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读后感550字

《弟子规》读后感550字

《弟子规》读后感550字
《弟子规》读后感550字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弟子规》读后感550字范文,仅供大家阅读与借鉴!
《弟子规》读后感550字一
学习《弟子规》,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
孩子的一生。

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

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

《弟子规》读后感550字二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命;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

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让父母生气伤心。

看到这里不由得我深感内疚,平时只要爸妈叫我,我都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

妈妈要是让我去做事,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爸爸让我去做事我会说我是你的奴隶吗?每当爸妈教我怎么做人处事时,我会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把它当做耳旁风,根本不放在心上。

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把黑板说成白板才肯罢休,有时
让爸妈气得哭笑不得。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

从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绝不犯错,要听爸妈的话,不再让爸妈伤心,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550字三
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非浅。

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

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

所以在学习完《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其中的道理。

《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后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

报答的应该是最大恩情的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孩子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

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通过这次学习后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

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

反而常常争强好胜。

骄傲自满。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品德,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

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
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要有很大程度上是取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