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十一五规划

天津十一五规划


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 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 资本带动转变。 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动 力,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 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 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 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 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 协调发展转变。
3、科技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组织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00项。 ●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5个,国家级和市级工程技术中 心27个、企业技术中心150个。
●建成了48所示范性高中和一批模范小学。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34.7%提高到51%。 ●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比2000年增加1年。 ●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三项主要健康 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车里程的总和。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1%,污水集中处理率75%,建成区 绿化覆盖率36.4%,比“九五”末分别提高22、29和11个百分点。 我市被国家命名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6、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639元 和7202元,年均增长10.7%和10.5%。 ●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8平方米,比“九五”末增
“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站在新
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要求,加快实施
“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全面推进滨海新区 的开发开放,努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 模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六个立足” : 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 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 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 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 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 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 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四、“十一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天津正进入一个新的上升期,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 也面临严峻挑战。 机遇: ●国际环境总体稳定 ●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民经济保持又快又 好的发展势头 ●我市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挑战:
●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是:水资源 短缺,土地资源紧张,能源电力需求增大。 ●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的 比重低;投入不足;专利拥有量少。 ●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加。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面临深层次体制 性障碍,另一方面改革工作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2020年)》作出批复,指出天津市要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
重点,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将天 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
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
市。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分七大类、65项主要预期指标。主要预期指标:
指 综合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 全市财政收入 资源利用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2005年价格) 自主创新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生态环境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污水集中处理率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改革开放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人民生活 城镇新增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万人 % 元 元 140 4以内 20350 11600 10 10 亿美元 1070 15 % % 万吨 90 90 24以内 % 2.5 吨标准煤 0.89 -20(五年累计) 亿元 亿元 6950 1520 12 16 标 单位 2010年预期 年均±%
2、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新的变化。
●三次产业比重,2000年4.5:50:45.5,2005年3:56:41。 ●轻重工业比重,2000年41:59,2005年20:80。 ●六大优势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71.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000年29%,2005年32%。 ●用8%的能耗增长支撑了13.9%的经济增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 2000年的1.46吨标准煤下降到1.28吨标准煤,下降了22%。 ●万元GDP水耗2004年全国为399立方米,天津仅为74立方米。万 元工业增加值水耗29.4立方米,比“九五”末下降了42%。
分为三大部分,共11章,47节。第一部分主要回顾“十五” 发展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第二部分阐述“十一五”发
展的指导原则和奋斗目标。第三部分从第三章到第十一章,
分九章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任务。 五是第一次将空间规划和时间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与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空间布局内,避免空间规划与时间规划 “两张皮”。 六是第一次将规划管理纳入法制管理范围。天津市政 府印发了《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审批管 理办法(暂行)》(津政发[2005]2号),规范了规划 的审批权限和编制程序。
二、“十一五”规划的定位
《纲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体现了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主要阐明全市经济
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
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
件,也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综合经济 资源利用
主要特点:
一是第一次对上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通过 分析“十五”计划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对策措施,最后形成了中期评估报告上报市政府。“十五”
计划中期评估为“十一五”规划编制做了准备。 二是第一次对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 18个重点调研课题公
开招标。参与投标单位涉及230个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其中
五、“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四个坚持”和“六个必须” “四个坚持”: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六个必须”: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把握“五个原则”: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以人
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的战略基点。
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
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环渤海区域发展。
坚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4、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滨海新区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建成市区两级行政许可服务中心,617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 服务。 ●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面70%以上,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80%以上完 成公司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2%,比“九五”
末提高16.9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总值533.87亿美元,其中出口274.15亿美元。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累计103亿美元,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 资总额的1/3。 ●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43.9%,比“九五”末提高9.6个百分 点。
自主创新 资源环境
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
人民生活
三、“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六方面成就: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GDP年均增长13.9%,波动幅度3.7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国平均
水平(9.5%)高了4.4个百分点,比北京、上海分别高2.5、2.3个百 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00年的1.8%上升到2%。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5405元,约折4322美元。 ●财政收入达到725.5亿元,五年上了5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 24.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8%,比“九五”末提高4.9个百分点。
加8.6平方米。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5%、 81.5%和97%。 ●累计增加就业91.3万人。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55个主要指标中,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 值、财政收入、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等30个 已提前一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集装箱吞吐量、城乡居民收入等 21个指标按期完成。
主要工作: 一是对“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二是对30多个重点课题开展研究,其中18个首次面向社会公 开招标。
三是到北京、河北、上海等地学习、考察。
四是组织规划编制人员深入调查研究,上千人次参加调研。
五是组织编制了39个市重点专项规划和18个区县规划。 六是在全市开展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七是先后召开20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界意见。 八是编制过程中,大的修改20多次。
一条红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个要求: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两大战略: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 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一个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构建集约型、节 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 一个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5、城市载体功能快速提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339亿元,超过“六五”至“九 五”20年投资总和(4542亿元)。
●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由2000年的0.96亿吨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