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

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


A
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佘山森林公园
A
5
2)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以及海拔超过50米 的高地
根据国家《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的要求, 坡度大于25%的城市用地不适宜进行开发建设。因此将城市 建成区外围特区内海拔超过50米、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纳入 基本生态控制线。
A
6
A
7
3)主干河流、水库、湿地及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 滨陆域
A
23
◆经验一
加强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认识,坚守基本生态控制 线不动摇。
1)充分认识基本生态控制线对保护生态的极端重要性。 2)正确把握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基本原则
A
24
◆经验二
严控线内建设活动,强化管制力度,推进管理精细 化
1)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信息调查和分区管制制度。 2)严格控制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建设活动。 3)严厉查处基本生态控制线内违法建设行为。
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调节生态系统与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 据《湿地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源保护 的要求,将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 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A
8
新安江蚌埠闸水库A来自94)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隔离绿地
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组团与组团之间用绿化带加以分 隔,既保持了组团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又避免了城市的连 片无序蔓延,同时也加强了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有利 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A
10
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隔离绿地
A
11
5)岛屿和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
岛屿和海滨绿地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调节温度,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作用。 将其纳入生态区域加以保护,可以避免其过度开发,其生 态功能得以更好实现。
A
12
千岛湖
A
13
控制要求
基本生态控制线是维护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的底线,从维护 规划与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来说,原则上基本生态控制线是 不可以调整的。除下列情形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进行建设:
1)重大道路交通设施; 2)市政公用设施; 3)旅游设施; 4)公园。
A
14
国内外早期同类规划
对绿地、绿带、郊野公园等的保护,可以看作是基本生 态控制线规划的前身。
● 1938年英国伦敦颁布《绿带法》保护和建设城市绿地和 环城绿带以限制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保持山水骨架和地方特 色。
●美国自1958年起通过“城市增长边界(UGB)”规划来 划定城市和郊区边界,控制和指导城市蔓延与区域规划。
●重庆在1998年也划定了两批主城内绿地保护区,分为绝对 禁建区和控建区,以控制建设项目,保护园林绿地。
A
15
香港于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颁布《郊野公园条例》, 至今已对境内1092平方千米的土地指定了23个郊野公园及15 个特别地区(其中11个位于郊野公园范围内),总面积约41600 公顷,另有6600公顷的土地在法定规划图则上划为保育地带, 其规划和发展受到严格管制。
●“划出‘发展禁区’,保护 一些拥有珍贵天然财产和具有 景观价值的土地”——《香港 2030》
A
29
◆经验四
规范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生态格局,提升生态质 量
1)除国家及省市重大项目建设、法定规划调整外,严禁 改变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
A
25
A
26
◆经验三
大力推动建设用地清退和生态修复,合理疏导合法 建筑,积极引导线内社区转型发展
1)切实加强线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用地清退和生态修复。 2)合理疏导线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外的合法建筑。 3)探索保护与发展共赢新路径。
A
27
加强线内重要生态 功能区建设用地清 退和生态修复。
A
28
深圳市生态区域调整一览表
A
21
A
22
深圳市作为全国第一个明确“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概念并 划定控制范围和发布管理规定的城市,其规划和规定的实施极 大提升了深圳市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使线内各类不合理的建 设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品质也得到提高。这一做法对其他城市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产生了深远影响。透过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的案例,我们 也可以得到一些经验。
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
梁万春
A
1
目录
A
2
基本概念
生态控制线是为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 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 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 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城市 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根据生态控制 线所划分的区域就是生态区域。
A
3
范围划分
1)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 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及其它风景旅游度假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森林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上述各 类型区域的土地在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控制线或编制的专项 规划中,其规模及空间范围均有明确规定,均属于法定必须妥 善保护的土地。
A
18
绝对禁建区:0.3% 相对禁建区:43.4% 严格禁建区:29.4% 一般限建区:23.6% 适宜建设区:3.2%
A
19
案例分析
A
20
深圳市
2005年11月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划定了974.5平方公里 面积的土地作为基本生态控制线,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50%, 包括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 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坡度大于25%的山地、 特区内海拔超过50米及特区外海拔超过80米的高地、主干河 流、水库及湿地;维护生态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岛屿和 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等。
●采取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 形式
A
16
A
17
北京市的限建区规划(2006-2020年)以“水、绿、文,地、 环”为主要建设限制要素,将市内16410多平方公里按照市域土 地生态条件划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其中,限建区分为严 格限建区(4819.2平方公里,29.4%)和一般限建区(3878.2 平方公里,23.6%),禁建区又分为相对禁建区(7130.1平方 公里,43.4%)和绝对禁建区(55.5平方公里,0.3%),绝对 禁建区包括了一些生态自然保护区、涵养区、泄洪口和地裂等处。 以此保护城市生态。
相关主题