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探讨与研究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正在对天津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如何编制好这个规划,使之真正成为今后天津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认为,天津的城市总体规划,一定要紧紧围绕天津未来的城市定位,把规划的着力点放在为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天津长远的发展目标作好服务这个问题上。
在这次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十大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一、适应天津新的变化和要求,对城市定位进行调整天津现在的城市定位是: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新的城市定位应该体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目标,是对“现代化港口城市”目标的提升。
将“现代化港口城市”提升为“国际港口大都市”,有利于天津扩大对外开放,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参与国际分工,增强辐射能力,提高天津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符合天津的实际发展需要。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有对本区域发展起着巨大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
我国北方地区也需要强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从城市职能看,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近年来,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重大成就。
从规划看,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城市规模,天津都具备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城市的优势。
从城市空间资源上看,天津有更为广阔的土地资源和港口优势,应当充分发挥国际港口城市和流通、制造业基地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带动整个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
因此,建议将原定位中“重要”两个字删除,把“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作为天津城市定位的内容之一。
天津未来的发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
天津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河、湖、海、湿地、平原等地形地貌兼备(尤其是湿地资源丰富)的大都市,具备建设生态城市的良好条件。
作为向国际化迈进的大都市,天津应与国际社会的发展目标接轨,把建立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作为目标追求。
天津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海河、海洋孕育和发展了天津文化,构成了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显著特征。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创造天津特色文化的源泉和根基。
这样考虑的城市定位,符合国家对天津发展的要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有利于我们自身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天津在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有利于天津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但这只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从定量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提法是否正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尹海林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要解决的十个重点问题&!""#$%&’()探讨与研究二、协调好天津与环渤海区域的关系,特别是与北京的关系历史上,天津就是为适应北京的政治、经济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两个城市互相依托,协调发展,共同为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北京作为首都,在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津作为毗邻北京的特大港口城市,有港口、制造业和土地的优势。
天津与北京如果能够携起手来,完全可以共建世界城市。
北京拥有众多国家金融管理机构和外国金融企业驻华机构,作为首都,是行政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世界上具有极高的国际知名度。
科教文化产业已成为北京的主导产业之一。
因此,天津应当积极主动地依托北京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金融实力、科教文化水平、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天津港是北方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天津是北京的重要出海通道。
天津应当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创造良好的口岸条件,为北京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此外,在天津具有独特优势的领域,如空港物流、基础产业、特色人文与生态旅游等方面,完全能够与北京形成互补,为北京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发展的重点,而天津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有较大优势。
由于工业类型的相似,京津两市的工业经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两市都不应当回避竞争,应当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上进行合理的竞争。
从长远发展来看,京津两市工业的发展侧重点会逐渐分化,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可能性日益增强。
从区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的关系分析,北京属于知识型地区,在人才、技术、开放度等方面具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侧重于总部与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增值环节;天津属于加工型地区,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港口优势,侧重于加工生产和物流环节。
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些重工业将逐渐外迁(如首钢已计划迁至唐山),依据北京的产业和空间发展规划,北京的工业将主要沿东南轴向发展,与天津的产业空间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天津应积极迎接北京的工业产业转移,提供广泛的合作机会,促进京津地区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此外,京津两市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人文特色(京派文化与津派文化)、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机场、港口、铁路枢纽)等方面都有极强的联系和互补性,可以形成合作关系,应不断加强两市多层次的协调,制定互相协调的标准和准则,逐步实现全面接轨和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实现双赢。
三、要解决好港口的发展,特别是疏港交通问题港口是天津的最大优势,现在已经成为共识。
今后天津港的发展目标是建成现代化、国际化深水大港和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
!""*年#月,天津港口工作会议提出,到!"%"年,港口年吞吐量达到!$+亿吨,集装箱%"""万标箱。
我们预计,到!"!"年,港口年吞吐量将超过*亿吨,集装箱%#""万,!"""万标箱。
如此高的吞吐量,现有的和规划的交通能否满足要求?需要多少公路、铁路来解决疏港交通问题?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天津港自身的发展,完全能够满足发展要求。
但是制约天津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腹地问题,而解决腹地问题最主要的方法是解决天津港与腹地的交通问题。
因此,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在交通方面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天津与腹地的公路和铁路交通问题。
四、研究空港的近远期发展问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目前定位为: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中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东北亚货运集散地。
从目前情况看,天津机场与天津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就今后的发展看,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要想发展成为国际、国内枢纽机场的可能性都不大。
从近期发展来看,随着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天津现有机场进行改造已经迫在眉睫。
从长远发展看,到!"%"年以后,新扩建的首都机场也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要求国家民航总局和北京市共同研究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的选址问题。
根据民航部门初步选址建议,武清太子务地区是首都第二国际机场主要选址方案之一,为确保给国际枢纽机场创造良好的用地条件,规划要在武清太子务一带预留机场建设用地。
未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与首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协作,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复合型航空枢纽。
这个问题必须在这次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
五、重点解决铁路、公路的枢纽地位问题%"!""#$%city探讨与研究近几年,天津的客运交通枢纽地位在下降,很多客流不经天津直接到北京中转。
国家新的铁路和公路发展规划仍然没有把天津作为枢纽来考虑,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新的规划必须要研究如何提高天津的枢纽地位,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
利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机会提高天津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
六、对产业布局,特别是化工和冶金工业布局进行调整目前,天津的产业从空间布局角度来看,非常分散,特别是冶金和化学工业。
从现在的发展看,仍然有继续分散的趋势。
例如:汉沽、塘沽、大港都在发展化工工业。
这些化工工业都占据了我们宝贵的岸线资源,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天津的老百姓就真的靠海看不见海了。
东丽、津南、宁河都在发展冶金工业,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就会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七、资源的集约利用问题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土地又是我们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
没有土地我们就无法发展经济,没有土地,我们提出的建设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的规划目标就无法实现。
应该看到,天津的土地资源非常丰富,有大量的不适宜农业耕种的盐碱地、荒地。
据统计,天津现有盐田&""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现在所有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
而这些盐田的效益又非常低,据说每平方米只有几块钱。
盐田就是建设用地,在它上面建设工业厂房,不需要占用农业用地的指标,不需要占补平衡,与国家的政策完全吻合。
因此,如何利用这些盐田,如何提高我们现有土地的使用效率,就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水资源问题,现在全国已有’"(的城市缺水。
可以说,在天津经济发展中,最有可能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是水资源。
一方面,我们的水资源远没有达到合理利用水平,水资源浪费现象还十分的惊人;另一方面,在天津的工业生产中,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全国是最好的。
天津临海,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紧缺的有效途径是以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城市工业冷却用水。
因此,依靠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实现对淡水的开源节流,应该成为我们应对水资源紧缺的必然选择。
八、生态环境与保护问题从整体上看,天津的自然环境条件还比较差、生态脆弱,特别是一些地区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注重环境保护,走科技进步的道路,就成为关系到天津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大事。
天津湿地资源丰富,海河干流及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新开河等水系流经市域。
调查显示,全市湿地面积%&%’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大面积的湿地是大自然给天津的恩赐,也是形成天津城市空间发展特色的基础。
如何利用天津这些独特的优势?九、城市特色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坚持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城市建设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城市在加速城市化的同时,正趋于“一样化”,城市特色正加速消失。
天津市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自明清漕运和近代开埠以来,天津表现出华洋杂处和具有大众化倾向的城市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津门文化,与京派文化并驾齐驱,独具特色。
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是城市发展的宝贵物质、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