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青年教师xx的工作评价

对青年教师xx的工作评价

对青年教师张凯的工作评价
我校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给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今年有幸成为“青蓝工程”的指导教师之一,和张凯老师结为师徒,我们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开学后,我坚持每周听他一节课,听课之后,认真评课,找出不足的地方,如何去改正,怎样讲解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等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了积极的作用。

张凯老师是随时推门听我课,也对我自己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目的。

通过备课、听课与评课,对开学以来我们的青蓝工程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在教学案的编写中实行总体指导、具体放手、研究后反思的原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今年我省又迎来了加强中小学规范化教学与管理的新举措。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生成性,将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就成为我们广大物理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物理教研组本学期采用教学案一体化的方法,因此,这对教师的备课要求很高,这样在教研活动前要求主备教师提前备好一周课,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进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流程说课,其他教师点评,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优势,力求帮助新教师落实新课程目标,使青年教师都能尽快成长。

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

如何备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青年老师而言,开始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备课,但是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备课的环节、程序等入门工作很快就能掌握,不过如果要想备出能够体现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体现教法与学法、体现活动探究与能力培养等要求的精品课,就不是一朝一是所能达到的了。

然而学校的发展和新课标的实施不能等待我们的青年老师进行长时间的磨练,而需要他们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我们的做法就是首先在开始的时候由指导老师进行示范性备课,在青年老师理解备课思想,掌握备课程序的基础上,再由指导老师在集体备课中进行总体指导,然后将每单元内容进行具体分工,放手让他们承担教学案和作业的主备任务,再通过备课组各老师的二次备课和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反思纠正,这样不仅可以快速提高青年老
师的备课能力,还能充分发挥每位青年老师的个性特长,使他们成长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骨干教师。

二、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相互听课,互帮互学,教学相长。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认真的备课仅仅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而真正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好课才是关键。

然而,即使是一名老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因为对一节好课的追求几乎是无止境的,不管是老教师,还是青年老师,他们的课都是既有其各不相同的优点,也有其各不相同的缺点,只不过是优缺点的落点和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所以开展听课活动不仅是青年老师听指导老师的课,也包括指导老师听青年老师的课,并且建立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的常规机制,不管是谁听谁的课,都必须于听课后进行及时的评议,不仅要评其成功的一面,更要评其不足之处,从而真正达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的目的。

张凯老师成长很迅速,每次听课较上次听课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表现为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控制能力大幅提高,师生互动和交流较前明显增多,知识脉络清晰、讲解清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情况有所显著提高。

课件制作水平有所提高,效果比较好。

但是,通过听课,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在备课方面,教材、教法关注的较多,但在备学生方面显得准备不足,从而导致授课时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多数课存在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教法单一,主要表现为授课时老师讲得过多,学生反应平平,教师应对所教内容进一步精雕细刻,仔细研究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教学。

三、加强自身修养,扎实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给青年教师树立榜样.
作为一名身为师傅的老教师,我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待工作的态度,都将对青年老师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教学常规上要求青年老师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让青年老师觉得连工作近二十年的老教师都能严格遵守的纪律和规范,我们青年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严格遵守的呢。

同时,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老教师放下自己的威严,与组内同仁平等相待、和睦相处、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让组内老师感到自己所在的备课组、教研组象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一样,也有利于青年老师高尚人格的形成和专业化的成长。

培养青年教师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以上仅仅是本人在指导青年教师张凯工作中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