定会产生溯及力 C、解除合同后不能再要求赔偿损失 D、解除合同后,尚未履行的债务不需要继续履行 8、合同解除后,下面哪个说法不正确?()

《合同法》作业及答案1

合同法作业 1. C 2. B 3. D 4. A 5. C 6. A 7. D 8. B 9. C 10. B 一、单项选择题 1.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c)的协议。 A. 身份关系 B. 财产关系 C.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D. 经济关系 2. 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电报(b )之日开始计算。 A. 发出之日 B. 交发 C. 收到 D. 邮戳 3.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d )时合同成立。 A. 当事人签字 B. 盖章 C. 填完 D. 当事人签字和盖章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 a)。 A. 新要约 B. 承诺 C. 对原要约的否定 D. 旧要约 5.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需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也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c)内予以追认。 A. 三个月 B. 六个月 C. 一个月 D. 二个月

6.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c a)的方式作出。 A. 通知 B. 函告 C. 书面 D. 口头 7.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 d)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A. 不知道其超越权限 B. 知道其超越权限 C. 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 D.知道或其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 8. 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b)的条款的效力。 A. 违约责任 B. 解决争议方法 C. 权利 D. 义务 9. 当事人应当遵循(c )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A. 自愿 B. 公平 C. 诚实信用 D. 信用 10. 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a b)或者将标的物提存。 A. 单方解除合同 B. 中止履行 C. 停止履行 D. 提前履行

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及撤销管理制度

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及撤销管理制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管理制度 第一条签订合同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产业政策,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协商一致、互利有偿的原则。 第二条公司签订合同应当使用合同专用章或公章。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应由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授权的代理人进行。禁止无权代理,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的, 必须由法定代表人签发“法人授权委托书”, 委托书中应明确委托代理的权限和期限等重要内容,同时加盖本公司合同专用公章和法人代表私章生效。委托代理人代表公司签订合同, 必须在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限内行使代理权, 禁止滥用代理权、超越代理权。 第三条合同签订前,合同承办人员要切实了解对方当事人是否符合签订合同主体资格, 资信状况是否良好,并验证对方相关有效证件。签订重大经济合同前, 合同承办人员应组织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合同草案进行评审。各部门对涉及各自业务范围内相关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可行性和履约能力做出明确判断, 各有关部门应对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是否合法、条款的完备性等提出书面意见并对此负责。 第四条签订合同,除小额且能够及时清结的外,应当采用国家标准合同文本或公司统一制订的合同文本形式。 第五条依法签订的合同,合同正本我方不少于两份,一份由合同公司合同管理部门归档,一份交上级合同管理部门存档。 第六条合同管理人员对已生效的合同,要及时建立本公司的合同管理台帐及各类报表,实行分类管理,并于每年年底将合同管理台帐及各类报表报送上级合同管理部门备案。与合同有关的文书(含图纸、往来信函、电报、电传、报告、批示等)应当附在合同卷内存档, 合同履行终止后,统一存档保管。 第七条合同生效后,应当全面履行,如合同不能履行,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遇有不可抗力等影响合同履行时,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注意保存有关证据。发现对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合同承办人员除催促对方继续履行外,应立即将对方不履行或不完 第八条当事人可依法变更合同。公司发生需要变更合同的情况时,应当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理由。公司在接到对方要求变更合同的通知时,应当立即审查对方的理由是否正当,如果符合变更条件,同意变更的,应当签订变更协议。因变更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及时向对方提出索赔。 第九条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发生需要解除合同的情况时,应当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理由。在接到对方解除合同的通知时,应当立即审查解除合同的理由是否正当,如果因解除合同而损害了自身利益,应当及时向对方提出书面索赔请求。全履行合同的情况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2

