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讲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主讲人:蓝燕
例题:某糖尿病患者,男性,40岁,体重65kg,身高165cm,血糖和尿糖均高于正常水平,从事轻体力劳动。
请为他计算糖尿病饮食。
(总热量,三大营养素所占总热能的比例及重量以及餐次分配)
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起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
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亿,中国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Ⅱ型糖尿病占95%以上。
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高达1000亿美元。
一.糖尿病的饮食治疗(食谱编制)★
二.运动疗法
三.药物治疗(略)
四.病情监测
五.宣传教育
一.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措施.无论病情轻重,均应长期坚持饮食控制
(一)饮食治疗的原则
控制总能量
三大营养素比例合适
食物要多样化
(二)食谱编制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是否有并发症、目前的饮食状态、饮食习惯、每天所需的总能量、经济条件、市场供应情况等制定食谱。
方法:①细算法②粗算法
细算法
1.测量身高、体重确定体形
标准体重(kg)=身高(cm)- 105
体型判断=(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此值》20%为肥胖,《20%为消瘦,10%《此值《20%为超重
2.根据体形和劳动强度计算全日总热量
总热量(kcal)=每日能量需要量(kcal/×实际体重(kg)
★碳水化合物
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关键,它约占总热量的50%~60%
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产能值为(4kcal)/g
1kcal×=1kJ
碳水化合物(g)=[总热量(kcal)-(蛋白质×4)- 脂肪×9]÷4
食物来源:谷类(70%~75%),薯类(20%~25%),根茎类蔬菜,豆类,水果,奶和糖等★蛋白质
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 ,动物性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
40%~50% ,蛋白质的能量系数为4kcal/g
成人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为kg
蛋白质(g)=标准体重(kg)×日需要量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有消耗性疾病者可增至~
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正常者应限制至
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
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如肉类(鱼类,畜禽类,蛋类,奶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等。
★脂肪
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它的能量系数为9kcal/g
糖尿病患者对脂肪的日需要量~kg
脂肪(g)=标准体重(kg)×日需要量
注意:胆固醇应<300mg/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应低于200mg/d
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如内脏,动物脂肪等),植物性食物(如各种植物油和坚果)其中植物油含量应占总脂肪的1/3以上
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25~30g为宜。
它主要可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微量营养素:调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有利于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
说明: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补钙,防止骨质疏松
早中晚的热量分别占总热量的1/3、1/3、1/3,或者1/5、2/5、2/5或一天四餐按
1/7、2/7、2/7、2/7的比例分配热量
例题解答
1.标准体重=165-105=60kg
体型=(65-60)/60×100%=8% 正常
2.总热能=30(kcal) ×65=1950(kcal)
3.碳水化合物=(1950kcal×55%)/4=268g
蛋白质=(1950kcal×15%)/4=73g
脂肪=(1950kcal×30%)/9=65g
4.早餐热量=1950kcal×20%=390kcal
早餐碳水化合物=268×20%=54g
早餐蛋白质=73×20%=15g
早餐脂肪=65×20%=13g
中餐,晚餐各占总热能的40%(略)
粗算法
主食估算:主食量(两)=标准体重/10+(轻体力劳动强度)
每增加一级劳动强度,主食应增加75g;实际体重每增加5kg或减少5kg,主食应减少50g或增加100g.
动物性食品:一般把50g瘦猪肉所含蛋白质的量作为一份,即一日动物性食品份数=主食量(两)×20(系数)÷50.
食品一份相当于牛奶半斤、鸡蛋1个、瘦肉50g、鱼50~75g.
豆制品:糖尿病患者应多食用豆制品,要求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之比为2:1 每日可酌情增加豆制品25~150g
植物油:植物油(g)=主食量×4(系数)
蔬菜:每日不少于500g,三餐要有蔬菜,种类多样化
水果: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加水果,每次约100g,两餐之间
糖尿病病人饮食注意事项
①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
②严格定时进食
③严格限制各种甜食
④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防止低血糖
⑤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⑥每周定期测量体重一次。
若体重>2kg应报告医生
二.运动疗法
运动的优点
▲有利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利于控制血糖。
▲有利于改善脂类代谢。
▲有利于调整体重。
▲有利于调整心、肺、神经及内分泌功能。
▲有利于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有利于增加体能,使人心情舒畅
运动的禁忌
①并发急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者。
②合并严重心、肾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者。
③重型糖尿病人,在清晨没有注射胰岛素时不要进行体育锻炼,以防发生酮症。
④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在胰岛素发挥作用最强的时刻,如上午11时不要进行体育锻炼,以防发生低血糖。
⑤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以前也要避免体育活动,以防低血糖发生。
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活动,上下楼梯,器械训练等
运动时间选择
餐后~1h(从吃第一口饭算起)
每次运动量至少30min,2~3次/日
每周至少运动4次以上
晚餐后运动最佳
运动强度
①运动中安全脉率达到170次,并持续10~15min以上
②身体发热、皮肤有微汗,有轻度的疲乏感,休息15min后好转,次日不感觉疲劳
达到其中之一即为达标
运动三部曲
热身运动:先作15分钟的热身运动,避免肌肉拉伤
强度运动:保持运动20-30分钟
放松运动:运动结束后,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
运动安全
▲全面体检,以判断是否适合运动
▲运动的量及运动的强度要适中
▲察看运动的场地,防意外发生
▲选择合适宽松的衣服和鞋袜
▲随身携带2~3颗糖块和糖尿病急救卡
三.药物治疗(略)
四.病情监测
1.血糖、尿糖变化
2.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深性昏迷
3.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
五.宣传教育
(一)做好社区管理,加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纠正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减少发病率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二)指导病人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的能力
(三)帮助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对病人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
(四)定期复查,2~3个月复查一次,及时调整药量
(五)教导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
有效期:2009年7月~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