关于解除合作合同协议书

关于解除合作合同协议书 关于解除合作合同协议书甲方:__________营业执照号: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营业执照号: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与乙方______原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的____________的合作协议,现因甲方单方违约违反合作协议中第__三___大项的第__2__条。即甲方无法提供胜樽品牌酒,使得双方无法继续合作,故解除之前的合作协议。在平等协商,自愿互谅基础上,本于诚信,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同意解除_____年___月____日签订的《__________》及其它相关协议。自协议解除之日起,甲乙双方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消灭。甲乙双方相互不再以任何形式追求对方的违约责任。 二:甲乙双方同意对于合同订立、执行过程中各自的任何形式的损失自行负责担。 三:鉴于合同未能正常履行是__由于甲方未能及时提供乙方胜樽老酒这个产品供_乙方正常销售造成的。甲方同意于本协议签订之日一次性退还乙方已经交纳给甲方的余款______万元。特此协议。 第四:甲乙双方都保留通过诉讼解决本合同争议的权利,在本协议生效后,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有权寻求通过诉讼解决争议。在诉讼过程中,本协议将不利于违约方的解释。第五:双方确认:本协议是双方共同协商的结果,其内容是双方真实

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共同遵守。 本协议由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协议书一式___份,由双方各收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人:(盖章)代表人:(盖章) ____年___月___日 _____年____月____日

解除合伙合同协议书范本

解除合伙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身份证号码: 个体工商户登记号: 乙方: 身份证号码: 甲方与乙方于年月共同于投资开办一家洗车店(原址位于:后迁至),以甲方的名义办理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时商定由甲方占 %股份乙方占% 股份。 一、甲、乙双方于年月日前就洗车店债权债务以及合伙期间盈亏情况进行了账目核对,并形成了对账手续(详见甲、乙双方核对的数据),依据对帐的状况甲、乙双方已于年月日结清相应款项。 二、因甲方准备退出洗车店的合伙经营,经双方友好协商同意解除合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甲方将自已所有的洗车店所占 %股份全部转让给乙方,为此乙方需在20年月日起至20年月日止向甲方一次付清元人民币整作为股份转让价款。自本协议签订后,洗车店由乙方自主经营。 三、甲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办理洗车店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并协助乙方办理重新申请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手续。 四、本协议由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 1、个体工商户如果不属于家庭成员变更经营者的,那就只能注销原个体工商户登记,由新业主重新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

手续。 2、对于洗车店的财物双方进行清点并造册,并清理合伙经营期间的帐目,由双方进行签字确认。 3、在签订这个解除合伙协议书后,由你们将钱支付给合伙人后,应当由合伙人出具收条,在收条上注明是洗车店合伙股份转让款。 4、只有购买了合伙人的股份后并办理重新工商登记,洗车店才能和前合伙人完全脱离关系。 《个体工商户条例》 第十条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新的经营者重新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在家庭成员间变更经营者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合同解除、变更的“四个不受影响”范本

1. 编号:_______________ 2. 3. 4.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5. 6. 7. 8. 9. 1. 合同解除、变更的“四个不受影响”范本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21. 22.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23. 24.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5. 26. 27. 28. 2. 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 责任与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 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30. 合同解除、变更,不影响要求支付赔偿金。 《民法通则》第115条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合同法》第97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1) 合同解除后,合同法律关系(意定法律关系)终止,但产生救济法律关系(法定法律关系),请求赔偿是被违约人在救济法律关系中的相对权、债权。 (2) 合同变更,合同法律关系并不终止,只是内容有所变化。在变更同时,可产生损害赔偿的救济法律关系(法定法律关系)。例如,定作人行使单方变更权后,要承担赔偿责任。[1] 31. 合同解除、变更不影响要求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包括不履行的违约金、迟延履行的违约金和瑕疵履行的违约金。 (1) 解除合同,违约人处于不履行的状态,适用不履行的违约金。如果适用约定的违约金,则进入意定救济法律关系。《买卖合同解释》第26条规定:“买卖合同因违约而解除后,守约方主张继续适用违约金条款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 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2]

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制度 (2)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制度 (2)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合同签订管理 1、合同承办人签约前必须对对方主体资格、代理身份、代理资格、履约能力及合同可行性进行审查,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以备合同评审机构进行评审。 2、订立合同的主体,必须是法人或者是取得营业执照的非法人经济组织。集团公司内各单位的业务部门不得以本部门的名义或擅自以其他单位、部门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严禁其他公司或个人所办各类企业以本公司及下属单位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3、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应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进行。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4、严禁将合同业务介绍信转借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介绍信的存根应当保存五年,以备核查。 5、除即时清结者外,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文本国家或省已经发布示范文本的,应当采用合同示范文本。销售部门必须使用国家统一的购销合同文本对外签订合同;外协部门必须使用国家统一的加工定做、承揽合同文本对外签订合同;供应、设备基建部门外出采购尽可能采用统一的购销合同文本。如果没有合同示范文本,应当参照类似的示范文本。采用合同示范文本时,可以根据所订合同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补充约定。各部门所需的合同文本由公司信用(合同)管理员统一购买或定制。 6、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合同都应按统一规则编号。 7、合同及其有关的书面材料,应当语言规范,字迹(符号)清晰,条款完整,内容具体,用语准确、无歧义。 8、订立合同,必须完备合同条款。合同条款一般包括当事人的

解除合作合同协议书协议

解除合作合同协议书协 议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解除合作合同协议书 甲方: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深圳市新大步科技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要求提前解除合作等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2016年 7月1 日,甲乙双方就乙方在甲方顺联动力商城开设网店、销售【康诗图】品牌产品所涉事宜签订合同《顺联动力商城与品牌厂商合作协议》,约定:合作期限为2016年7月1 日至2017年7月1 日止。现因乙方换其他类目产品经营遂解除双方合作关系,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上述《合作协议》于2017年 6月 12 日解除。 二、乙方剩余质量保证金【 5000元】。本协议签订后,甲方审查乙方是否有违约、商品存在售后问题、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乙方行为侵害第三方权利等遗留问题未解决,如有,甲方有权按【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品牌厂商合作监管条例】相关规定予以相应扣减。甲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60个工作日后,将质保金返还给乙方(款汇乙方账户 626225 )。如果在合作期间乙方无缴纳质量保证金,在解除合作时,甲方暂扣【原则不低于一万,但需要看实际还有多少货款,不高于未结算货款总额】元的货款作为售后质量保证金,60个工作日后在乙方无违约和产品质量售后等遗留问题情况下,退还给乙方。甲方的审查不免除乙方在上述问题上的法律责任。 三、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在合作解除后,乙方依然有义务处理在合作期间乙方通过甲方平台所销售的商品的售后等问题。如因乙方商品问题给消费者及甲方造成损失,乙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经济和法律责任,并积极配合甲方处理相关问题。 四、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甲乙双方签章时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发生争议,协商不成由甲方住所地有管辖权人民法院管辖裁决。

浅析合同的变更与解除.doc

浅析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是平等民事主体为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这种协议,包括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按有关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但法律同时还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的变更与解除。本文就的变更与解除、两者的异同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合同的变更 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时,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使原合同已不能履行或不应履行,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原合同条款进行的修改或补充。 合同的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合同内容和主体发生变化;从狭义上讲,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来看,合同的变更是指狭义的合同变更,即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而合同主体的变更则称为合同转让。合同的变更应具备以下内容: 第一,须经当事人协商一致,方可变更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是变更合同的一般条件和必要前提。因为合同是在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体

现。对合同进行变更将使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变化,任何一方均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未经对方同意而擅自变更合同,不仅不能对合同的另一方产生约束力,而且还可能构成违约。这里所讨论的合同变更,仅指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变更,不包括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变更或撤销因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而订立的合同的法定变更。 第二,合同的变更,是指对原合同关系的内容作某些修改或补充,是对合同内容的局部调整。例如合同标的数量增减、交货时间、地点的改变,价款和结算方式的改变等等。合同的变更不应包括合同标的变更。标的是合同关系中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是合同的实质内容。标的变更,合同的权利义务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导致原合同关系的消灭。合同变更也不应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主体的变更是广义的合同变更,指的是新的主体取代原合同关系的主体,即新的债权人、债务人代替原来的债权人债务人,但是合同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对于这种变更,《合同法》将其规定在合同转让之中。 第三,合同的变更会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内容。由于合同的变更,当事人不能完全按原合同的内容来履行,而应按变更后的权利义务关系来履行。但这并不是说在合同变更时,必须首先消灭合同关系。事实上,合同的变更是指在保留原合同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产生一个新的合同关系,它仅仅是在变更的范围内使原债权债务关系发生变化,而变更之外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继续有效并应履行。所以说,合同变更只是使原合同关系相对消灭。

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作业参考答案(第二次)

第五章工程合同管理导论 一、填充题 1.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2.项目采购模式的定义是:对建设项目的合同结构、职能范围划分、责任权利、风险等进行确定和分配的方式,其本质上是工程项目的交易方式。 二、简答题 1.试分析项目采购模式演变的动因和发展过程。 2.国际上常见的标准合同条件有哪些? 3.从业主角度分析任何选择合理的项目采购模式。 4.工程合同管理有哪些特点?合同管理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项目采购模式有哪些?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试分析传统采购模式(DBB)与设计—建造模式(DB)、建设管理模式(CM)的区别。 第六章合同法基本原理 一、填充题 1.合同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3个基本要素构成。 2.合同成立的根本标志在于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法》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4.合同成立制度主要表现了当事人的意志,体现了合同自由的原则;而合同生效制度则体现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认可与否,它反映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干预。 5.代位权的核心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 6.《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7.合同转让有两种基本形式是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 8.合同的变更通常分为协议变更和法定变更两种。 9.在建设工程中,法律明确规定,承包商的债务转移只能是部分转移。

10.合同解除是合同终止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11. 法定解除是合同解除制度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 12.违约责任的后果承担形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等。 二、单选题 1.以下关于主合同和从合同的关系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主合同和从合同并存时,两者发生互补作用; B.主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时,从合同也将失去法律效力; C.从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时,一般将影响主合同的法律效力; D.从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时,一般不影响主合同的法律效力。 2.《合同法》分为两大部分共428条内容。其中总则分别阐述了包括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等共计8章129条规定,主要叙述了《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分则部分则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合同作出专门的规定,分别阐述了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等 B 种包括经济、技术和其他民事等列名合同共计15章298条规定。 A. 13 B. 15 C. 14 D. 16 3.以下不属于合同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B 。 A.行为 B.事件 C.物 D.智力成果 4.当事人希望对方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的是 B 。 A.要约 B.要约邀请 C.承诺 D.出盘 5.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因自己的过失而引起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而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所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是 C 。 A.违约责任 B.违法责任 C.缔约过失责任 D.违纪责任 6.以下有关可撤销合同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可撤销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 B.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之前,仍然是有效合同。 C.对可撤销合同的撤销,必须由撤销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作出。 D.当事人可以撤销合同,也可以维持原合同不变,但不能变更合同的内容。

解除合作关系协议书(简洁版)

解除合作关系协议书 甲方: 乙方: xxx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XX年4月1日,甲方因经营管理与财务状况问题导致公司不能继续维持,因此甲方出让公司30%股权给予乙方作为继续经营管理条件。有鉴于,甲方与乙方原于年月日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现因种种原因导致协议不能继续履行,甲、乙双方经协商,就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资产分配 1、资产由固定资产和资金组成,分为前期投入和后期投入,以《股权转让协议》为时间界限,在《股权转让协议》签订以前的资产为前期投入,在《股权转让协议》签订以后产生的资产为后期投入。 2、现有资产包括:①固定资产:教学设备、家具、电器、办公用品等; ②资金资产:房屋押金、银行账户资金。 3、根据附件《股权转让协议》第一项第4条款,乙方不参与甲方前期投入资产分配,因此前期投入的固定资产与资金归甲方所有,后期个人投入的固定资产归乙方所有。(附件:公司前期、后期投入固定资产清单)

二.责任分配 1、乙方继续经营而后所支出的每一项费用并未与甲方(其他股权持有人)商议,也未经甲方同意。实属个人自愿行为,因此甲方无任何责任。 2、因双方经营不当、资金短缺问题导致公司倒闭,在解除合作关系之前已经产生的一切费用,双方均有责任按持股比例分摊。 三.赔付分配 1、公司倒闭所产生的学员赔付费用由甲方承担。 2、乙方继续经营期间所产生的员工工资和其他不明债权与债务由乙方承担。 四.其他 1、双方同意,签订本协议。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根据有关实际情况,就有关问题协商签订本协议。 2、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共3人)各持一份,自双方签订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于年月日在北京签订。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